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生活日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明生活日常》 70-80(第15/16页)

东西,准备离开潭州城。

    没考中的回去继续读书,中了举的一半选择直接往京城去,九月还剩下十来天,这个时节南方除了秋雨多些气候还算可以,现在出发能坐很长一段的船。

    等到了十月底十一月初,船行不易了再换到陆路,举人进京赶考可以走官道,沿着驿站一站一站往前赶,大概能在十一月中旬之前到京城。

    但裴元是解元,他必须回一趟岳州和容县。考中解元是要给他建解元牌坊的,这个银子归布政使衙门和县衙出,这会儿怕是已经动工了。

    裴元是谢家的女婿,谢九九又已经分了家,这个牌坊要立也只能立在谢九九现在买的那个宅子巷口。

    这种事约定俗成,哪一县哪一乡出了解元,整条街整个村子都与有荣焉,这个牌坊该立在何处肯定要按照规矩来办。要不然不光谢九九和裴元不答应,便是街坊四邻也不会肯的。

    裴元要做的就是回容县,宴请乡邻拜谒府城县城长官,表明自己日后不管去到何处都不会忘了故土人情,这才好带着谢九九和阿满去京城。

    再说容县还有潘掌柜带着大头几个眼巴巴的盼着,这一去再回来就说不好是什么时候了,回是一定要回的。

    新出炉的解元老爷从潭州回来,刚到岳州境内就被知府家的大管事给找上了。管事等在驿站外,对着裴元和沈霁连同终于不再是白秀才的白举人,连同一行从潭州回来的几个举人笑得殷勤。

    “恭喜几位老爷,待到来年春闱必定金榜题名前途无量。”

    在左知府和左家管事眼里,这些人是日后的进士,更是左知府的为官一方的成绩。

    这一次秋闱岳州中举的学子一共七个,虽不如往年多,但这其中出了裴元这个解元就什么都足够了。要知道裴元之前就已经考中了小三元,如今中了解元,要是来年再考中状元,那可就是□□了。

    左知府自己也是正儿八经进士的出身,但他当年光是乡试就考了三次才考中,且名次并不靠前。

    之后倒是会试一鼓作气一次就中了,会试的成绩并不靠前,到了殿试时凭借一首好字才拍在了二甲末尾。

    左知府知道自己的长处,圆滑不至于奸猾,没有经世之才但主事一方把该办的事办好还是从来不怵谁。所以当年考中进士之后,便托人使银子,让吏部当年便点了个缺外任为官了。

    从县令到知府,这些年他除了大计述职再也没有回过京城。这些年也看过了许许多多进京赶考的举人,和金榜题名回乡祭祖的进士,见得多了其实也就见怪不怪了。

    但或许是裴元的来时路,又或者是已经中了二元的裴举人太难得,总觉得自己正当壮年以后还能往上走一走的左大人,这不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今年轮到本官随布政使大人、按察使大人进京朝觐,专门等在此处一是见一见你们三人,毕竟错过了这一次日后再要相见,却不知是在何处了。”

    今年岳州出了裴元这个解元,他跟着上官进京述职,去吏部考察恐怕腰杆子都要比上次挺得更直些,因此当他看着穿着举子青袍的三人被管家带进来,他眼尾的笑褶子都深了些。

    “大人言重了,等到了京城一定要去拜见知府大人,又怎会不知道见面在何处。”

    当初裴元为了妻女,等了三年才参加乡试。今年谢家刚分家,人人都以为裴元又得缓上三年再去京城,却不想这人倒是转了性情。

    外边都传说裴远舟什么都好,除了怕老婆。

    大家都说谢大娘子当初确实帮了裴远舟一把,可过后没多久关家就找来了,要说吃苦裴元着实没吃多久的苦,如何就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般,对谢家娘子这般死心塌地。

    为此甚至有人猜测是不是谢九九背地里请了什么神佛用了什么手段,有一阵子谢九九常去的那间庵堂,都成了容县未婚小娘子们必去的地方。

    原本主殿里的送子观音娘娘,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多了个保媒拉纤的活儿。偏偏越是这样大家伙就越是传说那庵堂求姻缘百试百灵,到现在那庵堂的香火已然特别旺了。

    不过这些事左知府并不在意,确定了裴元要赶来年春闱他也不废话,把真正的来意说了出来。

    考中乡试之后,衙门会收录一部分优秀的考卷作为范文存档并上报礼部。这些事情自有衙门去办,用不着举人们操心。

    但左知府想要做的是做个牵头的,给整个岳州的举子们出个文集。底下有些官员总想着拿联姻或是血脉来拉拢裴远舟,可一个被亲爹过继出去的人,又怎么会对这些东西真正在意。

    倒不如以文会友,大家同科的举人们一起出个文集,这东西不管以后卖得如何,这也是一种情分。自己这个知府作为牵头的人,是不是也能算在其中。

    官场沉浮最是说不准的事,别看着如今上头那些大人们清贵、煊赫,保不齐哪天出了什么事就得全家老小一起倒霉。

    倒霉的时候不求有贵人搭救,只要能有人能帮一把,哪怕是扔个银锭给自己,说不定就能挣出一条活路来。

    想要有那样的人,就得日积月累把关系网给搭好,处处留个心,得叫人记着自己的好,别让人一提起那个姓左的来就摇头。

    “你们把文集诗词送去本官府上,到时候管家收集齐了会送去官办的刻书处,到时候书成了再寄给你们看,觉得可以了便送去书局书肆中,你们觉得这样可行?”

    “多谢大人替我们着想,大人的好意又岂敢推辞,学生回去便把文集整理妥当。”

    左知府的用意都摆到明面上来了,裴元却觉得跟这人打交道挺舒服。

    什么关系就留下什么交情,往后真有什么事,或是知府大人要自己去办,亦或是真有风水调转的那日,到时候能办的就办,不能办也不落埋怨。

    讲定了此事,左知府往北裴元几人往南,一个去京城朝觐一个回乡祭祖。

    回到马车上,裴元把这事一说,谢九九倒是高兴得很。

    “之前还说以后等你再出个话本子,看看能卖多少银子。如今话本子还没影儿,咱们裴老爷就要出文集了,这回的价可得比当年那话本子卖得高了吧。”

    “那可得让大娘子失望了,这种文集只有自己贴银子出的份儿,想赚钱难上加难。除非明年我再给你考个状元回来,说不定能少亏些。”

    岳州文风不盛,自己能拿得出手的还是一手字和文章,但其实策论八股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非说喜欢得要把自己出的文集买回去,到底不多。

    左大人只是牵头,官办的刻书处也比外面书局手艺更好些,该给的银子却是不能少

    的。

    等文集印出来,除了放到书局书肆里去卖的,还有一部分肯定是自己和其他几人分了,然后送给老师啊同窗啊考官这些人,就当是给自己造势攒个人气。

    “真要想靠出这种文集赚钱,得诗词做得好。这不是正好戳我腰杆子上了,硬气不起来啊。”

    “哦,还得自己贴钱啊。”

    谢九九一听还得自己花钱,一下子劲头就少了大半。但随即又精神起来,“没事,等到了京城我早晚要再开个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