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夫弃子的女知青: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抛夫弃子的女知青》 20-30(第16/31页)

家里办事,红白喜事或者是分家之类的事,都会找大队干部去。临走总要给些烟或者鸡蛋之类的东西,最少也会吃一顿两顿饭。

    他们这个大队人口又多,李成林一年有几个月都不吃家里口粮,就光是这一项就省多少。所以他爹娘对于他分家出来单过才那么不乐意。要是他在家,他媳妇也去上工,一年家里有结余。

    “你二哥最近怎么老有人叫他?”

    意晚自从穿来,他一般都在家。之前的记忆里倒是经常不在,但她一直以为是因为两口子感情不好,吵架后他离开家的。可自从冬麦来了有人做饭,他经常不在家。

    “大队只要谁家里有事,肯定会招呼大队干部。之前他都给推了,应该是回家做饭。”

    不用多说,她立马明白了什么意思。如今虽说是小姑子和他掌勺多,但家里粮食什么的都是她在管,她心里有数。

    一个月光是口粮就能省下十几斤,可之前跟公婆一起住,老婆婆却总是在她面前说她不上工,消耗的是家里人的口粮。话里话外她占家里人的便宜。

    却原来现在才知道,李成林的工分足够他们三口吃。而且按照现在这样计算,根本吃不完。明明是李家人在沾他的便宜,他剩下的

    口粮不都是进了李家人的嘴嘛。

    “真是的、我又不是不会做饭。他是支书,这些事儿都该他管的。”

    这种事儿旁人想做做不了,他却是分内之事。一份文书他来写,盖上大队的印章,那是具有法律效益的东西。就是红白喜事,不论是记账分账,也都得有大队干部主持。

    该干的工作,而且是有双方都有利的事儿,这家伙干嘛不好好干?她坐在凳子上吃西红柿,忽然想起来他是为什么了。

    以前因为这个两口子没少吵过架,她说他不顾家,一天天的走的不见人影。可那时候是孩子小好不好,她一个人带孩子分身乏术。他以为他娘会帮忙照顾,实际上老太根本不管。晚上李冬麦下工在家的话,倒是经常会过来帮忙。

    “成林在家吗?”

    正想着家里口粮能省多少,可以用来兑换细粮。门口一声熟悉的声音,她下意识的站了起来,是婆婆来了。她来干什么?

    李冬麦也听到声音了,做饭做一半也赶快从棚子下出来。“娘、”

    “你二哥呢?”

    “有事出去了,可能得九点才能回来。”

    “你二哥是不是把你的细粮也给领走了?”

    “是。”

    “冬麦,你可是娘唯一的闺女,你瞧瞧你现在在干啥,你真的要这么对自己的爹娘?”

    老太一副伤心难过的模样,李冬麦被母亲说的低下了头。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父母的打算。

    “跟自己父母哪有隔夜仇,父母哪会记怪自己的孩子。行了,这都多久了,跟娘回家吧。”

    林意晚走了过来,冲婆婆一团和气。你不是会装吗,跟谁不会似得。小姑子是她生的,从小在她跟前长大,咋就没她一成功力呢。就这么两句话,你就不知道该咋答对了。

    “娘、您来是为了地里那些冬麦啊,还是为了李冬麦啊?”

    “老二媳妇,有你这么跟婆婆说话的吗?”

    “有啊,我就是。而且,我哪里说的不对?”

    “你、”

    以前都是她三言两语把儿媳气的跳脚,如今却是儿媳三言两语把她气的不行。林意晚什么时候如此冷静了,不论说什么都不慌不忙,不急躁气愤。

    “冬麦是我闺女,她还没出嫁呢,理应跟着我们。”李老婆深呼吸一口,很快镇定下来。

    “跟着你们干嘛,让你们再卖她一次。”

    “林意晚、”老太还是恼了,想说狠话却又顾忌着儿子。

    意晚有些后悔,也许不该从他们手里要那六十块钱的。六十而已,留给他们换一个不再掺和小姑子的婚事,其实划得来。

    “这样,等李成林回来,看他怎么说。”

    老太转头看闺女,李冬麦赶快点头。“我听我二哥的。”

    “闺女,你可是妈的亲闺女,父母健在那就该随着父母的。”

    李冬麦不吭声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她这人口齿不行,许多话表达不出来意思。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她想上学的时候,可母亲三言两语就不让去了,她心里难过的不得了,可却毫无办法。

    意晚怀着孩子,不愿意跟婆婆对峙。李家的事儿李成林解决,他之前说过的。他来承担,她也懒得多生气。

    李老太被儿媳给打了太极,转而攻克闺女。李冬麦咬着唇,着急的并拢双腿,俨然有了尿急的迹象。

    “你就别逼她了,一切等李成林回来再说。”

    “冬麦是我闺女,说破大天她没结婚也得是我们做主。”

    “娘、”李成林居然这个时间回来了,他忘记拿东西返回家中,没想到将母亲的作为看了个正着。

    “冬麦暂时先住我这儿,具体的等我明天回去细说。娘你以后有事直接找我,别为难晚晚。她性子单纯,不会你们那些弯弯绕。”

    “我……”

    她儿子开口了,她站在那里深呼吸好几口。瞧瞧,这就是她的好儿子,开口就护着媳妇。一点儿面子不给她留啊,说他媳妇不会弯弯绕,那不就是说她弯弯绕多耍心眼。这只是几句口角,若是真有什么事儿,他是不是敢开大会批她这个当妈的。

    七岁之前她没少打他,可是在七岁后她就基本没跟儿子动过手。有什么不满意的背后跟老头子说,让老头子教训。

    这样的好处是她在儿子那儿印象好些,坏处是憋的慌,不能当场撒气。不过这么多年也习惯了,她很快就调整好自己。

    “你爹听你大哥说冬麦的细粮被你领走了,在家里发脾气,把锅差点给我摔了。我这辈子造的什么孽,你们一个个的都有主意,我是担心你们父子成仇。”

    “我知道了,我会回去跟我爹说的。”

    以往她这么招数一使,孩子们保管服软,心疼。可今儿老二却没松口,没说给她麦子也没说让她领冬麦回家。而且不许她再在他家里待着。

    俩目的一个都没达到,她被急着出门办事的李成林给送回了家。家门口看到他爹了,急匆匆的跟他交代了一句。

    “我给人家分家,今儿顾不上。爹你别急,我尽快抽时间过来。”

    儿子话语也不激烈,好像一个孝顺的好儿子。可实际行动一点儿没有,他们想要的完全不给。尤其李冬麦的婚事,更是完全不松口。没有他的话,他们老两口做不了闺女的主。

    接连等了好几天都不见人,地里的黄豆都长了出来,老汉等不及了,下工直接去了党支部堵他。

    “支书啊,好像去公社开会了。这不夏收了嘛,肯定要开会的,年年如此。”

    就在老汉要绷不住的时候,李成林终于上门了。晚上一家人都在。看到他来了,都凑过来看热闹。

    “爹,您有什么就直说。到底想要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