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四时赶山记》 60-70(第8/16页)

,除非是老牛、病牛,否则价钱难讲,牛马市自有一套规矩,讲价都是藏在袖子里比划,不懂行的人去了只有挨宰被坑的份。

    侯力既这么说了,霍凌猜测他定是跟车马行那头打了招呼,省下来的那几两就算是谢礼。

    不得不说,还真让人有点无法拒绝,现在要是能买下,接下来的二茬秋收就能用上,以后进城,就能坐自家的牛车。

    尤其侯力还补充道:“若是今日得空,过一会儿就能去,钱没带够也不打紧,有我作保,你先给个几两定钱,只管把牛牵走,下回再给他补上。”

    实是万事俱备,霍凌默了几息,果断答应下来。

    “那就有劳侯大哥了。”

    “咱俩谁跟谁,不说那客气话。”

    两边皆是聪明的爽快人,一拍即合,颜祺则还有点没回过神来。

    听这意思,家里是真的要买牛了?

    幸好今天举家进城,本就想着花钱的地方多,霍凌大手笔,直接装了五两银子在身上,加上摆摊所得的散钱,交个定钱该是够了。

    这一天,从早上出门后就没闲着。

    好不容易等到廖德海和葛易,把路菜和干粮交出,反过来竟也得了此二人的一份谢礼,乃是两匹南方才有的细布,格外柔软,颜色也鲜亮,一匹柿子红,一匹天青蓝。

    布料分粗布细布、棉布麻布,另外又有绫罗绸缎种种,皆是普通人穿不得的,即使买得起,穿上那等料子也没法干活。

    同样也不能小瞧细棉布,哪怕都叫这个名字,内里也依旧能分出三六九等。

    颜祺小心摸了摸,觉得不似棉布,都快赶得上软缎子了。

    廖、葛二人也是有心,这两匹布本就是他们从南方带来行销的,说是思来想去,还是以此相赠最合适,居然自掏腰包,又从布行买回来两匹。

    同时亦听侯力所说,得知那几个骗子已下了大狱,拍手称快。

    四人围坐,又喝下一壶茶,廖德海还欲留他们吃饭,霍凌和颜祺却没法让家里人久等,只说来年再聚,一时皆是感慨。

    临走时,廖德海和葛易送到门口,前者拱手道:“咱们山长水远,后会有期。”

    作别后,本该先回城隍庙知会一声,可客栈这头离着牛马市更近。

    两人加上侯力盘算一番,决定直接去挑牛。

    “山货有大哥看着,不妨事,你走之前还烙了二十多个馅饼出来,也够卖好一阵。”

    见颜祺担心摊子生意,霍凌宽慰道。

    颜祺也不是拎不清的,点头笑道:“和买牛相比,别的都不是大事。”

    后事诚如侯力所说,他打好了招呼,人到牛马市,很快就有牙人出来接待,引着他们去牛棚挑选。

    三头壮牛一字排开,在棚子里安静站着,关内有水田的地方多养水牛,关外则全是黄牛。

    霍家是第一次买牛不假,但乡下人基本都懂得怎么相牛,就连颜祺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所谓一看膘二看鼻,三看牙口四看蹄,这都还是最基本,此外还要细看眼睛舌头、耳朵尾巴,分辨是否是病牛,则要看牛粪,

    有侯力出面,霍凌和颜祺围着三头牛上下打量一圈,发现都是齐全周正的好牛。

    那牙人见他俩点头,又分别把三头牛牵出棚子,赶着在院子里跑了两圈。

    “这三头牛,带回去无论是耕地还是拉车,绝对都是一把好手,正是两岁上下的年纪,赶车和下地都训过。”

    一般两岁以上的才称壮牛,往下的都还算是牛犊,年纪小的性子尚不稳重,骨头还未长成,负重有限,哪怕强行让其耕地、拉车,做不做的好一码事,关键是可能害牛生病,有损寿命。

    一头牛能花去一家人一年的嚼用,没人想要一头养不长的牛。

    选来选去,都觉差不多,最后霍凌让颜祺择了一头合眼缘的,看面相憨厚而温顺,双目有神,鼻头湿润,牛角光亮。

    “就这头了。”

    眼看他们做了决定,牙人看一眼侯力,立刻报价钱道:“您几位是我们掌柜的贵客,多了绝对不要,只收个本钱,十五两,即刻就能牵走。”

    第66章 囤冬菜(小修) 由于早就记挂着买耕牛……

    由于早就记挂着买耕牛, 霍凌隔三差五就会打听打听价钱,好做到心里有数。

    近来壮牛的价钱比收麦之前略降了些,但也不过便宜了一二两, 原本卖二十五六两的, 如今压一压价, 二十三四两肯卖。

    如此往后,越临近冬天价越低。

    眼前这几头牛的品相都是上佳的, 要价应当更贵,实际二十五两能入手就不错。

    有侯力在,一下子就便宜了十两银子。

    霍凌趁牙人把两头挑剩的牛牵回棚时,同侯力道:“这话我对廖老板和葛老板说过, 对侯大哥你也一样,我实则没帮上那么大的忙, 承不起这份谢。”

    侯力道:“这纯属你看轻自己了。”

    他拍拍霍凌的胸口,“我们生意人最是精明, 给了你, 就说明你值得,只管踏实收着。”

    有时候人情才是最复杂的东西,以钱财还了, 反倒是两边都轻松的方法。

    霍凌琢磨一番,也略微想通了。

    他那一句提醒是好心不假,也得听见的人有心才行, 若不是廖德海足够信任自己,说不定只觉得他多管闲事, 挡了财路。

    而侯力这边,其实完全可以不提个中渊源,毕竟他妻弟是如何升官的, 霍凌压根无从知晓。

    当双方都是厚道人时,他收下东西,图的就是个踏实、心安。

    不管怎么说,此事尘埃落定,也算给旁人一个警醒,日后再在大集上遇见所谓的老参棒槌,得多长个心眼才好。

    秧参能自参场流出,有第一株就会有第二株。

    “收您五两定钱,这条子您看罢按个手印,留在我们这处,下回钱送来,这条子当您面撕咯,就算是结清了,全看侯老板的面子,不然只给定钱,这牛您可是牵不走的。”

    牙人交代完,将条子递给霍凌,侯力识字,帮着看了看,表示没什么问题。

    霍凌遂按下手印,很快接过了栓牛的绳子。

    颜祺摸了摸牛,满脸欣喜。

    来之前他只想着能挑牛,没想到今天就能牵回家。

    侯力功成身退,还完人情,他就悠哉悠哉地去别处晃荡了。

    别看他成日好似没点正事做,实则喝茶吃酒等交际应酬也不少,除了收租,钱财也在好几桩生意上流转。

    牙人因霍凌夫夫二人是侯力带来的,即使人走了,态度仍是客气,见他们还抱着两匹布,还拿来绳子给拴在牛背上,驮着就能走。

    走前霍凌特地问了一句,哪里有卖结实辔头和鞭子的,他打算直接买上一副,套上车就能用,

    牙人替他们指了路,霍凌和颜祺牵着牛去,花五钱买了一副嚼子和结实缰绳,鞭子分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