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户女》 1、第一章(修)(第2/2页)
相邻两家铺面,三间一打通了,店也做的更大了,有余钱后这才在皮市街又开了二食店。
二食店生意也好,北边有个校场,南边有县学,校场里的兵丁常遣跑腿,到食店买炒菜卤肉。
不光是小吃炒菜,宝珠还做了一种叫盒饭的简单餐食在食店里卖。
自然,这是跟前世记忆里学的。
穿到这个朝代十五年,开始对前世记忆还算深刻,这么多年下来,记忆已经渐渐模糊了,只有时想到什么会恍惚几瞬,不过也正是凭借这那些零散记忆,她才能小小的在店里施展些拳脚,让食店本就不错的生意翻几番。上辈子没有亲人,或许是对她的补偿,这辈子家庭美满。
二食店毕竟小些,店里若是人坐满了,便可以直接选好菜装在木盒里带走,一荤两素不过十文钱,因物美价廉,味道好且还顶饱,分外受一些学子兵丁喜爱。
一食店开在西市坊,是个更热闹的坊市,毕竟是开了几十年的老店了,人也更多些,娘仨回来时还有不少食客,等月上中天最后一桌客人才走。
店里伙计阿忠是个长短脚,见徐氏三人,打了声招呼又继续收拾桌上的碗碟杯盏。阿忠寻常干活时瞧不出什么,只不过走的快时有些跛足,看着有些不便,其实是个很麻利的人。
甄家老爹买阿忠回来的时候他才八九岁,同二郎差不多大的年纪,在甄家几年实在老实能干,又是个苦命的人,甄父去年便将身契还给他了,又去衙门帮他脱了籍,阿忠也没处儿去便继续留在甄家了,甄家厚道,他也忠心。
一食店后院是一大家子吃住的地方,几十年的老店,生意向来红火,自宝珠懂事以后,提主意叫家里人将食店改造了一番,自那生意更是翻了几番。
也正是因此,家中才有余钱贴补给甄家姑母,这自然也是相互的,正因有姑母,甄家食店才能安生开下去。
甄家祖传的灶上功夫,甄父一手南菜烧的极好,别看食店只是做些炒菜小吃,但常有大户人家请他去做席面,若来客晓得是他做的席面,主家面上也是极为光彩的。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