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养夫郎: 26-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越种田养夫郎》 26-30(第5/7页)



    “那老板说还能炖肉,炖排骨,下次咱们试试。”婶子说。

    “那你赶紧去多买点,免得以后他不卖了。而且这卤汁拌面条也好吃,咱们多买点做面条卖。”这大叔是卖肥肠面的,之前他第一次吃卤下水的时候,他还想,都是做下水的,为啥人家的这么好吃,现在可以去顾安知那边买料,然后给自己的小摊位上多加一个卤肥肠面!

    其他小饭馆也买回去做炖肉,炖排骨,加上这卤料,许多食客都说这炖肉炖菜更好吃了,回头客也多了。

    那些饭馆的老板将料包拆看看了看,发现这料包里面是一些药材,去试着买了一些回来,发现药房自己买并不比顾安知那边买便宜,就算按照顾安知的配比来,也做不出一模一样的味道。不如去顾安知那边买。

    一些眼尖的酒楼厨子发现了料包里的味精,他们看着这些小颗粒,尝了一下,发现非常的鲜,这个就算是炒菜或者是做汤放上一些,也非常好吃。

    “他们家的蛋花汤难道就是放了这个?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几个大厨围在一起研究了老半天,也没有研究出来。

    顾安知觉得打死他们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把味精和麦子联系到一起去。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饭馆老板或者酒楼的老板来找他买味精。

    他的目的就是卖味精,从第一天卖料包的时候,他就让二叔二婶一家帮忙做味精了,二叔二婶一家四口正好能组成一个小型作坊,又是自家人,非常放心,而且还能让二叔二婶家赚到钱,一举两得。

    最后一步,顾安知都是自己来的。

    那些包卤料的纱布包是找阮白泠的爹娘帮忙缝的,他们也帮着装一下料包。

    阮白泠的爹娘听到俩孩子要做这个调料生意,自然愿意帮忙,顾安知说给他们工钱,他们担心两个孩子创业初期不容易,还不想收钱。

    顾安知说他们不要钱,就不找他们了,他们才不再推脱了。

    阮白泠还被爹娘偷偷拉住问他现在生意做的怎么样了,赚不赚钱?

    阮白泠说:“赚的,相公还说等到秋收之后给家里盖个砖房。”

    阮白泠的娘因为孩子嫁给一个傻子,偷偷抹泪了好一阵子,现在看他们两个人起早贪黑的做生意,又心疼怕他累坏了身子。

    上次阮白泠病了,都没敢告诉爹娘,爹娘还是听人说了才知道,不过那时候阮白泠已经好了。

    爹娘嘱咐他:“赚钱虽然重要,但是身体要紧,别把自己累坏了,早点生个孩子才是你最大的任务。”

    阮白泠听到爹娘催生,赶紧转移话题:“不累的,上次是淋了雨,风寒了,不是累病的,相公帮我分担很多,什么刷锅劈柴烧火都是他来,在家他还给我洗衣裳呢。”

    爹娘一听顾安知竟然给他家哥儿洗衣裳,差点惊掉下巴,他家这哥儿婿还真是个可以托付的好男人。

    自家哥儿过得好,他们也就放心了。

    顾安知又打听到村里有个做纸的小作坊,县城许多家药铺、点心铺子都用他们家的纸。

    顾安知也跟他们定了一批,专门用来包装味精,不仅用纸来包装味精。

    顾安知想着他们家的味精要想打响名气,必须得有个名字,有个品牌才行。

    品牌名字要好记,按照后世的一些经验看来,可以用人名来命名,他看向阮白泠,别人叫他阮夫郎,一提起夫郎,也会想起来厨房做菜的事。

    他又找来村里的木匠,帮他雕刻一个印章,巴掌大小就可以,就叫阮夫郎味精。

    阮白泠看到纸包上的字,“为何不用你的姓?比如顾家味精,许多老字号都是用自己的姓氏来命名,哪里有用夫郎的名字命名的?这明明是你做出来的,万一别人以为是我做的,该怎么好?”

    “因为这是厨房调料,妇人夫郎们看到,会亲切一些,就会买回去用。”顾安知毫不在意的说,“再说咱们是一家,利益相通,在意那么多虚名做什么,哪个名字更好赚钱就用哪个。”

    准备好了一切,正好几个酒楼、饭馆的掌柜都来询问,他就把印好名字的纸包拿了出来,“五十文一份,炒菜炖汤都可以放,一盘炒菜,只需要放几粒即可,这一包,能用许久。”

    若是日常家里吃,能吃个两三个月,但是饭馆就不一样了,估计十天就一包,大的酒楼用的可能会更快。

    顾安知说:“我们家就是小作坊,做的慢,各位想要的,可尽快购买。”

    他这话一出,都争着抢着购买。

    一天就卖空了五十包,赚了二两五,这还是因为只有这些的缘故。

    之前阮白泠还担忧,把配方买了,被人破解了之后,他们还怎么做生意啊,可是现在看来,卤料只是小打小闹,这味精才是顾安知真正想做的事情。

    一瞬间半个县城的饭馆都用上了这个味精,还有人排队订购。卤料包虽然被人解开就知道里面有什么,但是从他这里拿货便宜,他又给拿纱布包上,分好了量,各个饭馆酒楼、或者是百姓自己吃,也会在他们家买。

    虽说都用了这味精,确实饭菜更好吃了,但是厨子的手艺还是最重要的,都用了,就跟都不用一样,谁家好吃,那就更好吃,谁家难吃,提升了一点,还是留不住食客,食客只会去更好吃的地方。

    可是每一家都用,谁家不用,那就更不好吃了,生意只会更加冷清,这味精还帮着铺子提高了客流量,自然还是要买的。

    不仅饭馆用味精,周围的摊贩也想着来跟他买些味精,但是数量有限,周围摊贩只能几个摊位拼一包味精用。

    赵黄虎想要买味精,顾安知却不卖给他。

    还有那卤肉、卤下水的料包开始售卖开始,许多人就自己在家里卤,或者多了许多挑着担子去卖卤下水的。

    以前集市的人不敢惹他,不敢跟他做同样的生意,但是挑着担子去集市外面卖,他就管不着了。

    他也就是个师爷的小舅子,做不了那手眼通天的事。

    顾安知最开始想着,创建一个品牌,必定要有个品牌故事,才更有话题性,也更容易打响知名度。

    他还未想出故事来,没想到他与赵黄虎的过节,却成了他们的品牌故事。

    大家提起这个味精的时候,都要先说一下顾安知和赵黄虎卖卤下水,结果赵黄虎偷了顾安知的配方,顾安知一气之下鱼死网破,开始售卖调料,而这卤料中很重要的味精,是他们家祖传配方,赵黄虎能偷的了别的,却偷不走味精,现在家家户户都能自己做卤下水了,谁还买他的?

    虽然顾安知的卤下水生意受到了影响,但是那味精几天出一批,一出来就卖光,靠着卖料包和味精,平均每天能赚将近二两银子。

    这个品牌故事很有意思,跌宕起伏,好人有好报,坏人得到了报应,人们喜欢听,也喜欢传播,传播的过程中就自动帮助他打了广告。

    天天都有人来催顾安知,让他们不要摆摊了,摆摊能赚多少钱?还是赶紧去做味精吧。

    第30章

    他们平日里卖蛋花汤、卤下水、凉皮等等加起来一天能赚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