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怎么能和宿敌HE啊!(重生)》 130-140(第3/14页)
没肯收罢了。
哪一件事不是从她这儿熟能生巧的?可见有的人心安理得受了他的好处,一点是没察觉呢。萧应问微顿了顿,淡淡说了句,“手巧?某以为昭昭早见识过了,怎竟今日才作如斯感慨?看来是记性不好,改日空了多多切磋。”
“……”真是多余与他说,人一旦是不要脸面,全身就已百毒不侵,她哪有什么话能刺得到他的。
李辞盈恨恨捏住拳,一个白眼算是飞到了天顶上。
此夜不同从前,李辞盈受了官家璎珞宝珠的恩赐,于众羡之中平平安安地回崇仁坊去。
夜禁既止,西京万灯如海,争比月明。
千门万户都似涌到了这繁华街中,李辞盈眺目过去,火树摇焰,笙歌杳杳,那月桥上华白如昼,浮光一掠间,便陷往了如画锦绣之中再拨不开视线——从前在鄯州也并非贫苦,可四海八荒之中还有何处能热闹得过长安城?
又再有何人能够比得过萧应问能给她带来的好处呢?
李辞盈抚了颈上微凉的宝珠,举目冁然轻笑。
*
蛮儿、面儿两个在外边疯了一夜,此刻在赋月阁中昏昏欲睡,李辞盈进院子时候听得里边私语阵阵,正是两个孩子强撑着要等她。
“不行!”过了十岁生辰,面儿的嗓音便变得有些哑,此刻无精打采,听得更觉出疲累,他道,“盈姨喊人接咱们过来,一定是想与从前一般守岁到天明!”
蛮儿附和着,“是呀长姑,若盈姨回来见着咱们睡了,怕也舍不得喊咱们起来,一年仅此一夜,怎得轻易错过呀?她一人撑着,倒显伶仃。”
姑母万是无奈,劝了再劝也没法他们先睡,“咱们一家团聚在此,往后年年岁岁都可一同守除夕夜,何急此一时。”
经这段时候的诊治,李兰雪的眼睛已有了好转,蛮儿、面儿读书肯吃苦,庄冲的解药也拿得了,一切都往安稳中走。
“这怎能一样呢……”
“我还等盈姨回来吃花椒酒……”
越说越困,怕是倒头就得睡了,李辞盈微微勾唇,不再迟疑要推门,里头李兰雪一声微叹,又忽使她止住步伐。
李兰雪何能不叹呢,早先在淮远山上沈临风一句惊喊,她就该晓得世上不该还有另一名为李赋的孩儿凑到面前来相救。
可惜庄冲再受重创,她也不敢将认出他的事儿与李辞盈说,虽一同带回长安,可如今亦探不出消息,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死是活。
李兰雪自言自语道,“若是二郎也在……”
话音落了,门儿忽得猛地被推开,两个半醒半梦得孩儿被这声响惊醒,还未睁眼,阵阵香雾迎面扑袭——那女郎何有半点昔日模样,富贵与祥瑞早重铸了骨血,衣袂上沾染云端彤霞,她是蓬山谪来凡界的仙子,似随时乘风而去。
“盈——”面儿惊喜一出声,可又立即停住,揣揣搓手与蛮儿对视一眼,齐声改口喊她,“乡君!”
李辞盈一顿,心里的愤懑倒被这点子哭笑不得冲淡了些,她与从前般把准备好的节礼掷到两个孩儿怀中,解了披氅吩咐采釉拿出去,才好与李兰雪好好谈话。
“姑母!”李辞盈说道,“你如何晓得——”还能是谁,“是萧世子与您说的?”
事实并非如此,李兰雪简略将那日在淮远山的事儿提了,“姑母是瞎了,但血脉连心,怎晓不得此李赋即咱们家听话懂事的二郎?”
“那您这些时候岂非日日担忧了他?”李辞盈叹道,“怎也不问问我?”
