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医吃瓜日常[九零]: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中医吃瓜日常[九零]》 60-70(第14/27页)


    “还不信?那这样,赚了你分我一半,输了我给你补,中不?”

    “还有几个我瞧着势头不错,你也可以跟着一起买,但是得抛得早一点,做短线,长了可就容易亏了。”

    不是沈山生想偷听,实在是他打电话的声音有点大了。

    其实就算听了也没关系,反正他不懂得股票的这些门道,就算他说出了什么赚钱的窍门,怕是他也没这个赚偏财的命。

    不过……

    沈山生听陈禄跟人打电话时那言之凿凿的语气,貌似是赚到了钱的,应该还赚了不少呢,否则怎么敢跟人说“输了算自己的”这样的话呢?

    而且开门时,陈禄那满面红光的模样也不像是亏了钱的。

    估计是忙着来开门,没把钱收好吧,沈山生还瞧见那块帘布下露出了半张百元钞票。

    都是一个村长大的,虽然平时不怎么来往,但陈禄对他还是很客气的。聊了半天,沈山生感觉时机差不多后,便向他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你看,恁哥现在家里不方便,要不明天你来村里,咱商量商量恁妈养老的问题?”

    “我就知道老大是个这!”陈禄嫌弃地啐了一口,“不用商量了,让俺妈跟着我住!我来养她!”

    沈山生刚要喝一口水,放下悬在心上的那块大石,结果他又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只是现在不太行。”陈禄面露难色。

    “???为啥?”

    陈禄解释说:“我准备换房子了。”

    “这是好事啊。”

    “你不懂,”陈禄又给他倒了一杯水,慢悠悠地说,“我原本就是要换个大房子好把俺妈接来养老的,但俺小刚开始做生意,我把钱都给他了。”

    “现在好不容易攒够了钱,房子也找好了,但是装修啥的可费功夫了,又得刷墙、又得散味,起码得等个一年吧,要不屋里有味对老年人的身体也不好。”

    “我这房子住不了多长时间了,等这房子一卖,我就住新房里忙装修了。”

    “我是没啥事,但总不能让俺妈跟着我一块受苦吧?”

    陈禄的意思沈山生也明白了。

    他要换大房子,哦不,是为了给老娘养老,特意换了个大房子。只是房子还没装修,没有地方住人,所以没有办法把她接来跟自己住。

    至于明天去清河村坐下一起商量嘛……他也实在是分不开身,因为明天他还得去房产局办手续呢。

    陈福和陈禄都推脱说是没空,想着陈寿从小到大都最不靠谱,沈山生也就懒得再上门找他了,而是打个电话通知他,问问他是什么意思。

    “明天去?好,那我去跟俺队长说一声,让他给我调个班。”

    “放心放心,我去!我肯定回去,那是俺妈呢,我能不管她吗?”

    “你给我说个时间,我肯定准时到!”

    没有“可是但是”、没有“虽然不过”,陈寿爽快的态度着实让沈山生有些意外。

    看来真的是自己小瞧他了。

    既然他都同意了,沈山生就想着再去找他一趟,跟他说说体己话,也算是为了给明天的村案给他打一记预防针吧。

    可当沈山生找到他上班的厂子时,却没见到陈寿的人。

    他溜了……

    第66章 养儿防老?有房才防老……

    三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来商量母亲的养老问题。

    一个个嘴上说得冠冕堂皇,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一定会竭尽所能地照顾他们的生活。实际上,他们不过是把父母当成了一只玻璃瓶罢了:

    当玻璃瓶里还有牛奶时,他们会攫取、吸收其中的营养,可一旦玻璃瓶空了,便会被当成废物,丢弃在不起眼的角落。

    罗奶奶,如今就是被丢在乡下的玻璃瓶。

    或许破碎后会发出一声脆响吧,也会迸出许多碎片,但只要没有影响到他们兄弟几个的生活,他们就不会在意。

    “要不给她妞打个电话?”回来后,沈山生提议道,“罗姨年龄大了,身边必须有人照顾,总不能真……”

    “净瞎说。”

    沈万山瞪了他一眼,打断了他后面要说的话:“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人家还有自己的家要养,南关村拆不了了,他家现在正缺钱呢。说得不好听点,万一出点啥事儿,医疗费还得叫人家掏吗?”

    “就是,薅羊毛也不能狠逮着一只羊啊。”王冬梅也跟着说道。

    同为女人,王冬梅最能体会她的处境:“当初她嫁人的时候啥都没拿到,这几年能养着她妈都够不错了,总不能叫她养一辈子吧?!”

    陈家一共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唯一的女儿排行老二,名叫陈玉。

    陈家对三个儿子的疼爱村里人是有目共睹,但对这个女儿……就比不得三个儿子了。

    陈老爷子重男轻女,坚信“养儿防老”这句话,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他们三兄弟身上,对女儿就显得有些冷漠了。

    陈玉小时候学习也不错,原本是能考上高中的,是陈老爷子说女孩子读书没用,迟早都是要嫁人的,便让她毕业后跟着自己一起种地。

    陈玉的脑子聪明,不仅种地是一把好手,还摸索出了一些赚钱的门道,比如什么菜和什么菜一起种收成会更好,拉到城里哪个集市更能卖个好价钱。

    好不容易攒了一点私房钱,陈老爷子又把钱全部拿走给陈禄报了个技工的班。

    每一次都是这样,每次当陈玉快要靠着自己开出漂亮的花时,总会被陈老爷子给掐下来按在几个儿子的身上。

    可村里面也不止他这一个偏心眼,所以哪怕他做得再过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因为在他们眼里看来,只要能把女儿平安养大,他们的责任就尽到了,反正他们不需要靠女儿养老,付出再多也是白搭。

    终于,陈玉在二十岁的那年出嫁了,嫁到了南关村的老段家。

    老段家的家庭情况虽不说有多么出色,好在一家子对陈玉很好,陈玉嫁过去就拿了家里的钥匙开始当家,日子也算是过得越来越红火了。

    唯一的失误,怕就是当初借钱加盖房子的事。可这也不能全怪她,毕竟她也是为了家里好,谁不希望拆迁能多分几个钱呢?

    十多年前,陈老爷子重病去世了,苦了一辈子的他没来得及享一天福。

    想着母亲一个人在村里住不方便,陈玉主动提出把她接来南关村。

    尽管陈老爷子没那么疼爱她,可陈罗氏对她是很好的。

    陈玉不怪她,毕竟她也是那个年代的受害者,也确实给予了她力所能及的关心,所以陈玉是心甘情愿把她接到身边养老的。

    这一晃,她也照顾陈罗氏好多年了,如果不是南关村的拆迁计划被取消,她一定会继续养着陈罗氏的,可……

    “陈玉能照顾她妈这么多年,已经是仁至义尽了。现在放着三个小不叫,还叫她来养?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