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教授古代青云路》 190-200(第12/13页)

了。可妹妹不一样,她是可以独立站在天地间的。

    真没什么可比性。

    郑青鸾把家里人看了一遍,才上前行礼,“孩儿回来了!”

    钱氏扶了小闺女,“回来就好!”她上下打量这孩子,真是女大十八变,谁能想到这姑娘长成这样了呢郑老三点点头,“进屋说话!”闺女大了,也长得好。他自是高兴的。

    “我姐呢不接回来吗”郑青鸾一坐下,就笑问钱氏。

    “再过上半个多月吧。稳下来才好。”钱氏呵呵一笑,拉了闺女的手,“真是长大了。”语气里带着欣慰。

    “小八呢”郑青鸾左右看看,不见幼弟,问道。

    “还没下学呢”郑老三把茶推到小闺女跟前,“你这一趟远门,我们倒是不担心,你十天一封信,报平安,我和你娘也放心。估摸着你最近会到家,不想还真就到了。”

    战场都上过了,所以自己去游历,家里人也不担心。只是时间久了一些而已。

    “这次之后,我便不轻易出门了。”郑青鸾跟郑老三和钱氏保证。

    夫妻俩对视一眼,不由苦笑。这丫头过年之后,转眼就十五及笄了。又恰好大比之年,科举场上,皇上不可能让这丫头落第。所以,小闺女也该出嫁了!毕竟萧云峰都已经二十一了!长公主已经派了几拨人来,想问问婚期。

    女大不中留啊!

    第200章 不以为然

    第一百九十九章不以为然

    外面秋雨毫无征兆的下了起来。一家人围炉而坐。鸳鸯锅里,奶白和鲜红的汤汁在锅里翻滚,一桌子的鸡鸭鱼肉片,配着各色素菜,摆了慢慢一桌子。白田瓷的杯子里盛着殷红的葡萄汁,酸中透着别样的甜味。一家人说着这一年多家中的琐事,无非是学业,收成,亲戚的近况。郑青鸾也挑了一些能说的见闻,三山五岳,名山大川,各地风俗,小吃特产,直听的人心生向往。

    正说着话,就见老福头亲来,“老爷,长公主派人过来请安了。”

    郑老三看了钱氏一眼,心里想着,该不是又来提婚期的。

    钱氏心里也嘀咕,未免太着急了。嘴上却问道,“是哪位嬷嬷”

    “白嬷嬷亲自来了!”老福头瞧了郑青鸾一眼,就不敢看。谁能想到乡野的丫头出落成如今这番模样。

    “快请进来!”钱氏起身去了待客的花厅。郑青鸾陪着过去。

    这是内宅女眷的来往,郑老三和三郎五郎都没有过去。眼里却透着焦急。郑青鸾暗自奇怪,看样子,长公主和自家走的挺勤快啊。这还真是想不到。

    白嬷嬷见到郑青鸾,明显失神了一下,随即眼里就透出喜意。出落的真好!她上前行礼,钱氏和郑青鸾都避开了。

    “嬷嬷是长公主身边的人,千万别这么客气才好。”郑青鸾顺势拉了白嬷嬷,请她入了座。

    “老奴可不能倚老卖老,主是主仆是仆,规矩乱不得!”白嬷嬷只是微微沾着椅子边,比站着看起来还累。

    郑青鸾一笑,不再说什么。她转入正题,“今儿才回来,本来打算明儿一早去给长公主请安的,不想嬷嬷就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长公主也是得了姑娘回来的消息,特意让我走一趟。后天就是重阳节了,宫里有宫宴,长公主想请姑娘一起进宫。”白嬷嬷笑道。这个要求其实有些无理。人家没过门的姑娘家,跟着未来的婆婆进宫,实在不合礼数。可自家主子孤零零一个人,着实也有些可怜。所以明知道不合规矩,她也没劝着。为了不让郑家有想法,她还得亲自跑一趟。

