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四时赶山记》 60-70(第15/16页)

 入目皆是刺眼纯澈的白。

    “真的好大,下了一夜么?”

    颜祺不是南方人,老家冬日也是年年下雪的, 但是九月里少见如此阵仗的雪。

    有道是寒冬腊月,九月后正月前才是最冷的三个月,眼下寒月还没到, 很多地方莫说是下大雪,连点雪花片都不会飘的。

    哪知白龙山的雪季就这样到来了。

    “应该是, 咱们睡了以后就开始下了。”

    霍凌伸手把窗户关紧,推着小哥儿往床炕走,“把棉袄套上再出门看。”

    “……我又不是英子。”

    “你刚刚就差光着脚冲出去了, 英子都不会这么干。”

    挨了教训的颜祺没几下就穿好了衣裤,天冷以后,他改用发带绑头发,只绑上半截,下半截披在脑后还能挡一挡吹进脖子里的风。

    大个儿和黄芽儿见他们要出门,果断冲在最前面,门前的雪还没有扫掉,已经被狗子踩出成串的爪印,跃起时带起雪雾阵阵。

    再看堆在墙角的农具,已经被雪盖住一层,只剩上面的木棍子。

    “这雪真是说下就下,咱们要准备下山么?”

    颜祺还记得霍峰走前的嘱咐,霍凌抬头看了看天色,“白日里肯定还要飘雪,咱们收拾一日,明日要是雪彻底停了,就下山。”

    颜祺点点头,继而蹲下身戳了戳门槛前松软的雪,这里的雪十分干爽,因为天气够冷,很难化成水。

    大个儿和黄芽儿围上来,在他手边刨雪窝,雪粒子溅了颜祺一身,霍凌的裤腿也没能幸免。

    两人又气又笑,揪了两把狗耳朵,打开院门,让它俩去外面撒欢儿。

    玩归玩,院子里的雪还是要尽早扫干净,霍凌让颜祺先别出来,自己拿着扫院子的大扫帚,一点点扫出一条通往大门的路,接着又清出两条小路,一条通向后院,一条通向柴屋。

    颜祺则很快做出一顿热乎乎的早食,两个煎蛋熬出白色的汤汁,丢一把挂面进去,切半个萝卜丝,出锅时撒一把葱花。

    霍凌大口吃面,大口喝汤,吃完最后一口,碗里连一星葱花都不剩,干净的像是刷过一样。

    颜祺的那碗要少一些,喝完所有汤后甚至轻轻打了个嗝,捋顺了气后,他听霍凌道:“菜地里还有些白菜没收,在雪地里一晚上冻不死,不过继续放着叶子就要烂了。”

    “那一会儿先把白菜摘了放去菜窖里。”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有些不确定道:“菜窖里放了不少菜,咱们下山了以后还上来么?”

    他知道往年里,哪怕是雪季,霍凌也不在山下久住,只过年前后那阵子会一直住在山下。

    今年他们说好要做馅饼生意,加上家里添了牲口,叶素萍怀了身孕,山下需要帮手,在山上的时日肯定比不得过去长了。

    霍凌显然也想过这个问题,沉吟片刻道:“我还是要抽空上来瞧瞧,至多待个两三日,院子这边,长久没人打理也不行。”

    他补充道:“我上来的时候,你也别去出摊卖馅饼了,正好在家歇一歇,冬日路难走,守摊还要挨冻,不好天天去,太累了伤身子。”

    他今年雪后还想多下几个兽套,多套几只狍鹿或者貂鼠、獾子,给颜祺多攒些皮子。

    家里过去的多是兔皮,虽也能凑合用,但他还是想要些更好的,要知道就连城里大户人家的夫郎,最好的袄子也无非是用貂皮做的,这一点上甭管穷富,都是一样的。

    颜祺却不赞成,等收了碗筷,他跟在霍凌身边道:“等你上山时,我也跟着你上来,你进山打猎也好,找山货也罢,我还照旧在家给你做饭。”

    霍凌回头看他,“就几日罢了,我也不会饿着自己,犯不上折腾,你不知雪季的山路有多难走,就算是我也得穿上厚袄厚靴,裹得像个球。”

    “我都嫁给你了,还会嫌山路难走么,日子还长,你总不能年年都不让我走。”

    颜祺拿着布抹几下灶台,刚刚刷了碗,又甩上几点水珠,垂眸道:“而且我总觉得,山上这院子才是咱俩的家,你要是几个月不许我来,一想到明日就要走,我还怪不舍得。”

    这院子里外处处是他们的生活痕迹,颜祺来之前,唯一称得上装饰的只有霍凌挂在墙上的鹿角,还在柜子上垫了块兽皮,也就是他打不着老虎,这要是换成虎皮,不得活像进了土匪窝。

    而颜祺来后,在炕边靠墙那一面钉了挡灰的布头,凡是起床后,被褥定是叠得整整齐齐。

    桌子上总有个细口的小罐子,春夏插野花,入秋以后插松枝,窗台上摆了一溜从山里捡来的好看石头。

    他们的东西不多,却都各自归整到位,想用什么随手就能拿到。

    虽说山下也有他和霍凌的房间,但因住的时候不多,总归还是少了几分人气。

    霍凌从未想到过这一点,听颜祺说罢,他意识到一件事。

    山下的霍家对他自己和对颜祺而言是不一样的,霍峰是他的亲大哥,两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而颜祺到底是嫁来的夫郎,哥嫂虽是亲人,终究比不上夫夫之间亲切。

    下山在霍凌眼里,只是回了另一个家,对颜祺而言,大概更像是借住在哥嫂家。

    “好。”

    他想通之后,很快答应下来。

    与此同时也生出另一个想法——

    日后他也应该在山下修个独门独户的小院,且不说哥嫂家将要添丁,就说现下那一间屋,等他和颜祺有了孩子,同样是住不下了。

    位置不需太远,他们家的宅院起得晚,旁边尚有空地,到时就盖在哥嫂隔壁,中间共用一堵墙,墙上开一道门,关上门后互不打扰,开门时还能做一大家子相处。

    他越想越觉得有理,只是盖房子不便宜,伐木、买瓦、添置家私……一通下来要大几十两。

    怕小哥儿因此生出烦忧,霍凌暂未把自己的想法同他讲明,打算下山后先和大哥通通气,再去找村长打听下盖屋的地皮现下是个什么价钱。

    雪落大半日,清晨刚扫过的院子再度覆上一层白。

    霍凌带着大个儿回家,手里提了五只榛鸡。

    “雪天打猎容易,在雪地里毛色显眼,看见后用弹弓一打一个准。”

    烧水烫毛,一共做了三只,一半人吃,一半狗吃,剩下两只埋在雪里,下山时带着,正好再炖锅鸡汤喝。

    另外做了个白菜炖粉条,可惜没有猪肉能放进去,不然会更香。

    这顿吃罢,颜祺前天蒸的一锅馒头也正好吃完了,明天下山要埋头赶路,两人商量着不带干粮,到家再吃热乎的。

    ——

    五十斤松子、五十斤核桃、二十斤榛子、二十斤板栗、一百多只晒干的林蛙……

    还有两只冻成冰棍的榛鸡、两条直挺挺的大岛子鱼。

    这便是入冬下雪的好处,鲜肉鲜鱼上冻后连着几个月都不会化,带上带下的容易许多,再也不必担心坏掉。

    两人穿上厚衣裳,在鞋子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