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四时赶山记》 60-70(第6/16页)
“我觉得很好了。”
霍凌肯定道:“你什么时候烙饼, 我帮你和面。”
五十个大饼,要用的面可不少,单靠颜祺和面, 怕是要揉到胳膊都酸了。
家里之前打了新麦,磨了几口袋今年的新面粉,他们俩用的是自己那一份,霍凌打开面口袋,用葫芦瓢往外舀了几瓢面。
舀到一半想到,不如索性多做十个,家里人一起吃,为此又多添了些面,完事后才将面口袋扎紧。
“今年收秋税的也不知什么时候上门。”
颜祺帮霍凌挽起袖口,“家里多了我,又得多出一份丁钱了。”
“从前盼着能交这份钱,还交不上呢。”
霍凌一本正经道:“有那人家为了少交丁钱,急着把家里的姑娘哥儿早早嫁出去,咱家不一样,还盼着人丁越多越好。”
颜祺抿唇笑了笑,想了想又道:“粮税呢,我听大哥喊你去村长家打听,今年涨没涨?”
霍凌摇头,“太平年月,不闹灾不征兵的,还和去年一样。”
中原虽是不太平,却和关外没什么关系,两地相隔太远。
除却接收了许多逃难来此的灾民外,其余便和当地人无关了。
就算是调粮赈灾,也调不到此处,否则等粮食到时,该饿死的也早饿死了。
做干面饼时揉面要加开水,霍凌皮糙肉厚不嫌烫,没多久就揉成了光面团。
别看这饼烙的时候锅里不放油,揉面时饼里却是要加的,颜祺往干面粉里加了点菜油,和成糊糊,霍凌扯一个剂子递过来,他就抹上油后又擀又揉,制成一个圆饼子。
旁边的锅也一早就烧热了,他举一个饼子在手心里托着,朝那锅里“啪”地拍去。
灶前烧着火,颜祺离锅近,没多久就蒸得脸颊泛红。
霍凌揉完了面,帮着颜祺一起擀饼,霍英从门外溜进来,也要了个面团去旁边玩。
叶素萍路过瞥见,无奈道:“你俩又惯着她,净浪费东西。”
霍凌回头笑道:“不浪费,她洗手了,一会儿无论做成什么都给她烙熟了,让她自己吃。”
霍英兴冲冲地用指头扯面饼,一个赶不及她巴掌大。
“我要做个小花饼。”
五十个面饼分了好几锅才做完,摞在一旁等放凉,原本不觉得热,忙完了也已经是一身的汗。
最后家里人吃的几个饼,连带霍英做的四不像由叶素萍接手烙完。
她现在月份还小,肚腹平平,宽松的衣裳一盖根本看不出来。
见颜祺盯着自己肚子看,她笑道:“是不是觉得这里面不像有个孩子?”
颜祺忙摇头,“不是不是。”
叶素萍扬起唇角,“过了三个月就能看出来了,和吹皮球似的,一天比一天大。”
一家人早就算过日子,叶素萍是来年开春的时候生,正好赶在雪化之前,霍凌和颜祺也能留在家里帮忙做事。
所以论起来,这个孩子来的时机恰到好处。
——
隔日,八月十五。
霍家和林家加起来八口人,约好一起去保家镇赶集。
既是为了卖山货和馅饼,也是给家里添置些过节的东西,顺便散散心。
等节后,就该筹备着收地里最后一波粮食,譬如高粱、苞米和谷子。
走出村没多远就遇见了从麻儿村来的牛车,车板很大,是专门载人的。
叶素萍有身孕,林母年纪大,霍英更是没怎么走过远路,赶不上牛车就罢,本说好慢慢走着去,不赶时间,既运气好赶上了,不必省那点车钱。
于是三个汉子把媳妇夫郎、老娘闺女都送上了车,林母最是舍不得这份花销,非要下去,还是肖明明好说歹说把人留下了。
“娘,我俩赶山挣钱了,您老还不许我们俩孝敬孝敬您。”
“别小看这几个铜子,今天花几个,明天花几个,早晚就花没咯。”
她哪怕坐下了,也仍旧是长吁短叹。
叶素萍有些听不过去,虽也知道林母是俭省惯了,可车都坐上了,再说这些肖明明也难做。
撇开肖明明,她和颜祺还在车上呢,好似他俩二话不说就上来,多败家似的。
她揽着霍英笑道:“婶子,现下长岁娶了夫郎,两人搭着手把日子越过越好,您也该学着享福了,今日享儿福,明日还要享孙福,坐个牛车算什么,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话头扯到儿孙上,林母果然一下子就精神了,尤其入了八月,叶素萍这胎也算是坐稳了,相熟的人家渐渐都知晓了此事,林母听她说这些话,听着尤其熨帖。
虽她一早就想好了,肖明明便是不好生养,她也不会说什么,但能生肯定是最好的。
“借你吉言。”
她笑呵呵地点点头,决定不去心疼那十文的车钱了。
钱都给了,也不能要回来。
颜祺见林母歇了话头,不禁与肖明明对视一眼,后者无奈笑笑,又冲叶素萍投去感激的目光。
叶素萍趁林母不注意时朝他轻轻摆手,让他不必在意。
牛车拉着人走得更快,霍凌他们落后一段距离,三个人说好轮流推车,一路说说笑笑,半点不觉累。
等到了城隍庙,两拨人见了面,霍凌和颜祺守摊子,余下两家结伴去逛集市。
“小叔,婶伯,你们要吃什么,我给你们带回来。”
霍凌本想说什么也不要,低头见小姑娘兴冲冲的样子,话到嘴边又改了口,笑问她道:“你想吃什么?”
霍英笑着扭捏两下,比划道:“我想吃粘耗子!”
“巧了,我和你婶伯也想吃。”
霍凌给她抓一把铜子,大概有十几个,“你帮我俩一人买一个。”
不过没等霍峰和叶素萍张嘴,霍英就数了数道:“小叔你给多啦,两个粘耗子五文钱。”
粘耗子是用糯米和豆馅,加苏子叶做的小点心,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卖五文两个。
“多了的给你当跑腿钱。”
目送两家各三口人离开,霍凌和颜祺收拾东西准备开张。
他们这个十天半月才出一次的馅饼摊,已经在保家镇小有口碑,越是来得少,越是招人惦记,每回刚把炭炉点上,就有人围过来探头探脑。
“这是你男人?是赶山客对吧?你们的馅饼是韭菜三鲜馅?”
时而有人这么来问,一开始颜祺还有些警惕,后来意识到这只是来客在确定有没有找错地方。
“是,平常不赶集的时候,我们就住在白龙山里。”
两个营生挨在一起,常有买山货的顺便买两个馅饼,买馅饼的偶尔也会蹲下来挑两斤蘑菇。
“上次就想买点你家山货,结果全给走商买去了。”
霍凌给这人过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