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20-30(第8/27页)
本没人写什么话本子故事。
所以李世民给扶苏读的,是老师荀子写的《劝学》,
“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4)
每读完一段,他还会耐心编成小故事给扶苏解释,画面温馨得让一旁的蒙恬暗暗称奇。
二公子不但字全都认识,还能精准说出它们的意思,真希望,以后自己也能生一个这般聪慧的孩子!
小小的扶苏虽然讨厌读书认字,却很喜欢阿弟给他讲故事,不时高兴发出“哇”的惊呼声。
满腹心事的秦王下朝回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李世民稚嫩清亮的童声正朗读着劝学的句子,扶苏一脸乖巧地睁大眼睛认真听讲,蒙恬一脸羡慕地看着他的孩子们,连自己进来都没察觉
他疾步走过来,淡声提醒道,
“蒙恬,你该成亲了。”
蒙恬正在幻想自己孩子的长相,闻言猝然回神,慌忙行了个礼,想了想又疑惑问道,
“王上,您为何要劝臣成亲呢?”
跟在君王身后的蒙毅一脸无语看着兄长,王上为何说这话,你自己没点数吗?
秦王挨着两个孩子坐下,冷冷瞥了蒙恬一眼,
“因为春天快过完了。”
说完,他就让蒙恬兄弟和宫人都下去。
蒙恬走出殿门还在挠头苦思,
“可是,春天快过完了,跟我成不成亲有什么关系?王上到底想说什么呢”
蒙毅叹了口气,终于开口提醒他,
“阿兄方才连王上进殿都没发现,一副恨不得把两位小公子偷回家的贼人样”
蒙恬立刻炸毛起来,
“我怎么可能偷王上的孩子呸呸,我怎么可能偷孩子?你别乱说!”
蒙毅微笑着看他,自顾自继续回答,
“所以,王上是在暗示你:想要孩子抓紧时间自己生去!”
蒙恬顿时石化当场,
王上难道真以为我要偷小公子们?不,我是冤枉的啊!
李世民实在无法适应痛苦的跪坐,索性挪开支踵,趴在坐席上读书。
扶苏见状,立刻起身挨着他趴下来,笑嘻嘻凑上去贴贴他的脸。
被独自扔在一旁的秦王,心情顿时更郁闷了:你们自己看看,这是对待一个父亲的态度吗??
他朝这两个小小背影冷冷道,
“堂堂王族公子,这般歪来倒去成何体统?还不端正坐好!”
扶苏扭头朝他翻白眼,
“窝不坐坐,不北泥睡睡哦!”
李世民伸手揉了揉短腿,
“我也不喜欢跪坐,坐着腿好痛。”
其实他早就发现了,如今被视作端庄仪态的跪坐,只盛行于贵族公卿之间,街上走过会看到许多百姓,都是席地伸腿箕踞而坐的——
虽然被视作粗鄙不雅,但需常年下地劳作的百姓,又哪能把腿坐得僵痛导致行动不便?
优雅礼仪,原本就不是为了约束穷人而诞生的。
秦王听了,立刻上前把他抱起来,轻轻为他揉着胖胖的小腿,
“是这里痛吗?”
李世民指了指胫骨,
“还有这里也痛。”
扶苏一听,马上翻身爬起来为他吹吹。
秦王给次子揉着腿,抬眼睨向长子的短腿,
“扶苏,你的腿不痛吗?”
扶苏马上抬起头,骄傲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膛,
“窝不特特!”
说着,就伸手用力往秦王腿上揪了一把,一脸关心地问他,
“俘俘,泥特特吗?”
“哈哈哈哈阿兄快跑,阿父要发火啦!”李世民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
在秦王杀气腾腾的目光中,扶苏嗖一下就跑远了,还不忘回头嚣张挑衅,
“去呀,去打窝丫!”(来呀)
秦王深吸一口气,右手一个巴掌高高举起,轻轻拍在怀中李世民的小屁股上,
“还笑,你这逆子!”
李世民原本笑得还没合拢的嘴,立刻丝滑转变成了哭腔,
“你这坏阿父,凭什么打我啊!”
扶苏见状急忙跑回来帮忙,上前用力推秦王的手臂,
“泥走走,打窝嘀嘀,不稀饭泥啦”
话还没说完,秦王就一把拎起他轻拍了两下屁股,
“寡人这诱敌之计,如何?”
李世民无语瞪他一眼,行吧,我就是你诱敌的饵呗?
这么闹腾了一番,秦王心中沉甸甸的担忧倒散了几分。
他边给李世民揉着酸痛的小腿,边问他,
“你在教扶苏读《劝学》?”
李世民以为他又要说什么不能宣扬儒家之道的话,忙解释道,
“是的,但阿父你放心,老师写这卷书是为了鼓励人们勤学上进”
“我知道。”秦王无情拍开扶苏伸来偷袭的小手,继续问,
“荀卿的书你看过几篇了?最喜欢哪篇?”
李世民抬起脑袋瞅了瞅秦王,慢慢如实回答道,
“老师的书我全都看完了,最喜欢的是《王制》。”
《王制》是荀子提出的王道之术,他鼓励君王使用礼和法一起治国,用贤人而罢佞臣、诛恶习而不忘教化于民,以“仁、义、威”三者征服天下。
如果放在往日,秦王听到这个答案一定会立刻黑脸,但今天有些不一样。
“伐无道,诛暴秦”的愤怒喊声依然回荡在他耳边,三卦占出的亡国谶言,也如大山一样压在他心底。
而太史令说,“依照卦象,二位公子之中,有一人可助大秦破局”。
秦王今日仔细回想了两个孩子出生时的场景——
当时他站在昭华宫主殿外,扶苏出生时,周围并没有异像,是等到门口挂出来第二把小弓、宫人通禀世民已诞下时,那些雪停骤晴、天降祥云的异像才开始出现
世民,生来就得到了上苍的偏爱。
秦王调整好心绪,若无其事摸着小家伙的脑袋问他,
“你为何最喜欢这篇?”
李世民心想,反正你已经知道我喜欢爱民仁政那套了,不如再加把猛火,也能让你早点适应适应。
于是他一脸稚气看向秦王,抑扬顿挫背了起来,
“孩儿最喜欢这篇的说法:圣王之制也,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殷之日,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辟田野,实仓廪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5)
字字句句,倒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