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医吃瓜日常[九零]: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中医吃瓜日常[九零]》 40-50(第25/30页)

胀的脚踝和小腿,“原来穿高跟鞋这么累啊。”

    “那把鞋脱了休息休息吧。”

    看着路边还没收摊的小贩,沈妙提议道:“骆叔,一会下个路口右转,我请你喝酸奶啊~我知道有一家酸奶做得可好吃了,每次来市里我都会买。”

    “骆叔?”

    “嗯。”

    沈妙没觉得这个称呼没什么不妥,他是秦荷的儿子,她管秦荷叫奶奶,自然是叫他叔叔啊。

    “你不是比我爸小嘛,就叫你叔了。”

    骆嘉麟:……

    他是比沈山生小了十岁,可他只比沈妙大了八岁啊。

    叔叔,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好像猛地一下子就拉开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不止是这个称呼变化得有点快,还有沈妙叫自己时的语气,也让骆嘉麟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

    几分钟前她还叫自己“嘉麟”、“麟哥”、“亲爱的”,语气那叫一个亲昵甜蜜,虽然他也知道那是假的,可……

    要是这个梦能做得再持续一点就好了。

    第49章 买来的儿媳妇

    快入夏了,不仅天气越来越热,村民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忙了。

    忙着种地、忙着打工、忙着努力赚钱,然后往家里娶媳妇。

    五月份的好日子不少,基本每隔几天都会有人办喜事,正赶上今年是个好年份,来给沈家送喜帖的人就更多了。

    一包花生瓜子、一包喜糖、一包烟,都快要把抽屉给塞满了,今天去岔河村吃席、明天又要去五里铺,后天还得在南湾堡和刘家村之间做选择……

    这一顿顿的席面吃下来,沈妙都长胖了好几斤。

    要光是吃饭也没啥,可只要一坐上桌,沈妙身边总会聚集来好几位大姨问她的情况。

    今年多大?谈过对象没?喜欢啥样的?那个xx家的xxx年龄跟你差不多,也还没找媳妇呢,要不要抽个空见见?

    没办法,谁让她每次都坐小孩桌呢,一群小孩里就属她最显眼,想注意不到她都难。

    当然,也不止是因为她年龄大了,且模样生得俊俏。

    “恁爷是这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大夫,恁爸又是村长,你自

    己又有一身的本事,就你这条件,谁不想娶回家?”

    王冬梅一边切着菜一边替她分析着原因。

    虽然比不上城里的姑娘生得金贵,也没有大学的学历,可在人均素质不过小学毕业的城边村里,沈妙这条件已经算得上是一等一的香饽饽了。

    长得漂亮能力强,性格开朗家世好。

    之前是她不常出门所以长辈们不知道,如今见到她出落的亭亭玉立、知书达理,哪能不生出想要把她带回家当儿媳妇的心啊。

    坐在一旁掰着筐里的豆角,沈妙把怨气都发泄在了它们身上:“那也不能撩进碗里就是菜吧,认都不认识呢,就拉着手让我去她家玩。”

    一说起这事,沈妙就后怕得很。

    上次去吃席,她抹不开面子就跟着爷爷到那位叫刘姨的去她家里坐了会,结果撞见了她那五大三粗的儿子在院子里,自己亲手做竹床。

    手里的斧头一下接着一下地往下劈,表情那叫一个狰狞,同她打招呼时倒是客客气气的,可一看到他浑身是汗,半截蓝色裤衩子从裤腰露出来的背影,还有嗑瓜子时,歪着的嘴角粘着两片瓜子皮……

    嘶……想想就吓人!

    瞧沈妙那打冷战时夸张的模样,王冬梅撇撇嘴,笑着把切好的菜拨进了水池里,又问道:“对了,你跟姚恒处得咋样?”

    “就那样,”沈妙随口答道,“他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就是经常一块玩。”

    他俩这辈子注定是没戏,能像兄妹这么相处已经很好了。

    不过她的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沈妙。

    对啊,下次再去吃席就叫上姚恒,让他来冒充自己的对象,这样就不会有人再凑过来给自己介绍对象了!

    下个礼拜天村里张二叔的二儿子要办事,正好可以找姚恒来撑撑场面。

    中午饭快要做好的时候,沈山生也从村委会回来了,除了几封寄给他需要转交的信外,又有几张红色的请柬和几包喜烟喜糖。

    没办法,沈万山一生广施善心积累了极高的口碑,不管是谁家办事都会请他;沈山生又是清河村的村长,能请到他同样可以为席面增加几分重量。

    所以不管是哪个村子、不管是谁家办事,都会有沈家的一席之地。

    早些年还是父子俩亲自到场,这几年爷爷年龄大了不爱热闹,爹妈有时候忙得抽不出身,便都是沈妙代替他们出席。

    有好吃的当然开心,可被迫听不认识的姨婶姑奶给自己相亲却很折磨……

    哎,谁能想到有一天吃席会变得这么“痛并快乐着”啊。

    “芦……花村,李……啥涛?”

    请柬上那几行字写得歪歪扭扭的,看得沈妙眼睛疼,有些笔画还特别松散,得认半天才能勉强猜出来是什么字。

    见沈妙拿着请柬念半天也没说出一整句囫囵话,王冬梅便拿来也瞧了一眼。

    唔,不怪沈妙看不懂,这上面的好几个字她也认不出来写得是啥。

    “这是谁家的小?”王冬梅把请柬交给了沈山生,问道。

    “李群涛,曹嫂子家的,上面不是写得有嘛。”

    很明显,沈山生并没有看请柬里的内容,否则不会拿手指半天也找不到那个“群”字在哪。

    村里的请柬大多都是手写的,只有家里有点钱的会到城里去打印,可不管是手写还是打印,请柬都代表着主人家的心意,所以一定是很郑重的。

    不会设计花样式就简单画几朵花,不会写字就请村里有文化的人代笔,这是门脸、是面子,总之一定要能拿得出手。

    可这一张请柬……

    里面的字迹歪歪扭扭不说,甚至行列都没对齐,一张红纸从中间相互对折,里面没有一个花样、半点装饰,只简单洒了一点金粉,完全看不出要请客的心意。

    “曹嫂子?”

    原本对这份请柬还有些嫌弃,一听到是她,王冬梅顿然就理解了。

    她家的情况不是很好,说得封建一点,就是李家的祖坟有问题。

    曹嫂子的大儿子没长到三岁就夭折了,二儿子也是先天不足,从小就吃着沈万山给开的中药,可还是没挺过十岁,三儿子倒是顺利长大了,可却在城里出了意外,后来老李头也过世了,只剩下曹嫂子一个人拉扯着孩子。

    李群涛是他家最小的儿子,也是唯一一个长大的儿子,万幸的是李群涛没病没灾地长大了。

    算算年纪他今年应该三十出头了吧,听说早几年跟人去了南方打工赚钱,既然是要办喜事看样子是回来了,可瞧这请柬做得这般简陋,又不像是赚到钱的样子……

    没关系,只要人能平安地回来了就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