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100-110(第17/26页)


    “景公的意思,要暗中联手四国宗室生些事端吗?可这样一来,秦王若是知晓了,我们该不会也要被斩草除根吧?”有人瑟瑟开口道。

    反正他们的钱财珠宝已经够多了,比起土地,还是全族的性命更重要些吧?

    景桑转头看向对方,胸有成竹道,

    “不,我们只消派些人手,去提醒四国宗室:秦王此诏,未必只针对我楚人,他们,也该送些土地给秦国了。”

    到时,总有人会坐不住的,就让他们先去探探路吧!

    蒙家院子里,借着探望荀子的机会又溜来的李世民,正用沾了水的手,搓着木板上反贴的轻薄纸印刷样稿,神色兴奋道,

    “等刻好字,我们就能把这惊喜送给阿父了!”

    八岁的蒙嗣音也没闲着,她坐在石桌上,取过一块枣木板开始蘸墨,准备写下一份样稿,

    “是啊,等陛下拿到我们做的这些雕版,他一定会很高兴的,到时,朝廷就能用这个法子印刷文书律令了。”

    别看这切割成小小一块的木板,看起来丝毫不起眼,能制作到这一步,不知耗费了他们多少心血。

    从挑选枣木梨木,到切割、浸泡、涂油、抛光每一步都是两个孩子亲力亲为参与配合着完成的。

    等李世民搓掉那些无用的空白纸张部分,木板上只剩下反面的字迹时,他便让人取来一把锋锐的刻刀,开始把那些字迹认真地刻印出来。

    在白纸上写样稿和在木板上刻字都不是轻松活计,一不小心弄错一个字,整块木板就只能全报废了,所以接下来,两人都默契地没有再开口交谈。

    院中树荫间呱噪的蝉鸣声里,一种令人无比安心的宁静氛围却若有似无地萦绕着他们,谁也不会觉得,这样的沉默是一种尴尬。

    等李世民刻刀如飞地刻好手中的木板时,蒙嗣音也恰好收了最后一个字的末笔,两人不约而同抬头看向对方,正好目光相接,不由相视一笑。

    李世民马上走过来,把手中的木板献宝一样递给她,

    “观音婢你快看,你的字刻在木板上也很好看!”

    蒙嗣音笑着接过木板,顺手把手中的样稿放在石桌上,满眼欣赏地看着木板上的刻字,

    “其实我的力气还不够,写这些秦隶时,为了追求十成的整齐,笔力难免有些虚浮,但这些字经过你的手一刻,马上就多了几分俊逸矫健是二郎手巧,才把它们刻得如此好看的!”

    李世民立刻骄傲挺了挺背脊,笑得神采飞扬,

    “观音婢说得没错,这是我们同心协力的成果!”

    看着这旁若无人的两个孩子,在一旁帮忙晾晒木板、半天都插不进半句话的蒙夫人,一时又是好笑,又是高兴不已。

    太子和阿音的这份熟稔默契,恐怕连自己和蒙恬都做不到,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俩孩子上辈子就做过夫妻呢,真是有缘啊——

    虽然她不太明白,太子为何非要给女儿起个“观音婢”的小名。

    一开始她坚决反对过,自家女儿怎么能被称作婢女呢,但当她听了太子的解释,知道“观音是住在南海之巅的一位救世神明”后,立刻欣然接受了女儿的新小名。

    神明座下的婢女,不就是大巫们口中的九天仙女吗?女儿叫这个小名,必能得到神明的庇佑!

    这时,两个孩子又配合着,一人端来备好的墨汁,举着用马鬃扎的刷子,往刻好字的木板上校准样稿,一人用粽帚从左到右把墨汁排刷均匀

    直到一张白纸放上去,很快变成了一张覆满字迹的纸张,两人才不约而同发出了欢呼声,

    “成了!”

    章台宫里,秦始皇捧着这张纸爱不释手,又一再询问他们,这纸上的字迹,当真是在木板上一压就出来的?

    李世民下意识牵起蒙嗣音就想往殿上走,好现场给秦王演示一番印刷术的神奇。

    但对方却急忙挣开他的手,悄悄朝他使了个眼色。

    陛下还在殿中呢,她如何能跟着上去?

    李世民立刻会意,是哦,按父亲的性子,必不会喜欢观音婢做出这种僭越之举——

    还好没脑子一热,就牵着她跑上去!

    他只好一个人朝殿上走去,还不忘朝秦始皇投去了一个幽幽的眼神。

    不期然地,正好对上了君父似笑非笑的凤眸,目光中带着了然一切的促狭。

    李世民马上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容,加快步伐走上殿阶。

    秦始皇暗暗呵了一声,所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是不一样,当着朕的面,他都敢牵阿音的手,果真是个胆大包天的痴情种!

    不过,自从上回阿音主动借给他一只驯服的苍鹰送信后,君王对眼前这个未来的儿媳,倒也颇满意了起来——

    她聪慧好读书,沉着冷静,关键时刻有胆量,懂礼仪,知进退,更重要的是心中有世民,看起来,也管得住世民的冲动的确堪为大秦的太子妃。

    看吧,世民还想牵她一起上殿,换个不太聪明的孩子,恐怕已经兴高采烈跟他手牵手一起走来了吧?

    虽然两人都还是孩童,但大殿之上,这般举止又成何体统?总之,秦始皇很满意蒙嗣音此刻的表现。

    李世民已经命人取来了薄纸,小心把它覆盖在雕版上,又从衣袖中掏出一个粽帚来回在纸上刷着。

    很快,一张覆满字迹的纸,就出现在了秦始皇的面前。

    秦始皇接过来,又拿起方才他们带来的这张,反复对比一番后,眼中亮光愈盛,

    “果然是一样的!有了此物,我大秦文书律法要普及山东六国之地,就能省下大量抄录的人力了世民,阿音,你们制作出来的雕版做得极好,朕重重有赏!”

    说着,君王便亲自上手试验了一番,再拿到第三张一模一样的密密麻麻字迹后,立刻命人速传五黑前来。

    他要在大秦推广此雕版印刷术!

    李世民忙表示他不要赏赐,请父亲把他的那份一起赏给阿音。

    秦始皇闻言,差点被他气笑了。

    对无心儿女情长、一心只有大秦江山的他来说,后宫与前朝之间,必须有一条泾渭分明的黑白界限。

    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该拥有与之匹配的为君者威严。

    他绝不会在前朝众人面前,品评天下任一女子的姿容舞姿如何,也绝不允许自己出行的车舆上,出现嫔妃美姬妾伴驾的荒谬之事——

    那是历朝无德无道昏君,才会做出的轻浮之举。

    但现在,他看李世民这般作态,竟颇有几分“昏君之相”,哪有储君整日把未来的妻子挂在嘴边的!

    如果不是他无比清楚地知道,自家太子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储君,是一个多么爱为国家民众操心的储君,恐怕,还真会以为自己当年看走眼了

    唉,操不完的心!

    不过,秦始皇还是很给面子地,没有驳斥孩子的请求,按律把两份功劳合二为一,当场赏给了蒙嗣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