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失忆之后: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贵妃失忆之后》 50-60(第17/24页)

    踏入书房中,她中规中矩先见了礼数:“臣给殿下请安,殿下万福。”

    太子陆恒虽未抬首,语气却温和:“元乐来了,先坐吧。”

    “是,谢殿下。”

    此地沈幼宜已来往多次,没有先前那般拘谨。

    当今太子陆恒乃陛下与姚皇后的长子,文韬武略兼备,深得君父看重。他入朝参政多年几无差池,引朝臣们交口称赞,本是大晋朝无可挑剔的太子。

    政务虽然出彩,然而储君一直在京中守成。他的这份沉稳平日里为人称道,但在眼下,尤其是在战功赫赫、荣耀还朝的昭王面前,多少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同为中宫嫡子,有人道昭王殿下是输在长幼名分,才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但也有人道,昭王殿下虽出身显赫,奈何生母甄皇后芳华早逝,如今执掌后宫、母仪天下的是姚皇后。

    没了生母的皇子,在后宫中总是吃亏些。

    况且姚皇后与陛下是少年夫妻,多年来情深意重。姚皇后膝下二子,长子封了太子,次子陆忱行六,封淮王。不消多提,太子与淮王一母同胞,同气连枝。

    沈幼宜今日所禀并非要事,既无错漏,陆恒过目后便交由底下人施行。

    他道:“瞧你脸色不好,可是身体抱恙?”

    沈幼宜忙道:“有劳殿下关怀,臣无事,只是昨夜睡得晚了些。”

    陆恒点一点头:“明日便是休沐,今日若无其他公事,你早些回府休息便是。”

    “多谢殿下。”

    正巧东宫的管事来回禀宴饮安排,沈幼宜便顺势告退。

    小内侍引她出府,东宫上下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昭王凯旋,陛下在太极殿为他设宴接风,太子作为兄长也不能落了礼数。无论心中如何想,东宫二月十九的这一场小宴,要的便是兄友弟恭,彰显国之储君的气度。

    一同宴请的朝臣虽不多,但沈幼宜身为太子中允,自然是要列席的。

    她叹口气,三年未见,物是人非。她现在身处东宫麾下,与他久别重逢亦不知能说些什么。

    如今更添了那几场难以启齿的梦境,她实在不想多与昭王碰面。

    怀月小声提醒,望向门外。她记人极清楚,那日拦她们的武德司护卫,此刻正有一人乔装成百姓走过。

    沈幼宜淡定喝一口胡辣汤:“知道了。”

    她在老地方从从沈沈换了衣袍,有意叫武德司的人发现着常服的自己。

    戌时三刻,沈幼宜到了宅邸正门外。

    “臣恭送殿下。”

    怀月撑开雨具,郎君迟迟未归,她还以为瑞王席上留人,一直等在此处。

    小厮接过了沈幼宜手中两包点心,目送马车远去,她想起一事:“雨停后你遣人知会李叔一声,让他直接回来便成。”

    怀月讶然:“李叔没有接到郎君吗?”

    “说来话长。”

    沈幼宜感到困倦,不过回卧房沐浴完后,反倒精神起来,拉着怀月陪她说话。

    怀月放下刚熬好的醒酒汤,万万没想到今夜会是太子殿下送郎君回来。

    沈幼宜点点头:“太子……平日看着高不可攀,有时候还挺好说话的。”

    郎君这般说,怀月就这般听着。

    一弯新月悬于夜空,骤雨初停,凉风习习。

    怀月瞧只喝了两口的醒酒汤,薄醉的人免不了多愁善感。

    “我那时及第,初次踏入官场……”

    无人在前引路,她又要隐瞒自己的女子身份,时时如履薄冰。

    她初出茅庐,哪里晓得内阁与东宫的暗流涌动。

    首辅赏识她的文章,有意将她划入户部自己门下,她一个七品官,只觉天上掉了馅饼,有什么回绝的余地。

    大约就是半年后吧,太子代帝巡视河中还朝,接连办妥好几桩大案。陛下盛赞太子有昔年高宗的风范,百官提起储君,无不交口称赞。连老师在有心掣肘下,都只能寻出太子无伤大雅的疏漏。

    或许陈府盛极而衰,从太子入朝参政后就再难挽回。

    怀月絮絮听自家郎君念叨,偶尔见缝插针喂下一勺解酒汤。

    浮云蔽月,前路未明。惠风和畅,百花争妍。御苑内,帝后二人相偕赏景。淮王陆忱陪在明德帝身侧,太子兄长忙于政事,他便时时入宫在双亲面前尽孝。他是姚皇后幼子,身上没有长兄那般重担,帝后对他的教导也一向宽容些。

    明德帝爱屋及乌,陆忱在诸皇子中很是受宠。他又素来懂得讨父皇母后欢心,便是太子在也得逊色三分。

    他一番话说得明德帝身心顺畅,又请父皇母后移步去看他新寻回来的牡丹名品。

    “难为你有心。”

    明德帝笑着看了一眼身旁的妻子,梓潼素爱牡丹,凤仪宫中也专门辟了苗圃栽种。

    “陛下,”总管李暨通传道,“昭王殿下来向您请安。”

    明德帝眸中笑意更甚:“让他过来。”

    姚皇后则看了小儿子一眼,陆忱不情不愿换到母后身旁,将父皇身边的位置空出。

    天气晴好,元朔帝今日入宫换了一身齐紫锦袍,束金冠,衣袍上以银线勾勒出祥云纹。

    明德帝望着回廊下向自己走来的儿子,祈安离京时还没有及冠,自己总觉得他是个半大的孩子。如今一眨眼过去,祈安已是战功赫赫,扬名天下的大晋昭王。

    明德帝笑着道:“这几个孩子里,祈安最像朕青年时的样子。”有时看到他,明德帝总不由想起自己年轻时征战四海的模样。

    姚皇后含笑:“有么?臣妾记得陛下年轻时并没有这等俊逸。”

    明德帝朗笑,声音中不免带了追忆:“祈安总归还像他母亲多些。”

    姚皇后轻轻颔首,甄妹妹当年是名动京华的美人,祈安全然是挑了她与陛下的优处长的。

    元朔帝见了礼数:“父皇万福,母后金安。”

    祈安既来了,明德帝也不急着赏花,就近寻了处亭子品茗闲叙。

    才在母后身畔坐定,淮王陆忱便道:“昭王兄今日难得入宫啊。”

    他时时留意着这位五哥的动向,听闻昭王府中近日设立了文学馆,以待四方有识之士。他本就战功不浅,如今又广开言路招揽文臣,其用心不言而喻,直逼东宫。

    偏偏父皇支持此举,是父皇金口玉言,允准昭王府自置官属。

    昭王府中文臣现以韦范为首,当初太子兄长招揽他已久,他都无动于衷,原是早就投在了昭王门下。

    陆忱心中暗恨,早知如此,当初兄长便该听了他的意思贬韦范出京,给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文官一个教训。

    他面上仍旧带笑:“弟弟愚钝,听说昭王兄向太子兄长借了沈中允去。难不成文学馆内人才济济,还没有合皇兄心意的人选?”

    对于母后看来的目光,陆忱只作不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