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30-40(第9/25页)

用一天赵高,就付出了赵国的至宝和氏璧。

    现在赵高竟然被自己孩子偷来了,赵国又要付出什么才能平复对方的怒火啊!

    赵高被侍卫一脸嫌恶地扶进了宫里,洗漱后在一处宫人的厢房安置了下来,他深知咸阳恐怕是回不去了,暗暗咬牙发誓:

    我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讨好赵国小太孙,等我得了宠,必会报今日之仇!

    六国使臣再一次浩浩荡荡来拜访吕不韦时,门外突然跑来了看热闹的庶民。

    成百上千的人群,乌泱泱聚拢在府邸四周,毫不避讳地对着他们指手画脚,

    “听说了吗?山东六国的王都看中了咱们文信侯,想邀请他去当相国咧!”

    “妈呀,一个人当六国的相国,不得分成六半才忙得过来?”

    “呸,你懂个屁!他们肯定早就为他备上了会飞的木鸟,一眨眼就能从赵国飞到楚国了”

    六国使臣搞不懂这是什么状况,但听着这些秦人愚昧无知的呱噪之言,纷纷露出了矜持鄙夷之态。

    赵国使臣面带得意用眼神暗示了几眼,使臣们立刻取出拜相文书,再次俯身朝门口一拜,齐声大喊着,

    “吾王仰慕文信侯之才,特命我等前来邀请阁下担任相国一职,还请文信侯开门一叙!”

    围观的群众见状顿时更兴奋了,有人还学着他们的样子,捋下短打衣裳的袖子俯身一拜,逗得旁人哈哈大笑。

    然而六国使臣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喊到第三遍时,大门打开了,吕不韦笑意盈盈走出来了!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对方就上前利落取走了他们手中的六国文书,满脸欣慰道,

    “承蒙六国君王抬举,三番五次派人邀我拜相,我若再推三阻四,未免有些太过狂妄,既然诸位诚心相邀,本侯就却之不恭了!”

    说着,他就热情邀请六国使臣们进府一叙。

    使臣们顿时傻眼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这不应该啊!

    他们闹出这么大的阵势,按理说秦王早就知道了,吕不韦不是应该担心被君王猜忌、继续闭门谢客吗?

    同时接下六国拜相的文书,他怎么敢的!

    可看着四周人山人海的见证者,他们难道还能出尔反尔,抢回文书不成?

    完了,吕不韦不按常理出牌,大事不好了!

    秦王鲜少会这般失态。

    他迈着急促的步伐下殿,欣喜接过五黑手中泛黄的厚重硬纸,激动地翻来覆去看了又看,

    “没想到,只用树皮与麻,就真能制成如此轻薄便捷的纸张得遇威凤先生,真乃我大秦之幸,寡人要为他筑台刻石彰显功绩”

    只可惜,他派出去的人,还是没找到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威凤先生,不然,他一定会以学生之礼亲自前去拜见对方。

    一旁的李世民听完,暗暗汗流浃背了:阿父,你真的不必这么客气啊,真的!

    五黑又呈上另一沓白纸,神色振奋道,

    “王上,多亏了威凤先生硬黄纸方子的启发,臣又将青竹浸泡在池塘百日,去皮捣丝再加以稻草制成了另一种薄纸,还请王上过目!”

    李世民忙让蒙恬抱起自己,也取了几张薄纸在手里捻着,震惊喜悦不已。

    造纸一事虽然从西汉就已经开始,所用的原材料也很简单,但由于涉及到繁琐的工艺和精确的配比,一直到了隋朝时期,随着佛教广泛传

    入中原,这门技术才得到极大的进步——

    造纸技法越成熟,纸张就会越薄越轻。

    比起东汉传下来的粗糙麻纸,贞观年间宫廷专用的硬黄纸,就已经变得轻薄细腻了很多。

    可现在,他感受着手中雪白澄澈、纤薄如绢、却又极有韧性的薄纸,第一次被战国墨家的高明手段震惊:

    他们对百工技艺的悟性之高、专研之深,简直达到了一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只可惜,随着西汉独尊儒术的步伐,诸子百家逐渐消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无法想象,如果墨家能延续到贞观年间,将会给大唐百姓带来多少便利

    等五黑离开后,李世民立刻眼冒星星看向秦王,

    “阿父,这种白纸比硬黄纸更好,我要用它来练字!”

    秦王用惯了厚重的竹简,还是更喜欢厚些的硬黄纸,打趣道,

    “放心,寡人不会跟你抢的。”

    说着,心情愉悦托着纸回到殿上,马上命人研墨一试。

    当他执笔在硬黄纸上挥毫落墨,看着上面出现的一个个清晰文字时,心中畅快不已。

    这般薄薄的一张纸,就能写下大半卷竹简的内容,有了纸,以后各地公文就无须再用马车运载,不但能节省人力畜力,还能大大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

    李世民立刻也拿起毛笔在白纸上唰唰写了几个字,仔细欣赏了一会儿。

    这种白纸有些润墨,确实不适合用来写公文诏书,但非常适合书法丹青之用。

    想到秦王刚才的话,他暗暗思忖起来。

    自己不过是取了个巧,把知道的后世之物罗列出来,却并不了解很多东西的详细制作流程。

    可五黑这位墨家钜子,却能凭借着自己竹简里寥寥数语的粗略记录,就从无到有把纸给造了出来他可不想抢走对方的大功劳!

    这样想着,李世民捧着自己的字慢慢挪到秦王身旁,

    “阿父,孩儿这在纸上写的字好看吗?”

    他展现在人前的字,是符合一个幼龄孩童稚气的。

    但秦王并未敷衍对待,他停下笔拿起孩子的“墨宝”点评起来,有夸奖也有指正,看得出来君王此刻心情大好。

    李世民觑准时机,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阿父,孩儿觉得五黑子好厉害,他比那位威凤先生厉害多了,如果你要筑台刻石”

    能不能把我这个子虚乌有的威凤先生,改成五黑啊?如果让墨家钜子刻石名垂青史,兴许还能鼓励后世人继续弘扬墨家技艺。

    可秦王迅速收起笑容,沉着脸打断了他的话,

    “休得胡言乱语!五黑确实是墨家大才,寡人一向很敬重他。可有了威凤先生那些奇书,我秦人才能吃上面饼巧芽豆腐、军中才有了马镫马鞍马蹄铁、朝堂才得到轻薄便携的纸张他的功绩可与尧舜神农并提,乃千秋不朽之大功,世间何人敢自称比威凤先生更厉害?”

    秦国本是西陲小国,因一道求贤令而变强,百年来秦国疏远宗亲而重用客卿,才引来列国贤才前赴后继出谋划策。

    威凤先生凭着那些奇书,为秦国做出的贡献足以封君封侯,虽然他淡泊名利不肯现身,但秦王绝不允许自己的太子这般轻视对方,以寒了天下良才的心!

    他此刻的语气罕见地非常严厉。

    从未被父亲这般疾言厉色对待的李世民,内心强大的孩童本能再次被唤醒,眼中一下就升起了委屈的朦胧水雾。

    他只不过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