女配她刀长四十米[七零]: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配她刀长四十米[七零]》 230-240(第17/30页)

兑了温水给他俩洗澡,拍了痱子粉,回屋哄睡。

    丁果回来就让俩娃跟着她睡了,亲母子母女,感情也需要联络。

    晚上十点多,丁果听着外头有动静,就知道是大柱回来了。

    她轻手轻脚的开门出去,还真是大柱。

    “晚上人多不多?卖的怎么样?”

    大柱道:“晚上人多,货卖的好,但光线不好,容易被人偷东西,丢了两个钱包,三双袜子。”

    再就是晚上也有查的。

    这次很惊险,人家都到摆摊附近了,才有人喊了声,大家忙收了东西四下逃窜,有点狼狈,好在也算有惊无险。

    大柱说完白天的情况,又笑道:“姐,晚上的天an门很漂亮,跟白天的感觉不一样,可以带大宝小宝和乔婶他们去玩玩。”

    首都的公交车晚上也有,只是站牌的位置有点距离,但这点距离对习惯了走路的人来说不算啥。

    丁果笑道:“行,回头等你姐夫回来,咱们晚上出去玩玩。”

    带孩子还是多个人更方便一些。

    次日一早,陈东方过来了,还真是送前几天他个人花费的钱和票:“我报出来了!”

    丁果是不想收的,但也尊重陈东方的纪律,只好接了过来,还有单子,单子列的很详细,连汽水都算上了,还有…两个苹果。

    “苹果?”丁果都无语了,但陈东方同志严谨的不行,坚持算上,还道:“部队里已经报销了,应该给丁同志。”

    能有什么办法,丁果只能苦笑着收下,并送陈东方出门。

    送走陈东方,蚊子刚好过来,丁果给她塞了顶草帽。

    摆摊小队今天小小的武装了一下,带了草帽,还在脸上围了纱巾。

    防晒是一方面,也多少挡挡脸。

    她知道摆摊早晚会合法化,可这不是还没合法化嘛,万一碰到大院的邻居或者同学啥的,没得惹麻烦。

    能避免还是避免一下。

    两天后,之前进货的那人满面春风的过来继续找丁果他们批发电子表和袜子。

    丁果则联系了卢文明,给他汇款,让帮着进货,喇叭裤、钢丝袜,这两种需要等那几个固定摊主。

    蚊子要的便宜裤子、汗衫则不需要,卖这类衣服的很多。

    丁果还特别说了两款衬衣,也让卢文明帮着进点儿。

    虽然目前他们手上还没清空,但有的货卢文明那边也要等摊主进货,加上汇款需要时间,再发过来也要时间,顺利的话十天,不顺利的话半月二十天下去了,暑假也快结束了。

    所以见喇叭裤出的顺利,就提前准备起来。

    几天后大勇来了趟首都,也穿上了喇叭裤。

    宋玉玲给他配了件白色短袖衬衣,运动鞋,绕着自家男人打转,稀罕的不行:“好看!”

    她家大勇虽然黑了点儿,但这一身打扮起来也很好看。

    大勇看过他姐手上现有的货,心里也有数了,以后他再去南方就比着这个风格找。

    这趟来首都也是路过,他打算拿五十块电子表和十条喇叭裤走,沿途带着卖一卖。

    丁果叮嘱他,这趟出差再回去后尽量跑短途,留在丰宁等一等录取通知书。

    提到通知书,宋玉玲笑着看了看周围,用气声给他们报告了个好消息:“我爸惦记着他女婿呢,已经找人帮忙查了,刚得到准确消息,大勇今年成绩不错,工业学院和师范能进一个。”

    大勇的第一志愿是工业学院,工业学院今年增加了个专业,汽车工程。

    这是他感兴趣的方向,但因为填了服从调剂,所以不知道能不能进第一志愿。

    大勇笑道:“我跟我们门卫上打过招呼了,要是我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我人不在,让门卫上帮我锁起来。”

    为此,他还给门卫送了包烟。

    “那太好了!”丁果也很高兴,这小夫妻俩今年总算能如愿在首都汇合了。

    即便不在同一个学校,也比在两个城市强。

    宋叔今年六月份去掉‘副’字,成了教育局局长,大勇再考上大学,也算给宋家又添一桩喜事。

    宋玉玲还道:“姐,回头大勇上学的东西让我妈准备,我妈知道后就想准备起来,让我爸拦住了,说低调点,等真正拿到通知书再准备也不晚。”

    丁果笑道:“行行行,我不跟吴姨抢。”

    大勇在旁边笑的跟傻子似的。

    吃了顿饭,拿上东西离开。

    这几天于少芬又陆陆续续来拿了几次货,还拿了两块电子表。

    丁果他们的摊子走上正轨,大柱回了趟老家。

    除了宋玉玲帮家里买的东西,丁果也添了点东西,粮食、钱包腰带这些小玩意儿。

    让大

    柱带粮食,也是让三叔三婶知道他们这边不缺粮,怕大柱回来时再从老家带粮食回来。

    周末公婆回来,丁果给了公婆两件衬衣。

    邵寻萍也问了问丁果去南方的见闻,关心了下他们摆摊的情况。

    周日邵寻萍继续休息,还去广场那边瞧了一眼。

    本来想带大宝小宝一起过去,怕俩娃看见他们妈妈会嗷嗷喊,想想还是自己骑车去了,回来跟裴正中说:“别看就当下的形式来说摆摊不是正路子,但摆摊这活还不是谁都能干的,就算国家不管控了也不是谁想干都能吃的了那份苦,可不轻快!”

    大热的天,一点阴凉没有,一面跟人讨价还价,还要防着小偷小摸,嘴皮子得溜,脸皮得厚。

    “果果是自小苦惯了的,能拼敢干,我瞧着她这架势像…像我大舅妈。”邵寻萍想起往事,语气有一瞬间的低落,“要是她老人家还在,跟果果能说到一块去。”

    裴正中给大宝小宝扇着扇子,小声感叹了句:“生不逢时。”

    两口子唏嘘着旧人旧事,却也不敢说太多,聊了两句,就打起精神看孩子。

    裴老爷子不反对丁果小打小闹的摆摊,是因为对接下来的形势有信心。

    邵寻萍是因为家里亲戚当年有做生意的,那风风火火飒爽的形象,一直存在她的记忆里,是她欣赏的长辈。

    接下来的时间,丁果就每天早出晚归的做她的小生意。

    卢文明那边还挺顺利,收到货款后第三天就打包全了丁果这边想要的东西发了出来,还送来一封信,信上说他找到了做双肩包的厂家,但很遗憾,人家暂时不对私。

    他还找过小作坊,问问人家能不能打版制作,小作坊要问他们这边要的量。

    这个量卢文明可就说了不算了,写信来问丁果,要不要做这个生意。

    不过暑假的时间是不够用的,要是有这个想法,可以准备准备,提前下单,寒假的时候做起来。

    丁果还找了趟于少芬,请她吃饭,笑嘻嘻地道:“于姨,您给我介绍了个人才。”

    这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