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110-116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110-116(第13/15页)

 李世民见时机已到,立刻雀跃道,

    “阿父,其实孩儿有一计,能让大臣来帮我们一起决策”

    李世民知道,三公九卿制存在一个巨大的弊端:

    它虽然空前集中了皇权,大大提升了朝廷的管控能力,让“天下之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反过来,这种事事要君王躬亲过问的官制,也在日日如猛兽一般,吞噬着君王的精力和健康。

    他想把这种官制,改成延续了三公九卿制的框架,但分工更明确、又能相互制约、防止大臣专权的三省六部制。

    秦始皇蹙眉,大臣一起参与决策?那朝堂之中,岂不是又会出现吕不韦那样的实权大臣?

    但他还没说出“此事不妥”的话,就听李世民继续道,

    “它既能让我们不必再如此辛劳,又能保持朝廷的办事效率,同时,还能防止大臣专权!”

    秦始皇心中微动,立刻追问道,

    “是何计策?”

    究其原因,秦始皇不肯分封诸子,就是担心他们分走未来新君的权力,从而让大秦朝廷出现分裂的危机。

    而他限制相权,也是出于同样的担忧。

    秦国三公之中,相邦的权力最大,如今的韩非李斯,固然是忠心耿耿的。

    但他宵衣旰食多年,为的只是自己这一代的社稷安危吗?

    若从官制层面上,丞相无法被其他的部门牵制,那么,将来即位的嬴姓子孙一旦有仁弱之态,对方只需稍施手段,就能立刻把大秦的权柄变成他的私人权柄。

    到了那时,秦君不过是傀儡而已!

    所以,他当年一亲政,就立刻把相邦一职,拆分成了左右丞相。

    但李世民提出的这个新官制,竟能在把丞相之职一分为三的情况下、让六部二十四司各司其职,又设御史台来监督相权。

    比起眼下兼任副丞相的御史大夫而言,御史台的出现,无疑又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秦始皇拿着孩子画好的三省六部制架构图,欣欣然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以他的本意,当然是想秉烛夜读,一口气把这新官制的利弊全摸透。

    但想到方才对世民许下的承诺,想到孩子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倔强,君王看了一眼水漏,只得放下手中的图纸,认命地让人更衣灭了烛。

    他躺在空荡荡的龙床上,睁着幽深的凤眸望着黑黢黢的帷幕帐顶——

    离亥时还有一刻,世间哪有明君会如此早眠?生时何须久睡!

    朕睡不着,朕半点也不困!

    呵,又用哭来威胁朕,逆子啊!

    但世民自幼纯孝,他这般做也是为了关心我

    就这么心有不甘地想着,恼着这位常年透支体力忙碌国事的君王,很快就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数月后,秦国正式改三公九卿制为三省六部制。

    这一回,三省中的另一个相位,由原来的御史大夫冯劫担任。

    再一次错失相位的王绾,在暗暗伤神之余,也彻底明白了君王的决心:

    大秦,绝不会再改郡县制为分封了!

    跟这道更改官制的诏书一起下达的,还有另一道让天下人欢欣鼓舞的诏书:

    朝廷在各地的公学学室已建好,开春会招收第一批学生考核入学,凡能逐级通过县学—郡学—国子监三级考核者,皆能参加科举考试。

    而这道在这时代称得上开先河的诏书,除了抛出公学和科举两个惊雷以外,还有另一大创举——

    历来被列国朝堂排斥的商人子弟,这趟

    也能参加科举,凭着真才实学进朝为官了!

    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

    那些从齐鲁之地被招来修书的儒家博士们,一个个义愤填膺,

    “荒唐!自古士农工商界限分明,商贩最是下流卑鄙,如何配与我等同朝为官!”

    “是啊,皇帝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商贩虽有满身铜臭,但他们的子弟唉,实在不敢恭维。”

    “可恨呐!秦国又要折腾什么印刷术,又要让官吏教黔首读书,又要推出科举制我看呐,秦国皇帝摆明了是想断掉我们的后路!”

    “哼,你们难道忘了,秦国,可是出过一个权倾朝野的卫国商贩吕不韦,皇帝发此诏令,分明是为了抬举商人地位!看来,当年那道传言未必是假的,若他不是吕不韦之子,又怎会”

    “够了,这种污浊混账话都说得出来!这趟朝廷建的那么多公学,乃是各地商贾响应了太子的号召,为给家中儿孙争取个好前程,才抢着捐了钱粮,此心虽出自私利,此德却惠及万人!而你们这帮颜氏儒、孙氏儒、仲良氏儒之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哪有半分儒家弟子的仁厚模样”

    刚入秦不到一年的浮丘伯愤然站起身来,带着他的弟子们,引经据典把这帮人骂得个狗血淋头,对方当然不甘示弱,立刻就展开了还击。

    自从孔子离世后,齐鲁之地的儒者,就一步步分化成了八大门派,平日也时常因意见不同而争吵。(2)

    但今日吵着吵着,这帮来自各派儒家的博士,索性一个个挽着袖子上前互殴起来,你扯他的冠帽,他抓他的绶带,一时间学宫乱成了一团粥。

    不幸的是,浮丘伯这一派荀门儒者的人数占了下风,很快就陷入了其他门派的围攻之中。

    直到来送新律历的张苍一看情况不对,立刻领着搬运的下属加入了战局——

    然后,就被冲进来的卫尉统统押走,送到了秦始皇面前。

    第116章 秦始皇他真的敢杀!父亲在上,请受孩……

    第117章

    秦始皇面无表情看着他们。

    这一个个衣裳凌乱、冠帽歪歪斜斜甚至已经消失、脸上有可疑抓痕拳痕的,当真是朝廷征召来的儒家博士?

    还好,大秦如今改革的新法,只是套了一层儒家的壳,并未真正抛弃法家的内里根骨——

    不然,朝堂还不知会变得何等的乌烟瘴气!

    他以冷峻的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最后看向白胖的脸上被挠出了血迹的张苍,寒声道,

    “爱卿入秦多年,竟忘了秦法严禁私斗么?”

    张苍闻言委屈不已,跪下来解释道,

    “陛下,臣若是知法犯法,自当罪加一等,但臣今日乃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啊”

    秦始皇微微蹙起了剑眉,这张苍,一贯善狡辩!

    但他转念一想,张苍本就是放荡不羁的性子,而他在算学上的才能,满朝文武却无人能及

    罢了,不拘一格用人才。

    君王心头的不悦立刻消散,耐着性子问他缘由。

    张苍立刻逮着机会开始告状,

    “陛下,臣奉了您的诏令,方才带人把新修的律历带去交付给编书的博士们,哪知一进殿,就看到他们在围殴浮丘伯几人臣生性胆小怕事,原是想转身就跑的,但我记起来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