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100-110(第8/26页)

的分歧。

    这就意味着,只要能说服或是除去屈辞这个族长,就有机会从内部快速瓦解楚国。

    他知道,太子故意把对方放回来,就是想离间这对楚国君臣。

    但他也知道,以太子的仁义心肠,必定不希望楚王杀了屈辞…

    这时,殿外有探子求见。

    当对方把“秦国太子亲自带着人马,护送右尹到城外才离开”的消息告诉楚王,对方的脸色一下就黑得能拧出水来了。

    挥手让探子出去,终于下定决心的楚王,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

    “如此看来,屈辞果然已经勾结秦人叛变了,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说着,他比划了一个手势。

    吕不韦忙露出震惊的神色,迟疑道,

    “这可右尹毕竟是宗室重臣,若是贸然杀了他,必会引起朝局震荡,一时内外交困臣以为,倒不如先把他暗中关押起来,阻断他和秦人的联系待项老将军击退秦军之后,再对右尹论罪处罚也不迟。”

    楚王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现在就杀屈辞,万一激怒了屈氏,谁来帮他抗击秦国?

    于是他点头应了下来。

    当夜,吕不韦再三确认无人盯梢后,悄悄离开了府中,找了个路边乞丐给秦国军营送去了一张写得歪歪扭扭的布条,上面只有寥寥六个字:

    王疑叛,欲关押

    秦军既然不想拉长战事周期,

    就必须尽快跟楚军最凶猛的主力:项燕的军队正面对上。

    然而,项燕很快就察觉到秦军想速战速决的企图,立刻下令闭城不出,想借此来消耗秦军的士气。

    再加上有了廉颇坚若磐石的防守,攻城也迟迟没有进展,李信和蒙恬等将领不免有些担忧起来。

    他们想分兵先去攻打其他城池,以免被项燕拖得太久蹉跎时间。

    就在他们决定劝一劝太子时,楚王却无奈下了一道诏令,强行要求对方立刻出兵迎敌——

    他当然能理解,项燕此举并非是畏战殆战,而是想跟秦军玩拖延心理战术,可那帮出了不少兵力的宗室,却坚决不这么认为。

    由于那些兵力还需宗室来供应军粮,朝廷的粮仓无法支撑四十万士卒吃用的楚王,只能忍气吞声选择了妥协。

    项燕无奈,只得开城迎敌。

    十月,秦军主力和楚军主力正式展开激烈的鏖战。

    李世民觑准时机,派人放出了“右尹屈辞根本就没有去秦国和谈,而是被楚王暗中关押”的消息。

    一时间,愤怒的屈氏族人在朝堂上,接连对楚王发起了质问。

    楚王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往这个方向发展,陷入进退两难境地的他,不由暗暗后悔当日做错了决定。

    如果那时,他先发制人揭露屈辞的叛变,再顺理成章提出换个族长,哪会惹来今日的麻烦?

    他当机立断命人放出屈辞,又费了好大一番劲,才安抚住愤怒的对方和屈氏族人。

    然而,即便是这样,楚军的士气也大受影响——

    因为,屈氏有几个族人越想越认为,楚王是想给屈氏一个下马威,便不顾屈辞疾言厉色的警告,悄悄派人拿着盖了他们印玺的信,去前线讨要他们的两三万私兵,要求项燕立刻把他们的私兵还回去!

    要知道,战场上排兵布阵都是按人头来算的,一日之间空出两三万人,能瞒得住谁?

    毫不知情的楚军,见屈氏这两三万人突然就跑了,自然猜测,肯定是他们的主人得了秘密消息,知道楚军打不过秦军,才会这么着急地撤走兵力

    凭什么?说好了大家要共进退的,屈氏的士卒凭什么高人一等?

    一时之间,从宗室征召来的士卒们,开始日夜盼着主人也能把他们喊回去,而从属朝廷的士卒们,则恨透了对方这副贪生怕死的模样,楚军人心浮动,内讧不断,开始节节败退。

    纵便项燕再如何深谙兵法有统领之才,也无法带着这帮一见面就想互殴的兵士打出胜仗来。

    士气一去,便是兵败如山倒,打到十一月下旬时,项燕统领的四十万大军,已经只剩下十来万兵力了。

    除了战死的,不少宗室兵卒早就悄悄跑掉了。

    反正楚国若灭了,他们最多会被秦人抓去当苦役,总比白白死在战场强,屈氏的人能逃,他们凭什么不能逃?

    但这并不意味着,秦军的压力就能骤减了。

    因为,面对他们的步步紧逼,面临必败之局的项燕和剩下的楚军,没有一人再溃逃投降,他们坚定选择与楚国共存亡。

    而在廉颇声嘶力竭的招揽下,也有越来越多的楚地百姓加入了战事。

    在八百年楚人精魂的团结下,在熊熊仇恨的驱使下,这支只有十多万人的楚军,焕发出了比先前更强盛炽热的士气。

    这样一来,人数更多的秦军反而被对方震慑住了,士气一时急转直下。

    为鼓舞军心,李世民不顾王翦众人的阻拦,执意又披甲持戟冲上了战场——

    果然,当被士卒们悄悄称作“战神再世”的小太子出现在战场上时,秦军的士气迅速就高涨了起来。

    十一岁的太子都不怕,他们又在怕什么!

    十二月,北方呼啸,战鼓雷鸣,已经激烈厮杀了数场的秦楚两军,在蕲城西北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第104章 啊,阿父怎么这么好说话了?还好太子……

    第105章

    如火云的赤红色楚国旗帜下,被寒风吹得白发凌乱的项燕,举着手中的长戟振臂高呼,

    “楚国的儿郎们,你们看到了吗?前方秦人的黑旗,已经快要占据我楚国的大半疆土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八百年前楚人的先祖,打着赤脚筚路蓝缕一步步从山林间开辟出来的,你们甘心就这么拱手让给秦人吗?甘心吗?”

    当传令官把他的话传遍楚军阵营时,一阵阵排山倒海的回应声相继响起,

    “不甘心!我等不甘心呐将军!”

    “我等愿誓死追随将军,护土卫疆!”

    “就算是死,也要拉上秦人垫背!”

    “出战!出战!杀!杀!”

    已经接连数日不眠不休的项燕,眼中慢慢涌出了泪光,转头看向身旁担任裨将的长子项渠,声音低沉道,

    “老夫征战多年,心知此战我楚军已是必败之局,你可知,这十数万将士为何还要怀着必死之心,随我在此与秦军血战一场?”

    项渠哽咽道,

    “因为,楚国今日虽已无路可退,却不代表来日亦再无生机!我等若是慷慨战死,就能点燃更多楚人血脉里的祝融之火,让他们带着这团火,等待时机复仇复国!”

    项燕点头,又摇头,

    “这只是其一,大家这么做,还有另一个目的——”

    项渠还没来得及开口问,是什么目的,就听到他的父亲厉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