    钱氏果然皱了眉,团聚的日子,反倒不能团圆。真是让人憋气。不过人家是长公主,又是自家闺女未来的婆婆,犯不上为这点小事,闹的两家不自在。

    “这感情好!”钱氏呵呵一笑,“公主记挂她,乐意带着她,我们只有感激的份。”这就是应下来了。

    白嬷嬷连忙道谢,又看向郑青鸾,这姑奶奶哪里是好相与的,谁能做的了她的主。

    郑青鸾修炼的越发到位,心里的想法哪能轻易让人看透。她脸上始终是一副淡笑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长公主抬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发。”

    这就是应下来了。白嬷嬷松了一口气,“明儿一早先回京。”

    “也好!”郑青鸾点点头,她正可以去瞧瞧大姐郑青桔。“明儿一早我先去西山别院,然后咱们一道回京。”

    这当然最好了!显得尊重又亲近。白嬷嬷连声应了。见天已晚,又下起了雨,不敢多留,就起身告辞。

    钱氏回头看了郑青鸾一眼,“早早歇了,明儿还有的忙。”一路颠簸,还没歇息呢,又得忙着应酬。谁家的孩子谁心疼。在钱氏眼里,长公主就是个不会疼人的婆婆。难免为自家的姑娘忧心了起来。

    郑青鸾哪能不知道钱氏的心思,她安慰道,“长公主不是不懂礼数的人。既然明知做法不合常理,还是做了。必然有她的理由。我也正好顺势去瞧瞧大姐。我不亲自诊脉,心里总是放心不下的。”

    钱氏显然也是挂心的,“要是头胎生个小子,以后就没什么可愁的了。”

    郑青鸾虽然不认同这种想法,但也理解钱氏的一片慈母之心。有了儿子,在夫家就能立足。后半辈子就有了真正的指望。这世道对女人就是这样的。

    “都说女儿像娘,您生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儿女双全。姐姐也会的!”郑青鸾安慰道。如今都讲究多子多福,夫妻俩还年轻,多生几个就是了。还就不信没个儿子。

    钱氏最自豪的可不就是生了这些个孩子,她马上眉头舒展,心情愉悦的笑了。

    第二天一早,郑青鸾上了烟霞山。从烟霞山坐小船,直奔西山。停船的码头虽小,但却修整的极好。白嬷嬷一早就守在码头的亭子里,等着郑青鸾。

    郑青鸾的打扮较之昨天,正式许多。赭石色绣着简单的纹络,显得庄重大方。一水的金刚石饰品,样数不多,却都是精品。

    长公主见到这样的郑青鸾,眼里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两厢一对比,对那个所谓的太子妃,越发的看不上眼。真正有底气的人,就应该是郑青鸾这样的。随意又洒脱,不会被规矩束缚住手脚。她压根就没明白皇家是什么地方。皇家是制定规矩的地方,用来约束别人,自己却从不在这个被束缚的行列在内。没瞧见瑞王府的郡主们都是什么样吗。哪一个是贤良淑德的典范了。大郡主更是三天两头的鞭打郡马,谁敢站出来说一声试试。她年轻的时候,也没规矩到哪里去。

    她拉了郑青鸾坐在身边,“此次出门可还顺利。”

    郑青鸾心里一跳,怕是长公主猜到些什么。不过这也没什么妨碍,哪边重哪边轻,长公主如今分的清楚。她神色如常的点头,“托您的福,一切都顺利。”

    这样不闪不避的态度让长公主越发喜欢。这代表着萧云峰和郑青鸾从心底没打算瞒她,这能不让她欢喜吗。谁也不想被儿子媳妇排斥在外啊。“那就好!”她握着郑青鸾的手紧了紧,显然心情很不平静。

    郑青鸾看着长公主骨节分明的手,皱眉道,“怎么清瘦成这样。”她叹了一口气,心里也有些无奈。长公主实在算不上一个好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