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非富即贵》 番外完结(第6/9页)
钱铜坐上了长公主的马车。
见识过她的厉害,钱铜对她除了敬重之外,也有几分畏惧,是以上车后便与其道歉:“母亲,久等了。”
“我也刚到。”长公主看了一眼她脸色,问道:“住得还习惯吧?”
钱铜点头。
可长公主眼尖,在她坐下来弯身的瞬间,看到了她颈子内的一道青紫色的吻痕,不觉骂出声,“死小子,还以为他是个混葫芦,竟是匹饿狼”
还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钱铜一愣,看到她的目光后,才意识到她说的是什么意思,耳根慢慢地开始升了温。
长公主便道:“待会儿回来,我让人给你送一瓶药,抹一下好受些。”
红潮迅速爬上了脸颊,钱铜低声应道:“多谢母亲。”
长公主见她害臊,便没再说,提点道:“进宫后记住,你母亲乃当朝长公主,陛下唯一的亲妹妹,任何人都不能下你的脸,皇后,嫔妃也不能,你若是不知该如何应付,便不需要搭理,交给我即可”
长公主并非是那等性子温柔的母亲,却能给人带来安稳。
钱铜终于体会到了身后有人是什么样的感觉,头一回进宫,说不紧张是假的,有长公主一道替她长威风,心底的紧张舒缓了不少,点头道:“好,多谢母亲。”
长公主又道:“侯门的规矩多,你要喜欢吃什么,背地里照吃无妨,无需一板一眼都照着规矩来。”
钱铜明白,她说的是昨儿夜里的酒,不由脱口道:“母亲待儿媳如此体贴,儿媳很感激。”
长公主听宋侯爷说了定国公与她发生的那件冲突,多少也了解她的性子,与她年轻时有几分相似,她道:“不过是小事,你无需记在心上,本宫不图你的感激,进了我家门,便是一家人,待日子久了,到了我这个年纪,你自会明白”
钱铜似懂非懂,但心里明白侯府的人都待她不错,她也在努力地融入其中。
马车只行驶了两刻,便到了皇宫大门。
钱铜终于知道了永安侯府的价值了,贵的不是宅子,而是那块地,这若是上早朝,每天都能比旁人多睡一个时辰。
马车到了宫门口,见是长公主的座驾,守城的侍卫,即刻放了行。
一行三人进入正殿前,钱铜趁机走到了宋允执身后,提醒道:“夫君别忘了,我与你说的话,钱章煦”
不知道他答应了没有,见其身侧微侧,正欲转头来看她,大殿内便走出来了一名太监,唱道:“宣永安侯府宋世子宋允执,世子妃钱铜觐见。”
钱铜活了二十年,从未进过宫,也未见过皇帝,只在画像上看过,知道其年岁四十多,乃武将出身,威严自不可说。
长公主走在最前面,宋允执与钱铜跟在她身后,刚跨进大殿,便听到了里面的说笑声。
沈澈今日也在,正与皇帝说着话:“小金蝉,黄豆大小,一旦遇上血即溶,陛下小心它扎您”
皇帝笑道:“这小东西有趣。”
钱铜:“”
沈表弟这是要报仇谋害她吗。
转头去求救,宋允执正看着她,张唇轻声道:“没事。”
人都来了,退出去已经来不及了。
跪拜的礼仪,在马车上长公主与她说了一遍,人到了跟前,钱铜便照着长公主所授的那般,跪下与皇帝请安,“臣妇钱铜拜见陛下。”
皇帝自从接到宋允执给他写的那封,在扬州安家的信函后,便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叫他宋世子连家都不回了,从此不想归朝?
听说人昨日回来了,忧其一路劳累,并没急着召见。
今日人来了,皇帝倒想好好看看,抬手道:“平身。”
钱铜刚起来,便听皇帝问道:“便是你把我的外甥拐去,险些当了上门女婿?”
钱铜心下一跳,垂着回道:“臣妇不敢。”
“陛下别吓着她。”长公主上前解围,“您这外甥二十二了才讨上媳妇,陛下应该感到宽慰。”说完便招呼钱铜坐在了自己身旁。
皇帝并非世家出身,实打实的泥腿子,说话不会拐弯抹角,这些年时不时便把朝廷的一群官员吓得趴在地上呼救,“陛下饶命。”
可他压根儿就没想要对方的命。
知道自己嗓门粗,听起来很吓人,皇帝便收了收,“不用怕,朕不会吃人。”
至于这位钱家七娘子的品行和为人,这几个月,沈家小公子见他一回说一回,他耳朵都听起了茧子。
钱家七娘子姿容绝色,京城小娘子无一能比,且头脑聪慧,善良温柔,贤良淑德。
横竖钱家七娘子就没有缺点,配他的外甥绰绰有余。
皇帝心里犹如明镜,他还能不知道沈澈这番破费口舌,是被谁授的意?
从宋允执进来的那一刻,皇帝便察觉到他面上多了一抹以往从未有过的人间烟火味,谁都年轻过,皇帝知道他这是逢了春。
等两人落座后,皇帝才终于看清传说中的钱家七娘子是何模样。
容貌确实不错,与他的外甥很登对,郎才女貌,极为养眼。
本事,也不小。
宋允执和大理寺递回来的折子他都看了,此女为朝廷所做的桩桩贡献,他已知情,颇为欣赏。
尤其是得知当年前来京城支援朝廷抗敌的钱家大爷,不仅没有得到该有的赏赐,还被平昌王谋害后,皇帝心中很内疚,翻案的当日皇帝便下了一道圣旨,赐予钱老夫人上品诰命夫人的荣誉。
钱家大爷的赏赐弥补了,钱家七娘子本人还没有。
黄海与登州两条海峡线,若是让朝廷的人马前去,单是与朴家便能打上一年半载。
第121章
钱家的七娘子,说服了朴家大公子,让其归顺朝廷,解决了一大隐患,此为功劳之一。
其二,胆识过人,借着胡人想要分一杯羹的心理,与朴家一道设计,追赶胡人长驱而入,朝廷的兵马,直接杀上了胡人的领土,占领了辰州。
此地归入大虞,便是插在胡人心头上的一根刺,想要拔出来,可没那么容易了。
此番功劳他的外甥边都没沾,由长公主做主全交给了钱七娘子,目的为何,皇帝心里有数。
钱家商户出身,想要在京城立足,便得先提升其身份。
永安侯府乃书香门第,他那外甥更是刚正不阿,任何事情都凭自己本事挣来,不受他的半分偏袒,自然也不会平白无故来自己跟前,替她媳妇一家求一个功名。
先立下功劳便不一样了。
不需要他们开口求,皇帝也会主动给。
运河开通后,扬州的海盐即将运往大虞各地,届时扬州便会成为大虞的第一大商业之都,盐税也将成为大虞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所需官员众多,如宋允执在折子中所说,钱家世代为盐商,对盐市颇为了解,比京城调配过去的官员,更懂得如何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