“问又如何,不问又如何?姑母是半分左右不得的。”李兰雪也叹,“若二郎真有了什么好歹,还让你百忙中费神来体谅我。”
家人不外如此,我为你想,你为我想,都不肯让对方多承担了一分担忧,李辞盈又气又想笑,“亏得解药来得及时,二哥已无性命之虞。”
面儿从满目琳琅的节礼中抬头,疑惑道,“谁是二哥!”
蛮儿才不会在大人用这样的语气说话时不识相,她一捏面儿嘴巴,将他的聒噪掐断在喉管中,“闭嘴罢。”
李辞盈嗤笑一声,懒管了这两个,先详尽将落英巷子的事儿说了,见李兰雪眉头仍难展,又道,“他已清醒了一些,萧世子的人正日夜守着那边呢,咱们不必过于担忧了,等哪日空了,我陪您过去瞧瞧。”
当然,要等庄冲恢复人样,免得再吓着了姑母。
李兰雪略放心了些,又想起一事,“那日在山上,我听得他口中念着‘阿肴’这个名儿,你可晓得这个‘阿肴’是哪个呢?”
乍一听这两个字,李辞盈端得是没反应过来,过了半晌才知指的是纪清肴。
阿肴?阿遥?脑中似有一道霹雳急行掠飞,一些不太明白,而后又忽然恍然的事儿忽冲开了迷障——不怪萧应问要给她取这样一个名儿,他走下的每一步都经算计,从前裴启真与李茵容私情正浓,可就为往后的孩儿取过小字,而后李茵容负气离开,仍为孩儿留下了这个小字。
纪清肴——初见时黄沙满目之中走来负长矛的女郎,将她眉目之中的利落与干练与大都督重上再辨,岂非一切昭然若揭——她就是裴家二十一娘?
第133章 “旧情了。”
新岁瑞雪连降五日,长安城飞檐砌霜。
本来年节该有十日休沐,都为着这场连绵大雪,衙役与金吾们早早儿往各坊督促扫清道路——雪色层层如冻云,积得巷间坊口都没法子下脚走路了。
卯时三刻天儿蒙蒙亮,各家往来走亲戚人份,落英巷子也渐渐是热闹起来——巷口郑家不例外,今日宴客,众亲朋便是要聚在这儿吃晌午的,婆子回洛阳去了,梅娘子一人办两桌席面,一早起来,陀螺似的转个没完。
这倒罢了,偏偏芷姐儿与来客的几个小儿在院中堆雪频起冲突,推搡来、追打去,声浪震天,直冲得人脑门阵阵发疼。
哭喊、鞭炮,嘈杂声吵破了天,可这般繁喧之下却有一家宁静如泊湖,是一丝声响也没传出来。
如今的李家不比李三娘在时了,虽时有人出入,然梅娘子认得出来那都是为朝廷办差的鹰犬,个个凝神拧眉,把李家围得如同牢狱,就连这年节到了,门上一点人间气也没有。
待这边酒足饭饱,巷间倒算得了几分动静,梅娘子往外头接闲汉的东西,回首瞥了隔壁,那李家府门外头搭了长梯,一张影子颤颤巍巍往上头攀呢,手里面拽的,不正是一盏红灯笼。
“哎哟!”眼见那人足下有气没力的,梅娘子可怕了大过年的这儿要出事,赶忙搁了东西两步上去,先把那梯子给他扶稳了。
定眼瞧瞧,虽那人面上仍戴着飞狐面具,可见身型,能晓得他就是那久未露面的李郎君。
“你们家下人呢?”梅娘子担忧一句,后又想,若使唤得动人,何用这半残之躯来爬梯子。罢了,她干脆抢了庄冲手中的东西,再展笑颜,“我来挂罢。”
庄冲本是虚弱,此刻承了她的好意,松手往一旁坐下,缓声说了句,“多谢。”
此一句缥缈若云烟,可见其内伤深重难愈。梅娘子心下一叹,勾了灯笼在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