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倒带片》 100-108(第10/12页)
贴片预告很短,只有十五秒,大部分都是梁又夏的画面,桃木门里她造型突破很大,影迷们都有点惊讶了,又刷起弹幕。
杨帮作为编剧也是第一次看到这预告,完了却有些纳闷,小声问耿竞青:“涵明呢?你去哪儿了?”
耿竞青好像一直在走神:“本来占比也不大。”
“傻的。”杨帮摇头,“人观众想看什么你不知道啊?”
预告放完,大屏幕的画面静止下来,唯有弹幕还在飞速滚动。
主创们都转过身,面朝媒体,而梁又夏动作有些迟滞,敛目片刻才迎向镜头。
“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杨帮终于得以喘息,也坐了下来。
一位记者站起来:“各位老师好,我这个问题是想问耿导……”
或许是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执导,大部分问题都是冲着耿竞青的,但不知是不是黄惟提前招呼了,碍着他的脾气也没出格,都在问电影本身的事。最私人的一个是: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什么?耿竞青说了《赤情下行》。
然而梁又夏身经百战,已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这个问题我想问梁又夏老师,”一名记者笑笑站起来,“你回国的第一步是参加演综,这点让很多影迷粉丝都不太理解,可以分享一下当时的想法吗?”
“节目设置本身很有趣,也有很多我想合作交流的同行加盟,尤其杨编。”梁又夏说,“等成片出来了,大家应该就会理解了吧。”
“大概是抱着什么样的心理预期来的呢?”
“好好演,好好玩。”
“上节目前有和同样被邀请的鲍老师沟通吗?因为两位老师的关系似乎很好,还有一个问题,粉丝们也一直很好奇,您是怎么跟鲍老师认识的呢?”
“……”
闻言,几人都不由得侧目。
梁又夏忽然陷入回忆:“和鲍远……其实我们之前只见过一两次,真正认识是我当时去拍《梦里的遐地》的时候,在机场碰见了,还是同一架飞机,当时应该还有照片拍到。”
她对那天记忆深刻。
“他人很热情,后面我去伦敦读了一段时间的进修班,鲍远也恰好在里面,一来二去就很熟悉了。我们是朋友,当然也有联系了,都很期待上节目。”
记者终于问出来:“那跟耿导也有先行联系过吗?两位老师合作过很多次,关系也一直很密切。”
梁又夏安静了一会儿。
耿竞青开口了。
“诚实地告诉你,没有。”
“嗯?那为什么呢?”
他沉默几秒:“我们当时并不确定对方要来。”
杨帮眼皮一跳。
“噢……”记者点到为止,很快坐下来了。
突然,梁又夏扭头,看着耿竞青。
“耿导不够诚实。”她用调侃的语气说,“开玩笑的——我的话其实很确定他会来,我是为他来的。”
第108章 在身旁
杨帮率先发出笑声, 气氛在他充满感染力的声音中奇迹般缓解几分。卫德瞪大眼睛,而童硕心则已经快坐不住了,姚妙用一种意外的眼神看向梁又夏, 伸手拍拍她的肩。
台下的记者乐得呲着大牙, 也会意地起哄几句。
梁又夏仍然保持微笑。
“那耿导呢, 耿导是为什么来的?”见状,有人急忙站起。
事后耿竞青想, 如果他这么说梁又夏会不会开心一点:“我也是为她而来的——这句不是说谎,也不是开玩笑。”
但那一刻, 他脱口而出:“为了一个……愿望。”
*
傍晚七点半,发布会准时结束, 还有不到一个小时《90分拍摄》第一期就要播出了。
众人三三两两地从后台出来, 上车道别。骁骁紧跟着梁又夏, 眼神小心地乱瞟,感觉她情绪似乎不是很好,不过梁又夏是即使低落或生气也不大显现的类型,她只能看见身后建筑发散的人造光笼罩着她,像在追逐似的。
确实有人追过来了。
“梁又夏——”
骁骁瞠目结舌。
耿竞青大步走过来, 亦步亦趋的样子, 一边的骁骁抬眼观察, 一时竟有些呆住。好说歹说在三萧县同这位耿总共事了两个多月,她还是第一次在他身上看见过这般神情:除了梁又夏,她确信他眼里看不见别的了,明明那么高大一个人, 却忽然变得很低很低, 像条招摇摆动的尾巴,好像在非常紧促认真地争取什么。
争取什么呢?可能大到一个人的爱, 小到只是一句话。
哪怕爱他明明已经拥有,话又不敢强求诚实。
“我先回去了,要给帽子喂食。”梁又夏回头笑笑,“好累。”
耿竞青脚步停住。
梁又夏很快钻进车里,骁骁赶紧跟上,车即刻发动,躲进这个并不美妙的夜晚。回到家,梁又夏给喵喵叫的帽子做好晚饭,《90分拍摄》已经在电视上开播了,她没在意。
时不时抚摸猫背,但帽子吃完就捣乱窜走,并不理会人类的扭捏。它踩过黑屏安静的手机,把屏幕激得一亮。
“你怎么也跟我不亲近呢?”梁又夏抓起它,帽子居然安分下来,往她身上踩奶。
梁又夏在沙发上抱着帽子躺了会儿,终于拿出手机。除了喊她看综艺以外,没有来自任何人的任何新消息。
她静了会儿,不知怎么,又打开了那个帖子,漫无目的地往下看。
很快居然翻到了《晚安,朋友》时期。细细想来那应该是她演艺生涯里最放松快乐的一段时间,不苦情残忍的剧本,合拍的团队,爱的人。大约是在春天拍的,阳和启蛰,而耿竞青戏里戏外都在她身边,牵手拥抱亲吻,稀里糊涂地□□,深深浅浅地聊天,大大方方出门。
没有哪一天舍得忘记。
那些照片如今来看都有些过时了,再盯一盯,居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好像那只是个懒懒的梦境。
或许这种怀念是很危险的,她想——明明他们现在都已在彼此身边。
梁又夏清楚地明白自己是怎么了。你往前走了很多步,却发现有一道永远也跨不过填不满的空白,这真是很难不沮丧。
继续往下看,则是之后那几年。他们偷偷住在一起,她经常出差,他专注长青,她拿了越来越多的奖,他的起步亦成功非凡——是从哪里开始变了呢?耿竞青有责怪或后悔过么?把《我愿意》当成交换的筹码。是在分手那段时间,梁又夏才从新闻上偶然得知他还做过对赌协议,是从哪一刻他变得那么心急又丧失安全感?
他居然不是那么相信她爱他。这一点,十年前的梁又夏或许会暗自好笑,如今却只觉得茫然奇怪。
也是在分手那段时间,有关徐永君和徐耀的更多新闻被挖了出来,可即便如此,在耿竞青的角度,是不是梁又夏并没有为《我愿意》遗憾过——至少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