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如意小食店: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汴京如意小食店》 40-50(第14/22页)



    姜如意听着二人的评价,笑眯眯的弯起眼睛。

    当然好吃了,为了这饭里的肉和肚肺吃起来不腥膻,她提前将食材泡水冲洗了好几遍,又用香料腌过一遍。等到蒸熟之后,又往这社饭上撒了干果不说,还专门浇上了调制的酱料。这酱料里面加了花椒、小茴香、香叶等十几种辛香料,配上这花样繁多的社饭,当早饭吃,实在有些奢侈。

    姜如意试了试筷子不方便,干脆和阿芍一样换成了勺子,一勺勺的舀着吃。等上面的肉片和肚丝吃完了,酱红色的料汁已经全都渗入了下面的米饭中,用勺子拌匀了吃上一口,一股带着股油脂的荤香,弥漫进口腔里。

    秋社日,也就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所选择的日子十分讲究,要选立秋之后第五个戊日,听说在这一天,不但要专门庆祝丰收,还要外出远足。

    所以昨日的时候,姜如意便提前同食客们说了,今日食店里关张半日。

    听说明天中午吃不上砂锅煲,食客们都发出了哀嚎声。不过好在姜记只关张半日,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桌子旁边,等将这一顿早饭吃完,姜如意舀水洗干净手,然后就进了后院里面,准备外出要带的东西。

    在经过菜圃子的时候,姜如意特意朝菜圃里望了望,只见里面瓜菜丰收,种的豆角也熟了,碗口大的南瓜躺在地里,长势颇为旺盛。

    姜如意琢磨着,再过半个来月,等种的这一批南瓜收获了,就给阿芍和齐飞他们炸南瓜饼吃。

    正想着,阿芍大声喊着从厨房中跑出来:“小娘子,小娘子,别忘了把今早那些社糕也带上。”

    姜如意看着阿芍手里拎的食盒,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点点头说道:“放心吧,忘不了。”

    她从阿芍手里面接过那食盒,掀开盖子看了一眼,见里面放着自己今早才做好的社糕,用的是之前糯米糕的做法,做起来十分熟练,所以没有费多少工夫。

    阿芍又问要不要带些肉脯和蜜煎,又说小娘子煮的那竹叶饮也好喝,可惜不能带着,怕路上马车颠簸洒了,实在是可惜。

    姜如意想了想说道:“也不是不能带,咱们将那烘好的竹叶带上,等到了外面遇见农家或者寺庙,找人借个风炉就是了。”

    阿芍眼睛瞬间一亮,连忙兴奋的跑去拿竹叶。姜如意又嘱咐她别碰碎了,用个竹筒装着最好。阿芍应了一声,又转身去取竹筒。

    齐飞懒散的坐在一旁,看着阿芍那副兴奋的忙来忙去的模样,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只是去半日,这么兴奋做什么?带了那么多吃食,当心上午吃撑了,晚上吃不下饭。”

    阿芍听着齐飞这话,路过石桌的时候,朝他哼了一声:“我乐意,你要是觉得没意思,待会儿到了城外,别吃我带的东西。”

    齐飞听着阿芍这气话,倒也拿她没办法,懒洋洋的站起来帮忙。

    等又忙碌了一会儿,确认没有漏下东西,三人才大包小包的上了马车,车子朝郊外驶去。

    ……

    因着怕今日出来游玩的人多,所以姜如意特意选了郊外稍远些的古刹。

    听闻这座古刹,历经了前朝繁华的时代,如今除了背靠的那片枫林,周围却有些冷清了,今日只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倒是在侧门停着一辆精致的马车,吸引人不时朝那边望上两眼。

    依姜如意猜测,不知是城中哪家大娘子或者小娘子,来了这偏远的佛寺中上香。

    寺庙里面,有几名僧人在打扫院子,只能听见扫地的沙沙声,周围十分静谧。

    但姜如意却觉得自己选的地方不错,往前走是深山密林,往后退一步便是农家村落。

    再说了,清幽古刹,晨钟暮鼓,也不失为一个郊游访古的好地方。

    姜如意三人从马车中下来,见周围山林浓密,不远处有村庄炊烟袅袅,另着还有一条溪流从面前流过,就决定在这里停下。

    齐飞从马车上搬下来个毯子,又将几个食盒拿下来,先往最下面铺了灰色的毡子,又将那厚毯子盖在上面,将食盒在上面摆好了。

    阿芍将食盒打开,一边拿了块肉铺放进嘴里嚼着,一边好奇的朝村庄方向看了看。

    阿芍说道:“小娘子你看,村子里听起来好像十分热闹。”

    姜如意顺着阿芍所指的方向,往村庄那边看过去,果然见村子里正敲锣打鼓,村民皆聚集在一起,兴奋的谈论着什么。

    姜如意看着那用红绸扎起来的台子,给阿芍说道:“看样子,应该是村民请了人来,准备表演百戏。”

    阿芍先前也在州桥夜市上看过几回百戏,听说今日这里也有,连忙伸长了脖子,好奇向那边望望。

    不止是村民来往之间十分热闹,还有不少小孩正凑在一起玩蹴鞠,那藤编的球在地上滚来滚去,五六个孩子正在追抢,偶尔球被踢到半空中,引来一阵阵惊呼和笑声。

    齐飞对那百戏不太感兴趣,对这蹴鞠却看的津津有味,依姜如意估摸着,若不是这踢球的是一群孩子,他恐怕就要过去一起玩了。

    她见阿芍和齐飞两人都看的津津有味,自己便也拿了块社糕在手里,沿着溪边走走。这溪流的水质十分清澈,溪里面还能看见银色的小鱼,刚才看上游的方向,还见到有僧人在取水,想来用这水煮竹叶,别有一番风味。

    等姜如意走累了,找了块青石坐下休息一会儿,她又抬头看看不远处,据说秋天时候,是汴京郊外一景的枫树林。

    只可惜,这个月份枫叶还没有变红,难怪今日来这里游玩的人不多,敢情是自己没选好时间,来早了。

    姜如意遗憾的看了那枫树林一眼,然后就收回了目光,起身开始往回走。

    原本铺毯子的位置,阿芍和齐飞已经新鲜够了,早就将注意力从村子转移回了吃食上,两人将带来的零嘴每样都吃了几口,然后又好奇的往寺庙方向看。

    阿芍见姜如意走回来,连忙朝她说道:“小娘子,方才寺里的僧人说,这寺庙后面有好大一片碑林,里面还种的银杏树,小娘子要不要去看看?”

    姜如意想着那还没开始变色的枫树林,朝阿芍摇了摇头:“我就不去看了,你若是想去,就让齐飞陪着。碑林里的路不好认,绕来绕去的,一个人当心迷路了。”

    阿芍点了点头:“哎,那我就和齐飞去了,小娘子在这里歇会儿吧。”

    姜如意目送着阿芍和齐飞两人跑开,然后才将目光收回来,她刚才吃完那块糯米糕,觉得有些口渴。姜如意想了想,拿出那装着竹叶的小竹筒来,起身走进寺庙里面,找僧人借风炉和茶铫。

    寺庙里,年纪不大的小僧人接过姜如意送的糯米糕,嘴里面念了一句佛号,听说这位女施主想借炉子煮竹叶饮,直接带她去了厨房。

    厨房位于后院侧面,单独隔出来一处小院子,里面摆了张圆形的石桌子,和后院以月洞门相连。

    小僧人站在厨房外说道:“女施主稍等,厨房里有煮茶用的东西,我这就去给女施主拿。”

    姜如意朝他道谢:“多谢小师父。”

    这小僧人腼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