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大佬穿成太医: 1、第 1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法医大佬穿成太医》 1、第 1 章(第2/3页)

    他腮帮子鼓了鼓,加重语气:“昨儿师傅还交代过,过不了几日京中的助教先生就要来淮州选考,若是错过这次机会,可又得等三年。”

    谢行一仰脖子,把书盖在脸上:“我们家祖训有言,小考小玩,大考大玩,不考不玩。”

    李元孟皱起眉,像是不认识他一样:“谢兄,当初你我立志在前,要一同进入太医署,为天下第一流的名医。言之既出,岂能如此懈怠?”

    谢行从书缝里瞥这一本正经的呆子一眼:“为什么非要从医不可?”

    李元孟怔了怔。

    “当然是……”

    他嘴唇动了动,正有话说,忽然被一阵突兀高亢的哭嚎打断——

    “就是吃了你们这儿开的药,人立时就不好了!我儿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我和你们拼命!”

    声音从前头院子传来,正是医署开门迎客的地方。

    似是有人拦了拦,却根本压不住对方声调,不仅没安抚住人,反引来更多围观的吵嚷。

    “不都说同仁堂医术高明么,这是怎么回事?”

    “谁知道呢?怕是开错了药,药傻了!”

    “造孽啊!这么小的娃娃,天可怜见……”

    切嘈的讨论不断传来,李元孟再坐不住,起身撂下手头的书本,匆匆交代句“你先歇着”,便大跑着向外奔去。

    医署的前堂已被一片鼎沸的人声包围。

    站在最中间的黝黑大汉,怒目圆瞪,眼红得几乎滋血,嘴里仍不住往外喷出唾沫星子——

    “乡亲们,我刘五从不是无理取闹的人!可这家同仁医署,他们,他们实在是谋财害命!”

    人群中顿时传来一阵唏嘘。

    看到这一幕,李元孟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赶紧拉住正试图解释的同门,低声问:“怎么回事?”

    “他家孩子是许先生早上看过的,开了些治咳疾的药就抱了回去,这会却说孩子吃药后便不好了。”对方脸色白得更是不敢看,“两位先生晌午过后便去了州府里陪客,已经差了人去请,可……”

    车马一来一回,起码也得两三刻功夫。

    李元孟焦急转过目光,很快注意到刘五背后站着的细瘦妇人。女子一身农妇打扮,怀里抱着个五六岁大小的男童,正泣不成声摸着孩子的脸颊。

    她臂膀里的小小孩童,脸色惨白双眼直瞪,整个人如中邪了似的呆滞痴傻,任旁人怎么指指点点,都没有半点反应。

    他当机立断:“拿药方给我看看。”

    话一出口,一张被捏皱的宣纸马上被送到手里。李元孟快速浏览一遍,表情慢慢镇定下来。

    “刘阿叔,这药方里都是清热化痰的良药,且顾虑孩子体弱,都用的不足一半的量,绝不会……”

    话还没说完,便收到一个凶狠恫吓的眼神:“药分明是从这里开的,难道你们还不认账?”

    李元孟赶紧摇摇头:“现在要紧的不是这个,眼下孩子神志悬忧,得知道病症究竟因何而起,才能对症处之。”

    “胡扯!”

    这番平心静气的解释,丝毫没有换回对方的信任。刘五脖颈粗红,已全然失了理智:“他是我儿子,我和他娘吃什么用什么,他都跟着一起,除了你们这儿开的汤药,旁的什么也没有!你们要救不回我儿子,我们一家就是死,也要和你们拼命!”

    这番激切的声讨一出口,本来稍被平息的众怒,像被泼了一桶油,指点的声音很快重新扑了回来。

    李元孟手心冷汗直冒,看着那妇人怀中一味吃吃咂嘴的孩子,心中的决断一时摇摆起来。

    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这分明是厥症。按理说,许师傅开的方剂药性温和,剂量更极为斟酌,哪怕治不好病,也不可能将孩子害成这样。

    可若再耽搁下去,只怕更加贻误治疗的时机。

    正当他脑中一团乱麻时,背后忽然插来似有好奇的一声——

    “你确定他没有吃过有毒的食物,比如野生蘑菇,过夜饭,没炒熟的豆角?”

    李元孟眨眨眼睛,惊醒般看着来人:“谢兄?”

    不止是他,乱糟糟的局面里,谁也没注意到那道不知何时混入人群的削薄身影。

    不待回答,谢行径直走到刘五媳妇身边,目光掠过孩子恹恹的面孔,忽然定格在正不停抚摸他脸颊的手指上。

    属于年轻妇人的手,却显得异常红肿粗糙。常年的操劳使得其指节变得粗大,皮肤布满皲裂,大部分指头都被磨得光秃秃的,只有大拇指甲略微留长了一点,方便做精细活计。

    “我刚才已经说了,孩子是跟我们吃饭的,你说的那些,碰都没碰过!”见又来一个,刘五回过神来,声音更振,“我老刘没读过书,也不是那种拿孩子讹钱的下作人!”

    谢行连一句啰嗦都欠奉,抬眸看向身前的妇人,有些突兀地问出一句:“你们今天是不是煮了白果吃?”

    刘五媳妇手上动作微微一怔,回想了下,老实地点了点头。

    “那又怎么样?”听他说起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刘五愈发来了脾气,“我娘子亲手做的,我们全家都吃了,还能有毒不成?”

    谢行目露了然。

    “你们这么疼孩子,一定给他煮了许多白果吧?”

    刘五不明所以地盯着他:“……煮了足一两,可他胃口不好,只哄着吃了十来粒,饭也没进两口。”

    “那就对了。”面前冷静得格格不入的年轻人,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他很可能是食物中毒了。”

    夫妇二人对视一眼,脸上都有些不敢相信之色。

    “胡说八道!”围观的一众里,也马上钻出唱反调的声音,“白果也能有毒?那是止咳化痰的好宝贝,你们这些医夫子难道还不晓得?”

    “承蒙指教。”谢行不愠不怒地打量回去,“不过,是药三分毒,这句话我总没说错吧?”

    对方愣了一愣,犹不服气:“照你说的,白果都成了毒药,那怎么他们家大人吃了没事?”

    “所谓大人有大量,小孩有小量,两者怎么能相比?”

    那人果然被一口噎住:“……”

    这,这话是这意思吗?

    周围仍有议论之声,谢行不再搭理那些聒噪的口舌,垂下的视线逐渐变得严肃。

    白果,也即银杏,最常引起中毒的日常食物之一。

    这种药食兼用的果实,的确具备一定的养生功效,因而自古便广受人民群众的追捧。然而其天然含有的微毒,过量摄入便可能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尤其对于老人儿童这样的体弱者,只需十颗就可能引起神经症状。

    无数次食物中毒的鉴定经验告诉他,危险往往就藏在盲目的推崇中。

    “谢兄说的正是。”一旁,呆立李元孟也终于迟迟反应过来,帮忙补充道,“银杏入药,原不止化痰止咳之效,亦足够消毒杀虫,药性本就猛烈。若一气用下许多,反而会自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