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30-40(第3/17页)

一切都在高速运转着,这边池影已经开始准备攒组了。她跟陆伟约好,要去找外景拍摄基地。

    据她了解,浙省东阳那边还真有一个宋代“清明上河图”影视一条街,她想去实地看看。如果这次出差能把具体拍摄场景确定下来,那就太好了。后面的服化道,还有特技镜头以及各种建筑模型就可以着手搞起来。

    结果在这个节骨眼上,雷大佬突然打电话过来,把韩主任和池影都叫过去了。

    本来韩主任兴高采烈,以为投资很快就能到位,结果进了雷东明办公室一看,大佬面部阴沉,于是心里“咯噔”一下,“老领导,您找我来,是讲投资的事儿吗?”

    雷大佬点点头:“海燕、小池,先坐……”

    后面的话,他都有点难以启齿了。

    这部片子大体框架出来以后,雷东明出于惯性,直接先去找了天成的吴老板。

    怎么说,在商业片这一块儿,华影和他们合作的最多,天成大本营又是在京城这边,熟门熟路,联络方便。

    雷大佬先是提出来,大家各承担1000万投资,然后他又把项目大概内容说了一下。大佬也留了个心眼,只是浅谈了一下要拍《白蛇传》,也说了整部电影由池影来具体拍摄。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吴老板先是说回去盘盘资金。

    结果过了几天,说是资金没问题,但却给他了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这部片子投资太大,像池影这样一个刚出校门的新人来做导演,估计扛不住,风险太大了。

    把稳起见,也为了大家的投资不要打了水漂,建议找一个拍过神话片的港城导演来拍,池影这边就是作为编剧,相关的东西做好,也算是她出了力了,策划中心这边也算是参与了。

    结果雷大佬当时就不高兴了,但是他也没当场就把话说死,说是考虑考虑。

    这次主要是把韩主任和池影喊过来商量商量。

    一听这话,韩主任也顿时急了:“老领导,要是这样的话,我以后工作就没办法开展了!而且以后系统内也没人会出头来拍商业片了!怎么,我们这些人只能做跟班打杂,只配给人家做嫁衣,是吧?”

    雷大佬赶紧安抚手下:“海燕呐,别着急,我们这不是商量嘛,也没有最后定论。我就知道你的想法,我也没答应他们的条件。

    我们的宗旨一直没变,就要培养自己的导演,建立自己的商业片拍摄体系。

    但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就有可能不要引入民营资本了,再或者找一家系统内单位合作……”

    韩主任冷笑道:“他们这些人一贯如此,国外的月亮都圆一些,跪久了站不起来!

    嫌我们小池是新人,他们那些港台导演能拍出什么好东西来?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而且领导你也要当心了,咱们在全心全意国家电影事业做贡献,他们那些人就未必了。

    我可听说了,外面那帮人居心不良,很多北上的外面导演都说了,要用我们的资源来捧他们的人!

    要这样,可是把我们的事业都毁了。我们就是要培养自己的班底,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拍出我们自己的大片儿。

    你真要找他们来,这些核心的东西不还是要靠人家……”

    “海燕,不要着急,即便是港台导演,也是我们自己人嘛……”

    “老领导,你把人家当自己人,人家可没把你当自己人了。那些核心技术掌握在人家手里,我们不自己从头到尾干一遍,是永远学不会的!我们总是要出头,咬牙吃一次螃蟹……”

    池影也是一百万个不乐意,自己好不容易写出来的剧本、画出来的分镜头和故事板,还有那些特效草图……这要让别人来拍,关她屁事,她窜上窜下忙个什么劲儿?

    但是她见主任在前面冲锋陷阵,就不好自己再跳出来了,只能一脸委屈在旁边装小媳妇儿。

    韩主任最后又说了:“老领导,咱们也别想东想西了!正好我们中心这次打的预算就是1500万,这上面也批下来了,干脆我们自己做!

    后期真还有资金缺口的话,我去化缘,我愿意领军令状!

    这部片子咱们好好做,不会赔本,即便是自筹资金,即便是后面要吃挂落,我也愿意!”

    此话一出,池影顿时肃然起敬。别看韩主任平时温温柔柔的,想不到还有这样一番雄心壮志。

    雷大佬听了手下这一番话,心里也激动起来:“海燕,还是那句话——别着急,慢慢来!

    这边我们再合计合计,不跟他们这些民营的人合作的话,我们也有别的合作方式。比如说,往沪影厂那边找找,他们那边也有财政资金,他们也想走商业化路线。毕竟沪市的人,比我们更有商业嗅觉,我们可以一起合作……还有民营资本,也不只有天成一家,我看看我们出大头,让其他稍微弱一点的民营资本参与进来……

    这次还可以趁机看看,谁是真正愿意支持华国电影事业,我们以后就进一步加强合作支持,毕竟不能一家独大,是吧?”

    韩主任点点头:“领导英明,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没必要一棵树上吊死,没有张屠户,还吃带毛猪不成?”

    雷东明点点头:“小池,一切都按原计划推进,你们中心那边,该申请的许可证,该做的预算表都继续,不仅要继续,还要加快进度,阳历年前一定都要到位。我们预算还是写了2000万,剩下500万的缺口,我来想办法……”

    这时候雷大佬脑海里涌现出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以前也是雷东明的老部下,前几年下海了,也是搞电影的,这几年蹦上蹦下,没搞出什么成功的大项目。主要是他的资金没有天成这边雄厚,这次拉他进来,也算是帮扶一下。

    于是雷东明又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第33章 新伙伴掏家底

    这个人名叫郑志宏,说起来也是池影她们这些人的师兄。

    只不过这位师兄念的是京城电影学院里的管理学院,学的是“影视管理”这一块的,说白了就是培养电影系统管理类干部的。

    郑师兄毕业以后进了华影集团,年轻人又是专业对口的科班大学生,肯干活,也有点真本事,在集团里如鱼得水,没过几年就成了集团里最年轻的科级干部,前途不可限量!

    只不过那几年流行下海,郑志宏虽然在集团里干得红红火火,但是他也看到了国企系统内里的一些弊端,甚至有些事他是不认同的,觉得长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

    年轻人容易冲动,后来觉得自己有点人脉和资源了,就在一些朋友的撺掇下,下了海。

    此时的下海已经不像八十年代末的那波下海了。

    八十年代末那时候,体制内的人下海,多数都是留职停薪。比如要出去下海,可以干

    了几年以后再回来,就是在外面那几年单位不给你发薪水;等过几年不想在外面干了再回来,你的位子还在这里,照样还是自己人。

    而这几年下海,那就要正儿八经地辞职去单干了。

    郑志宏原来雄心满满,以为自己什么都有,年纪又轻,可以干翻世界;结果出去了以后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