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医吃瓜日常[九零]: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中医吃瓜日常[九零]》 80-90(第5/28页)

点,骆嘉麟没有否认,最近确实坐得时间太久,不过等再过几天忙过这一段时间就好了。

    用手指的指节顺着脊椎往下按了按,沈妙又说:“我再帮你按按腰?一般坐太久不仅会累脖子,腰也很容易出问题。”

    腰?

    “不用不用,我的腰没事,就是脖子有点酸。”来回活动着腰,骆嘉麟向她证明道。

    尽管后腰确实也有那么一点酸,但他也绝对不说。

    毕竟他是男人,哪有男人会说自己的腰不行?

    可沈妙好歹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夫,骆嘉麟的嘴再硬,还能骗得过她的手嘛?指尖大概摸一摸,就能猜到他的脊椎有哪里不舒服了。

    “叔,咱都是一家人,不用跟我这么客气。让我来揉一揉,你的腰以后就不会经常酸了。”

    骆嘉麟:……

    他才没有客气!

    他的腰,很好!

    连用都没有用过,怎么可能会酸!

    *

    开学的第二周,沈妙他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实践学习。

    杏林医辅的复习方式不单单围绕书籍,实践同样重要,所以采用了一周一轮换这样循环交替的方式,帮助考生同时提高理论和实践的能力。

    当然,因为还没有拿到资格证,所以他们并不能诊病,只能给医生帮忙。

    跟分班考试一样,每个人都会分散到中医院、社区医院、诊所这些地方,只是没有老师陪同打分而已。

    沈妙运气不错,和一班的其他四个人一起分到了省中医院。

    毕竟是省级的医院,来看病的病人自然要比诊所和社区医院要多,说不定还能见到一些罕见的病例。

    但不幸的是,沈妙分到了秦效坤所在的科室……

    秦效坤不止在杏林医辅授课,同样也有自己的学生要带。

    身为医院的主任医师,他一共分到了三个实习医师、两个中医方向的研究生还有两个跟他学了好几年,将来要考师承证的学生。

    秦效坤整天不管去哪里,身后都跟着乌泱泱的七八个人,跟其他副主任医师比起来,阵仗那叫一个浩大。

    只是,沈妙并不在他的拥趸之中。

    “小张啊,你昨天记的脉案我看过,你这个摸得有点不太准,你再多问问小郭,让他教教你怎么摸弦脉和细脉的区别。”

    “嗯嗯,好的。”

    “这张药方是谁开的?用量不太对啊,君药的份量不够,臣药有点喧宾夺主了。”

    “哦哦,我再改正一下。”

    “昨天我让你俩看的内容记得怎么样了?一会再多看看啊,中午休息的时候我要考。”

    “行,记得差不多了。”

    每天早上八点,开诊之前,秦效坤都会跟他带的医生和学生开个小会,一面总结昨天的所学所得,一面交代今天的计划安排。

    不过这些和沈妙都没有关系。

    “沈妙?”

    “在。”

    批改着昨天安排给学生的作业,秦效坤淡淡地说:“你今天继续去康复科。”

    齐刷刷地扭头看向站在最后面的沈妙,每个人的眼神都多多少少带着几分同情。

    今天是她来科室实习的第四天,从第一天开始,在别人都留在科室里跟着秦效坤看诊的时候,沈妙就天天往康复科跑,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

    康复科,大多都是来做理疗或者身体恢复的病人,偶尔会有一些人特意开个单子来按摩,可以说见到的病人都是同一个类型的。

    既然都来医院实习了,谁不想抓紧机会,多见见不同的病人呢?

    所以在他们看来,沈妙一定是哪里得罪秦效坤了,才会被发配到康复科那种地方。

    “好。”

    沈妙答应得干脆,语气十分轻松。

    发配?在她看来,康复科并没有他们想得那么不好。

    虽然这里的病人类型固定,但不代表着他们的病情一模一样,就算都是膝盖关节疼痛,原因也不尽相同;就算都是做了手术要针灸帮助恢复,穴位、针长、灸法也有区别。

    所以沈妙非但不觉得康复科很糟糕,相反的,她甚至觉得这里可以让她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地练习骨科、经络、身体神经这几个方面的知识。

    来到一楼的康复科,几位眼熟的大爷大妈早早就坐在门口排队了。

    “这么早就来啦?”

    “嗯啊~”

    “我早上煮了几个鸡蛋,吃个不?”

    “谢谢奶奶~我就不吃了,早上吃得有点撑。”

    沈妙的性格开朗,爱跟他们这些老年人聊天,再加上手上的技术好,经常来做治疗的病人们都快跟她处成熟人了。

    不仅见面会主动跟她打招呼,还会时不时地给她揣些零食吃。

    谁说医患关系紧张?

    分明一个个都把沈妙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女。

    “我跟你说,今儿那个姓赵的,又跑去儿科了。”来到病床旁脱下鞋,还没躺下来呢,那奶奶就迫不及待地跟沈妙分享八卦。

    “还要做啊,”沈妙一边摇头,一边在她的身上盖了一条毯子,“唉,干点别的啥不好,就非得赚这份钱。”

    奶奶撇撇嘴:“可不是呢。反正我是跟认识的人都说了不能买,但估摸着他应该还会找别人卖。”

    “别买就对了,有那钱买点肉吃都比买他的鸡蛋补。”

    她们说的是,医院里的清洁工赵叔卖的鸡蛋。

    不过,他卖得不是普通的鸡蛋,而是用童子尿煮的鸡蛋。

    童子尿,是中医里的一种药,既可口服也可外用,能起到滋阴降火、凉血散瘀的作用。

    但就算童子尿有这些作用,医疗价值也不会高,毕竟是排泄物,就算有营养,在被排出来之前也被人体吸收得差不多了。

    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大夫是不会给病人开童子尿的。

    可并不是人人都懂得这些的,尤其是那些病急乱投医的人。

    有些人的肾不太好,又想着来医院治病太贵,便会找赵工买他的童子尿蛋。

    毕竟,童子尿“滋阴”的效果可是白纸黑字写在医书上的,比起普通的鸡蛋是贵了点,但总比来医院开药便宜得多。

    赵工卖童子尿蛋的事属于民不举、官不究,医院里的医生知道他收集童子尿是要干嘛,但既然他没在医院里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是沈妙做不到。

    听说他在卖,沈妙第一天就提醒了来做按摩的人不要盲目去吃,还教他们做了整套八段锦、写了几个食疗的单子。

    运动+食补,可比他的童子尿蛋效果大多了。

    一些人在之前就听说过沈氏医馆的名号,见沈妙每天的按摩确实有成效,又免费教了他们这么多知识,自然更加相信她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