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17、他单方面发起一场冷战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17、他单方面发起一场冷战(第1/3页)

    第17章

    李世民急忙把上回的乌龙事件解释了,又向荀子二人道了歉。

    有蕲年宫一事摆在那里,他无法提前把真相告诉荀子,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平叛后再坦白,以免节外生枝。

    荀子抚须笑呵呵看着面前的孩童,

    “你这小家伙呀,向来鬼点子多,没想到胆子也足够大!”

    他还真不担心秦王会生气,瞧,秦王那抱着世民舍不得撒手的样子,没准,孩子这胆子就是被他亲自惯出来的!

    果然,秦王一听完这解释立刻就消了气,看向李世民的目光甚至还隐含了几分赞赏和骄傲:我儿不但能察觉危险的存在,还知道隐匿身份以保全自身,真聪明!

    这一通小插曲,倒拉近了几人的距离。

    荀子儒法兼修,秦王通读百家,二人皆是才学广博之人,一番客气后很快就侃侃交谈起来,谈天下大势,也谈民生黍离。

    临走前,秦王还邀请荀子二人前去咸阳城游玩一段时间。

    荀子这趟游历,本就想去咸阳看看的,但他上回刚来到咸阳城门口就被吕不韦的猖狂之举气到,一怒之下就跟对方杠上了,事后担心被吕不韦报复就离开了咸阳。

    如今见秦王诚挚相邀,他痛快应了下来。

    这场见面,远比李世民预想中的要好太多:

    秦王从头到尾都没摆秦君的架子,也没流露出半分不悦,而荀子与他谈论儒法之别时也是浅尝辄止,没有初次见面就据理力争...

    他认为,拜师一事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

    然而,当六马金车缓缓启动离开时,秦王开口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却是,

    “等回了咸阳,我会为你找个法家大才当老师。”

    李世民眼中的亮光噌一下就消失了,

    “不行,我只想让荀子当我的老师!”

    秦王淡声道,

    “荀子确实有大才,可他学的是儒家之道。大秦以商君之法强国,我身为秦君岂可负秦法?”

    法家之术以富国强军为要务,自孝公起,代代秦君临终前都会一再叮嘱新君:商君之法绝不可废。

    他就算再疼爱这孩子,也绝不会引儒道入秦扰乱人心。

    李世民急忙指了指自己,

    “是孩儿要找老师,阿父又怎会负秦法?我真的想让荀子当我的老师,他教得很好,对我也很好!”

    秦王叹气,笃定道,

    “你其实早就知道他是荀子了,今日是故意哄我前来的?”

    李世民默了默,点头承认,

    “是,我第二次见面就知道他是荀子了。”

    秦王的目光幽邃起来,深深看着怀中的小人儿,

    “你明知他是荀子,也明知我不喜儒术,还非要把我哄来见他...告诉父王,那日在咸阳城门吕不韦对你说什么了?”

    孩子才这么小,根本就不懂诸子百家之学说,怎么可能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坚持想拜荀子为师?

    倒是吕不韦,在编纂的《吕氏春秋》一书中打着“诸子百家兼而有之”的旗号,大肆宣扬儒家之法,还屡屡劝谏自己以后要按照此书之言来治国…

    可是李世民马上摇了摇头,

    “他什么也没说,而且他也不知道挑错的阿翁是荀子,还想派人去追杀,被我阻止了。”

    秦王听完若有所思,

    “韩国有位公子叫韩非,乃是当世第一法家大才,我甚仰慕之。朝中有个客卿叫李斯,也极擅法家之道,此人不但精通律法,连书法亦是一绝。这二人,如果你都喜欢...”

    李世民把头埋在秦王肩上,瓮声瓮气打断他的话,

    “孩儿都不喜欢,我只喜欢荀子。”

    秦王没好气地重重拍了一下他的小屁股,

    “他们都是荀子的学生!与荀子亲自教你又有什么区别?”

    李世民立刻追问,

    “这两位当世数一数二的大才,真是荀子的学生?”

    哎,谁让他现在才刚刚“会认些字”,很多事情“还不知道”呢。

    秦王颔首,

    “荀子曾在齐国稷下学宫广收门生,韩非和李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世民眼中重新燃起了火花,

    “既然荀子能教出两位法家大才,可见他传授的是儒法并行之道,阿父,我想让他当...”

    秦王冷冷瞥他一眼打断,

    “秦国不需要儒法并行。”

    大秦的土壤上,绝不能撒下半粒儒学的种子。

    李世民立刻急眼了,

    “荀子既然能教出两个法家大才,你怎知孩儿不能成为第三个?如果不想让荀子当我的老师,你又邀请他去咸阳做什么?”

    秦王彻底失去了耐心,他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如此执着于儒家之师,遂冷声道,

    “我邀请荀子去咸阳,是为了答谢他当日在城门的大义之举,拜师一事我自有安排,荀子绝不可能做你的老师。”

    李世民知道他这是真生气了,暗暗叹气,秦王笃信法家是后世人有目共睹的,他本就没指望能一下说服对方。

    但该演的戏还得安排上,李世民快速进入了撒娇耍赖状态,但这回不管他怎么假哭嚎叫,都被秦王冷冰冰地无视了。

    这样冷漠的秦王让他很不适应,哭了一会儿,许是受孩童身躯本能的影响,他心里莫名升起了很多酸涩的不满——

    就算我带着前世的记忆转世,这辈子也确确实实是你的亲生孩子,哪有亲爹这么不在意孩子的?

    这样想着,他的假哭渐渐竟变成了真哭,伤心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个不停,李世民索性不再跟小身体的本能对抗,任由自己哭个痛快,反正,哭得越真效果越好。

    等秦王终于轻叹着想安抚他时,李世民却很有骨气地从他身上挣扎下来,跑到马车的一侧角落蹲下来抱着小心的自己啜泣。

    自古创业维艰,守成不易。

    如今离史书记载的秦亡还有三十年,要想在短短三十年内,设法助这个迅速辉煌又迅速走向崩塌的庞大帝国逆天改命,哪是容易之事?

    而让他深感无力的是,自己现在还太小,能做的事、能去的地方屈指可数,如果说服不了秦王,他就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如今赵太后的提前死亡更像一记重锤,陡然提醒了他:

    这个时空发生的事情,并不一定会遵循史书的记载前行!

    那么,眼下留给秦国自救的时间,真的还有三十年之久吗?

    他升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如今毕竟只有一岁零两个月的小身板,还没等马车回到雍城王宫,李世民就困倦地蜷缩在车厢角落睡着了,他可爱的脸颊上还挂着亮晶晶的泪珠。

    一直尝试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