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大佬穿成太医: 9、第 9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法医大佬穿成太医》 9、第 9 章(第1/2页)

    约莫两个时辰后,所有答完了第一门试题的考生才再次齐聚一堂。

    考场内不许攀谈,李元孟和谢行虽然坐得不远,却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说话。一时无事可做,谢行只好百无聊赖地瞧着窗外树枝上的鸟儿,权当积累古代生活观察素材。

    这毫不起眼的一幕,正好落在不远处的两双眼睛中。

    “原来是他。”端详片刻,其中一人忽然开口,“此子虽然天资过人,然而志不在此,沈公还是别再捉弄他了。”

    “是么?”在他身旁站着的人,目光若有所思地一转,瞟向这位一贯老成持重的后辈,“徐太医如何知道?”

    徐鹤来缓缓收回目光,语气之中既无赞赏也无贬低:“他那篇文章,虽有破格出众之处,却太狂放自负。若非沈公您爱惜人才,恐怕他这样的人早在文试就被淘汰了。”

    恃才而傲物,是医家之大忌。

    这也是他一开始对那篇石破天惊的霍乱论视而不见的原因。

    “徐太医,你还没回答老夫。”他口中爱惜人才的沈太医,却没有对那位谢家小郎君做出点评,反而又问了一次,“我是说,你如何知道他志不在此?”

    徐鹤来也没有任何改口的意思:“他若有心上进,文试时就不会答得那么潦草了。”

    “话不能这么说。”瞧着那道在考堂中分外格格不入的身影,沈常山挑了挑眉,十分讲道理地分辩,“若换了老夫,遇上这种刁滑的题目,肯定也想刁难回去,看看那出题的老儿到底有几分真本事。”

    “……”徐鹤来唇角微动,欲言又止。

    ——那出题的老儿,不就是您老人家自个儿么?

    见他果然无话可说,沈常山也不再去逗弄,只道:“再看看好了。”

    这一回,轮到对方发问:“看什么?”

    窗下的年轻人,对这番讨论自己的对话毫无察觉,正打着呵欠懒懒伸展着上半身。

    沈常山微微翘起唇角,视线久久定格住。

    “就看他,究竟想选什么道。”

    *

    半个时辰后,考场再次鸣鼓。

    又是被第一个点到名,谢行恍然从瞌睡中惊醒过来,拖着麻木的屁股进了第二门实案辨症的考场。

    这回的考场直接是官医署中的一间病人房,后方简单设了桌椅,坐在其中间的仍是那位不苟言笑的徐太医,左右考官也都是才见过的面孔,均是神情正肃,眼神锐利。

    目光往下一扫,谢行刚跨进门槛的脚忽然停住。

    早在文试出榜当日,邹、许两位先生就已经详细和他们剖析过实试的考法。实案辨症主要是对具体病例的实地分析,为求严格,往往会挑选出一些真正求医的病人,来配合考生望闻问切。

    而此刻,泰然盘腿坐在草席上的“病人”,一身粗布麻衣、赤腿草履,乍一看就是个普通农夫,歪着唇角的面孔却分明眼熟得很。

    ……可不就是当日在药市门口跟谢行敲诈不成的醉汉?

    还真是冤家路窄。

    换了个身份,对方这回倒没沾酒气,虽然衣着邋遢,至少人是清醒的。

    两人起冲突已经是快一个月前的事,这人也不知道还记不记得自己当时酒后犯下的事,倒是主动打起招呼:“哟,这就是给我看病的小郎君呐?”

    谢行没有马上搭话,转眸看了眼坐在对面的考官。

    徐鹤来只是公事公办地点点头:“患以恙来,请断其疾。”

    听不出任何提示,谢行转回目光,不露心声地看向坐在病席上的老熟人:“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对方倒是大大方方:“我行三,旁人都叫我沈三,看你小子和我投缘,叫我一声三叔也成。”

    谢行跳过这隐约意有所指的话,接着一板一眼问:“阁下身上有何不适?”

    “我浑身没劲,脸色发白,心跳得还特别快。”嘴里一边说着,“沈三”一边夸张地将胸口一捂,表情做作地皱了皱眉,“既往用过的方子都不好,还请郎君细看看。”

    闻言,谢行眼皮倏地一跳。

    这些话,都是当日他回敬对方的,此刻被一一抛了回来,果然还记着仇呢。

    正合他意。

    “劳请把手给我看看。”他佯作不觉,若无其事地向沈三伸出手。

    对方也大剌剌摊出两只手,十分配合地任他翻看。

    考试到这里,几位考官都还保持着冷眼旁观,正好,谢行也想探探这位沈三的虚实。

    低头一瞥,一种强烈的违和感便立刻涌了上来。

    ——这人虽然衣着邋遢随意,但双手皮肉平整,骨骼均匀,绝非从事重体力劳动者。

    谢行心念一动,随即举起对方五指,对着阳光照去。

    果然,手指上大多都没有茧,指甲缝里甚至连一丝泥都看不到。

    再仔细观察,其大拇指、食指与中指的指腹被一条不起眼的细痕贯穿,似乎是长期受某种尖锐物品挤压所致。

    如果将之从上到下对齐……

    谢行毫不客气地摆弄着对方手指,固定到某个姿势后,他动作一停,猛然抬起眼眸。

    被他大大方方拿捏着的沈三,眼神似笑非笑,也正直勾勾看着他。

    谢行的视线冷静垂下。

    摆在面前的,俨然是个施针的手势。

    这个人,毫无疑问,是位医者。

    而他能堂而皇之地以病人身份混入纪律森严的考场,足见其地位不同寻常,甚至可能在淮州主考官徐鹤来之上。

    他自称沈三,沈三……沈常山!

    如果这个推断成立,之前所感觉到的种种异样,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谢行惊讶之余,仍有几分纳闷。

    毕竟,如此大费周章地折腾,如果只是为了高高捧起再下他一马,以报当日戏弄之仇,那这位官医老爷未免也太小气了。

    “小郎君。”沈三偏在这时出声,“我得的到底是什么病呐?”

    思绪在一瞬间收回,谢行不徐不疾地再次抬眸,坦荡与之对视。

    “阁下的病,乃是起自心气亏虚。”

    “哦?”对方似乎也没有料到这个回答,“此话何解?”

    谢行仍是慢条斯理地道:“阁下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身上的症状只不过是表象,其根源却是因为心气不足,所以导致心神不定、心悸气短、心胸憋闷。您看,我说的对吗?”

    他二人旁若无人地一问一答,听得边上几位考官面面相觑。

    所谓辨症,最最基本便是望闻问切,而这位谢姓考生不过进行了其中两样,且刚才分明没有垂腕诊脉,怎么就信誓旦旦地得出结论了?

    再者说,就仅凭几句话,也远远不足以令人信服。

    可按理说,能走到这里的考生,应该不至于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考官中几位年轻的,尚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