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生活日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明生活日常》 70-80(第9/16页)

厚着脸皮在裴元这边借住了。

    “满身铜臭,甘愿与商贾为伍。白瞎了一身的好学问,也不知道怎么考中的小三元。”

    天气渐渐热了,幸好院子里还有个能乘凉的大树。裴元某天抽空带着曹勇高义出去淘了一套半新不旧的藤椅茶几回来,等过了中午最热的那一阵,两人就把桌椅摆出来乘凉。

    等太阳下山热气渐渐散了,能定得下心了,裴元才会进屋去看书写文章。至于冰块,除了春儿带着阿满住的厢房里买了,正屋这边就一次都没用过。

    倒不是舍不得,只是入了考场是肯定没有什么冰块冰碗拿来解暑降温的。

    这些日子不说像有些人家原模原样弄出个长三尺深四尺的号舍来提前体验习惯,至少不能过得太舒坦,要不然等进了考场可就真不习惯了。

    夏日炎炎又不能用冰,再舒服的小日子也舒服不到哪里去。今天也就是沈霁过来了,裴元才从曹勇和高义那儿分了一个用井水镇过的西瓜来吃。

    两个秀才公坐在树荫下,不谈诗书不讲文章,说的都是自己临一出门女儿就咳嗽发热,弄得沈霁把出发的时间一拖再拖。

    亦或是把女儿带出来才知道小家伙有多顽皮混账,这才搬过来几天整条巷子里的猫猫狗狗鸡鸡鸭鸭就全被阿满祸害了个遍。

    已经有大娘上门来跟谢九九和裴元说,读书人家的女儿可不敢这么放任,该管就得管,要不然以后可不像话了。

    被这些琐碎而要紧的事情一衬,裴元市侩俗气的名声反而显得不那么要紧,况且落袋为安,银子到了自己手里才是最要紧的。

    尝过什么是真正的‘一文钱逼倒英雄汉’的裴元着实不在意外边那些流言,他一边说着一边又抬手从小几上拿了一块西瓜。

    “放心吧,来潭州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就没人有时间盯着我琢磨了。银子摆在那里,不止我一个人动心眼馋。”

    裴元说得没错,有些事都不做的时候人人都端着,一个个都标榜得像是莲台上的菩萨,早已看破红尘俗世,心中除了圣人文章就再没有别的。

    但只要有一个人领头打破了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会有很多人也跟着俗气起来。至少随着来潭州赶考的学子们越多,愿意卖字卖画的才子们也渐渐多起来。

    甚至在考试前几天还出现了一篇寿序前后求了两个书生,也不知道怎么没谈拢,最后两人都写了寿序银子却只有一份。

    主家想要给两位秀才公平分了酬谢银,两人却都不愿意。从一开始争论这个寿序到底先找的谁,到后来开始点评对方的寿序写得如何。

    最后

    也不知道是谁说了哪句话,戳了哪一根肺管子,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当着大庭广众的面厮打起来。

    过后去参加寿宴的人都说,那天最好看的一场戏便是书生打架。听说还有几个小戏班子把这事该成了一折戏,过些天就能上台唱了。

    有了这样的热闹,谁还记得裴元,租来的小院子里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每天除了裴元书房传来的纸笔簌簌,就是阿满院子里外来回疯跑玩闹的笑声,再不然就是谢九九又买了什么东西回来,喊着让裴元出来看。

    一家子在租来的小院里,过得像是已经在此处生活了十来年。这样的时间过得飞快,仿佛只有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八月初九乡试第一场开考的日子。

    考生卯时初开始排队进入考场,想要早点进去轻松一些,就得早早起身。

    一贯爱睡个回笼觉的谢九九为此寅时初就醒了,轻手轻脚的下床起身,去厨房把早饭做好,又把热水和今日要穿的衣裳给裴元都准备好,才把睡梦里的人喊醒吃饭。

    “你不吃。”

    “实在太早了,我等回来再跟阿满一起吃。”

    确实太早了,裴元也吃不下什么。好在谢九九已经提前给他准备了炒米炒面和一小坛子酸黄瓜酸藕,一旁两个小竹筒里一个装着七成风干的牛肉干,一个装的是腊制的鱼块。

    牛肉干加了辣子和花椒,风干之后拿剪子剪成一指宽半指长的小块,即便是答卷的时候实在饿了,随手扔两块放在嘴里嚼着,一来扛饿二来解馋。

    腊鱼选的都是鱼腹部位,几乎没刺,有也是整根的大刺。到时候饿了把炒米炒面拿热水一冲,夹两块鱼和咸菜佐着,一顿饭也就对付过去了。

    这样的餐食都是谢九九提前问来的,装吃食的罐子也专门买了广口的,方便进考场的时候供人检查。为此,连酸黄瓜和酸藕谢九九都提前切成了一指宽的小块。

    要不然听说有些搜检不客气的兵卒,会直接上手把整块的糕点捏碎。那要是真上手把坛子里的小菜掰开检查,裴元还吃不吃了?那可太膈应人了。

    谢九九在厨房忙着准备这些东西的时候,裴元就倚在厨房门口听她胡咧咧,两人越说越没谱,偏又越说越带劲儿。

    好在家里所有人包括阿满都习惯了,连同临时请来的大娘也自顾自的坐在廊下阴凉处给阿满做袜子,谁也不去管这对夫妻,他们之间的趣意,旁人实在是明白不了。

    乡试和当年县试的排场何止天差地别,自家的马车走到半道就走不动了。

    等了半天前面全是马车和人,谢九九打开马车车门站在车辕上往前面看,便回头跟拉着自己衣袖,生怕自己站不稳再从马车上摔下去的裴元说道:“前面太挤了,下车走过去吧。”

    “你先下来、下来。”裴元半抱着谢九九从马车上下来,把马车上的东西拿下来,让高义把马车往回赶,留下曹勇跟着两人直接往里走。

    能带进考场的东西其实不多,背后一个书箱放着笔墨纸砚外加一床从西北商人手里买的羊绒褥子,手里提着个篮子装的都是吃的用的和一葫芦清水,也就行了。

    “进去了别着急答题,先定定神。我听他们说许多考生着急忙慌的,还没开始写就先污了卷纸,这一场考试就算废了。”

    “你放心,我带的墨条这会儿都还没开,误不了事。”

    “明天出来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我给你做。”

    “想吃鱼头,鱼头煮豆腐。”容县的鱼好像比潭州城的好吃,但裴元还是喜欢吃鱼,尤其喜欢吃鱼头和鱼尾,这两处的鱼肉最鲜甜嫩滑。

    “再做个香煎鱼尾行不行。再来个东安鸡、一个鸡婆笋炒肉、汤喝湖藕排骨汤吧,行不行。”

    两人从家里出来得早,住得离考试院不算太远,走到考试院门口的时候人虽多但还能接受。

    谢九九找了个空处,最后给裴元把东西都检查了一遍,又给他报了一遍明天出考场回家吃的菜名,才放他过去排队等着入考场。

    裴元来了不就沈霁也到了,之后过来的还有周世安、何云驰和考了许多年没有中举却依旧每次都来考的白秀才。

    乡试依旧需人结保,再另找一个廪生作保。这五人里已经有两个廪生了,为了再找个今年不考试的廪生来作保,也是花了一番功夫。

    人齐了进去得就快,谢九九准备的吃食都是碎的很好检查,这样的态度让搜查的兵卒也很省心,脱了外裳粗粗看过便把裴元给放进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