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香江大厨[八零]》 170-180(第3/15页)

然大悟,都忍不住笑起来,罗国强不好意思地笑。

    罗国强拆完鸽子,开始将鱼翅填进鸽子腹内。

    何运邦已经着手准备他今日的拿手大菜,炸荷包鱿鱼。

    何运邦的炒菜功夫,那可是一绝,就连岳宁都自叹不如,不过在其他技巧上,他多有不足。炸荷包鱿鱼这道菜,极为讲究五味的调和,且以蒸、酿、炸为主要烹饪技巧,十分考验厨师的功底。虽说它不像鸽吞翅那般名贵,可繁杂的做法让不少厨师望而却步。

    何运邦每挪动一步,身后便簇拥着一群小厨师,他们眼睛瞪得溜圆,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何运邦先是来到蒸笼前,伸手揭开盖子,一股带着米香的热气猛地升腾而起,直扑人脸。

    “都瞧好了啊,”他扬了扬下巴,指着蒸笼里粒粒饱满的糯米饭,“这糯米饭得偏硬些,这样待会配料拌进去,才不会软塌,失了口感。”

    接着,他将蒸好的糯米饭打散,放在一旁晾凉。转身来到灶台边,点火起锅,倒入少许油,待油微微冒烟,便将切好粒的五花肉放入锅中。

    瞬间,锅里发出“滋滋”的声响,随后,他又依次将香菇、虾米、莲子倒入锅中,不停翻炒。就在烹入生抽的刹那,那浓郁的香味瞬间在整个厨房里弥漫开来,勾得人直咽口水。

    “调味得稍微重一点,”何运邦一边翻炒,一边扭头对着身后的小厨师们说道,“因为等会儿还要放米饭,味道淡了可不行,都记住了啊!”

    说罢,他熟练地加入各种调料,转小火焖煮。小厨师们纷纷点头,眼神里满是钦佩。

    趁着锅里焖煮的间隙,何运邦又快步走到一旁,手脚麻利地准备起其他菜品。

    过了一会儿,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何运邦再次回到灶台前,揭开锅盖,用筷子挑出一粒莲子。“看,莲子已经粉糯了。”

    他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加大火力,快速将配料收汁。紧接着,他把晾凉的糯米饭倒入锅中,拿起勺子,快速而有力地搅拌起来,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不一会儿,每一粒米饭都均匀地裹上了料汁,色泽诱人。

    “把鱿鱼筒拿过来。”何运邦朝着一旁的小学徒喊道。接过鱿鱼筒后,他又开始耐心指导起来:“填米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太满,不然蒸的时候容易胀破;也不能太空,否则口感不好。”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出声:“邦哥,你这是把烟都戒了?”

    何运邦一听,脸上闪过一丝无奈,抬眼往岳宁那边望去,没好气地说:“别提了!从早忙到晚,少炒一盘菜就少一份提成,我哪还有闲工夫去抽烟?”

    岳宁笑嘻嘻地打趣道:“我这可是为你好,既能让你多赚钱,还能帮你省钱。再说了,明明是你自己舍不得少炒一盘菜。”

    何运邦没理会岳宁的调侃,专心填好了糯米饭,把鱿鱼放入锅中蒸了三分钟。之后,他迅速将鱿鱼取出,拿起刷子,均匀地在其表面刷上酱油生粉水,接下来便要等鱿鱼表皮风干。

    “走,跟哥出去抽根烟。”何运邦喊上几个相熟的兄弟,走出了厨房。

    一出门,他便从兜里掏出香烟,遇到熟人就热情地递上一根,和几个兄弟一起点上烟,瞬间,烟雾缭绕。

    “邦哥,你跟岳宁关系好,帮我跟她说说呗,让我也去港城。”一个兄弟拉着何运邦的胳膊,满脸期待地说道。

    “别着急,早去晚去都一样。你现在啊,主要是把基本功练扎实了。切菜快、炒菜快,你拿的钱才多。你看罗国强,虽然第一批去了港城,可基本功不够好,底薪就定得低。他每天花在练习基本功上的时间多,上灶台做菜的时间就少,拿的花红自然也少,一个月也就三四千。我呢,不仅炒菜,还带学徒,有一笔带徒弟的费用,还有前三名的额外奖励,最多的一个月,我花红拿了七千多。”

    “七千多?”那兄弟眼睛瞪得像铜铃,满脸震惊。

    “加上底薪,一个月快一万港币了?”

    周围的人听了,也都惊得合不拢嘴,之前他们只知道普通厨子的收入,却没想到像何运邦这样的大厨,收入竟这么高。

    “是啊,你以为呢?”何运邦吐出一口烟,缓缓说道,“你知道宁宴最贵的一桌酒席多少钱吗?五万!”

    “阿邦哥,你跟岳宁的爸爸关系这么好,就没想过一直留在港城吗?那样你就能一直拿这么多钱了。”另一个兄弟好奇地问道。

    “如果我们都想留在港城,你们哪还有机会啊?对吧?”何运邦笑着反问道。

    众人一听,心里一紧,生怕真没了机会。

    “再说了,宁宁跟鸿安签了协议,以后会跟鸿安酒店一起进内地。我们这些去过港城的人,到时候也有机会的。”何运邦掐灭烟蒂,站起身来,“走了,干活去。”

    何运邦回到厨房,午市即将开市,岳宁正在指点福运楼的厨师们。

    “国强。”何运邦喊了一声。

    罗国强赶忙放下手头的活,快步走过来。

    “咱俩一起检查一下菜品准备情况。”何运邦说道。

    “好嘞。”

    两人仔细检查了一遍,补齐了缺失的食材和调料。何运邦走到岳宁身边,说道:“宁宁,都准备就绪了。”

    恰好此时,福运楼的张经理匆匆赶来,说道:“领导和大师傅们都到了。”

    “准备开席。”

    岳宁和张经理一起前往门口迎接。

    宋自强远远地就看到岳宁穿着一身厨师服,便知道她肯定又在后厨忙活了。

    “小岳,辛苦你了。”宋自强微笑着说道。

    “局长这说的什么话?我是福运楼的子弟,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岳宁满脸笑意,客气地将众人请进店内。

    众人来到桌前,只见桌上的凉菜已经摆放整齐。

    第173章 董师傅的赞赏

    宋自强站在桌旁,目光在摆满精致凉菜的桌面和身旁那位神情严肃的老师傅之间来回游移,他问老师傅:“董师傅,您瞧瞧,这些菜做得怎么样?”

    董师傅闻言,缓缓将目光投向桌上的冷碟。只见那双飞蝶摆盘的,是薄如蝉翼、纹理清晰的鱼生,每一片都切得恰到好处,仿佛灵动的蝶翼;交颈鸳鸯是荤素搭配的冷拼,色彩和谐,造型栩栩如生;还有那用洋葱巧妙雕琢成荷花花瓣,中间轻放着晶莹海蜇的并蒂莲,让人眼前一亮。

    董师傅那张平日里刻板得如同老树皮般的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不过那笑容里透着敷衍,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做菜啊,讲究的是实实在在的口味,可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董师傅是粤城另外一家酒楼——东方楼的总厨。

    那东方楼的前身便是解放前声名远扬的老牌茶楼和盛居。

    在过去,酒楼以正餐为主,菜品丰富,主打宴请招待;而茶楼则是以茶点见长,是人们休闲闲聊的好去处,两家就像两条平行的轨道,各有各的经营方向,互不相扰。

    和盛居在解放前,除了茶点精致可口,还有一大特色便是那一群年轻貌美的女招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