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210-220(第15/20页)

茸的使用量,得把握好。要是放太多,成本就顶不住了。另外一个,要用这些菌子,从现在开始,山上的菌子,除了上档次的品类等级,其他可以不卖了,停掉菌菇宴,把它们做成加工品。"

    严小雯拿出手机,认真记录着,"回头我让乔思琪联系一个这类的产品开发工程师,把工艺流程、原料配比都写清楚。"

    "对,这些都得写细。"吴恕说,"还有啊,既然要做特色产品,包装也得讲究。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有故事的东西……”

    *

    "那就这么定了,"吴恕拿起笔,在计划书上圈出三个品类,"就做腊肉、腊肠和火锅肉丸,其他的先放一放。后两样都能和菌子搭配,做出特色来。"

    严小雯点点头,"这样产品线清晰,容易管理。那咱们来说说具体的分配方案?"

    "嗯,"吴恕把老花镜推上去一点,"你们云溪公司出资金、人力和销售渠道,我们林场这边主要是提供原料和场地。利润分配的话,我建议按□□来分。你们拿六成,毕竟投入大,还要负责运营。林场这边拿四成,主要是解决狩猎队的问题。"

    "没问题,狩猎队这边,"严小雯若有所思地说,"现在搞旅游项目的狩猎团,产量肯定跟不上工业化生产需求。我觉得可以改变思路,把狩猎队变成专业的猎手队伍。"

    "对,这个想法好。"吴恕眼睛一亮,"狩猎团就留着旅游玩玩,让游客体验一下。正经的狩猎,还得靠专业人手。这样产量才有保证。"

    他拿起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我估算了一下,新品牌建立,咱们前期每个月先做10头左右测试一下市场反应,反馈好一点以后,再逐渐加码,你觉得怎么样?”

    严小雯点头表示赞同,又问:"那收购野猪这块怎么定价?"

    "按市场价走,"吴恕说,"这样对双方都公平。不过要签长期合作协议,保证供应稳定。"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合作细节都敲定下来。云溪公司负责建厂、设备采购、人员招聘培训,以及后期的产品销售。林场这边除了提供原料,还要负责协调当地关系,确保生产用地和手续齐全。

    "对了,"吴恕突然想起什么,"你那个直播带货的云溪小蚊账号,是不是也能用上?"

    "当然,"严小雯笑道,"这是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再配合林场的官方账号,双管齐下。"

    谈得差不多了,严小雯临走前,还是开口问道:"吴顾问,那个露营野温泉的事情,景区这边真的不参与了?"

    吴恕的表情突然梗了一下,他摊开手,说:"你表叔都把话说到那个份上了,我这个退休的老同志,还能说什么呢?"

    说这话的时候,吴恕心里淌血,别看表面云淡风轻,但整个苍海景区的建设都是他一手带起来的,现在看着还有这么多可以发展的项目,却不能插手。

    更让他难受的是,陈海庆后头又追加了一个电话。

    "老领导,"陈海庆在电话里说:"您得帮我掌掌眼啊。现在这个形势,搞不好把我这个林场领导给搭进去了。"

    吴恕安慰他,"你又没收一分钱,怕什么?"

    "没收钱,那亏钱了呢?"

    陈海庆这句话,直接戳中吴恕命门。

    是啊,当年他主导的苍海森林景区建设,投入是投入了,可到头来没赚到钱,林场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要不是林场给了编制,底下的职工怕是早就造反了。

    这个窟窿,到现在都没填上。

    想到这里,吴恕调整了一下心态,正色对严小雯说:"小雯啊,景区和林场现在确实不能参与云溪山地的后续开发了。当务之急是把溶洞和微缩东非大草原项目做好,这两个项目要是能赚钱,后面整个景区的水系大漂流,说不定还有机会。"

    严小雯哈哈一笑,转开话题,"我明白了。露营项目的事情,云溪公司自己来做就好。"

    "嗯,"吴恕欣慰地点点头,“不是我倚老卖老啊,你有这个想法就对了。年轻人嘛,该大胆就大胆,该稳健就稳健。关键是得把握好尺度。"

    "对了,吴顾问,"严小雯坐回椅子上,"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云溪石斛的种植。"

    "哦?聊聊。"吴恕端起茶杯,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按照咱们之前谈的,百安村租600亩林场的松林。”

    吴恕点点头,"这个我明白,但我得考虑林场的利益。租金和种苗方面,你得给我个合理的方案。"

    "是这样,"严小雯从包里拿出一份计划书,"租金方面,百安村可以出到每亩每年300元。种苗的话……"

    她停顿了一下,"考虑到云溪石斛的品质,每株3元。"

    林地的租金比农田的租金要便宜,每亩300元已经大大超过农田的租金,但严小雯自有她的考量,可以看作是跟林场合作的一个诚意吧。

    如果她总是利用“优势”去挤压合作伙伴的利益,那么未必有什么好结果。

    需得记住,种花家是个有人情味的社会,无须评判好坏,这是它运行的基石之一。

    “这么有诚意?”吴恕放下茶杯,这么多年领导经验,听音辨声的功夫老愈弥精。

    “当然,互利合作嘛。”

    “那我们就承情了,石斛苗还能少吗?”吴恕说着,拿起计算器按了起来,"我们自留的400亩地,准备全部种上。一亩地400棵松树,每棵种15株石斛,这是240万株啊。"他抬起头看着严小雯,"按3元一株,那可是720万。"

    300元一亩的租金,在720万面前,根本不够看。

    严小雯早料到他会这么说,微笑道:"吴顾问,你这么一算我倒是想起来了。这批量确实不小,价格肯定得优惠。"

    "那你说说,优惠到多少?"

    "2.5元一株怎么样?这样下来是600万。"

    吴恕摇摇头,"小雯啊,这个数还是太大了。你也知道,我们是国企,这么大的投入,我有心想做,但上面不好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