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20-30(第16/23页)



    划重点:金灿灿的超稀有宝箱!一堆!

    守兵将记载战利品数目的竹简搬过来, 荀晔直接在兵器库席地而坐。

    现在没时间仔细看,先大致过一遍知道这儿究竟藏了多少好东西,回头有空再好好梳理。

    他错了, 他不该抱怨系统只发任务不给奖励,这奖励给的及时又贴心,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奖励了。

    系统爹到处学习先进经验已经很忙了, 优秀的小孩儿要学会自己找奖励。

    养兵打仗花销巨大, 没有足够的本钱说什么都是虚的, 感谢董相国的馈赠, 不然他们还真不好攒本钱。

    不管局势乱成什么样, 正统依旧在大汉朝廷那儿, 各路诸侯无论怎么打都不会在明面上和朝廷过不去,最多就是学曹老板“挟天子以令诸侯”。

    指望朝廷给钱给粮供他们打地盘是天方夜谭,富庶的中原一带打的太激烈风险太大又不能待,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带上足够的本钱去贫瘠的边边角角苟发育。

    是的, 自带本钱。

    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么优秀的统筹规划, 朝廷能真正掌控的地方并没有版图上显示的那么大。

    人口不能随意流动, 物资运输缓慢,遇到地方受灾需要救济只能就近支援。

    先不说朝中推锅揽功要耽误多久,就算能及时安排救济,物资大老远运过去可能几个月都过去了。

    生产力水平不够,朝廷统筹规划能力再强也落不到实处, 何况现在的朝廷连统筹资源的本事都所剩无几, 所以出门在外必须自力更生。

    再次感谢董相国的馈赠。

    张辽和新得的爱马在外面跑了好几圈, 回来后依旧兴奋的坐不住,不好去打扰正在翻账目的荀晔, 于是拉着他们吕大将军去外面询问怎么回并州。

    吕布看里头的荀主簿没注意到他们,悄悄朝高顺打了个手势,然后三个人神神秘秘开始嘀咕。

    留在中原风险太高,并州肯定得回,但是不能只他们几个带兵回,得想办法拐个聪明人一起走。

    他们有事只会打,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阴险狡诈的敌人给坑了,必须得有个能看出对面阴谋的聪明人帮衬。

    不不不,说错了,应该是负责和敌人斗智斗勇的主公需要能打敢拼的他们帮衬。

    吕大将军朝里边努努嘴,将声音压的更低,“明白了吗?”

    张辽兴高采烈,“明白!”

    里头那位也是他们的战利品,带走带走都带走。

    高顺很认真的想怎么才能让荀晔和他们一起回并州,想来想去想不到一点成功的可能。

    他们回并州是因为他们是并州人,人家荀氏子弟在哪儿都很吃香,何必大老远和他们跑去贫瘠混乱的并州和胡人干仗?

    世家大部分都在中原,也只有中原这些地方才认可世家的声望,并州连读书的人都不多,在那儿自报家门说是某地某氏子对面八成都没听过。

    看那些弃官离京的世家子和皇室宗亲,人家就算离开京城也首选京城周边,最远也就是以路途险阻百姓安居著称的蜀地,没听说谁放着富庶的地方不待特意选并州、凉州等地落脚。

    袁绍离京去的是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的冀州,袁术离京去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郡”的荆州南阳郡。

    京城又不是待不下去,荀司空多想不开才会让明光跟他们一起去鸟不拉屎的并州?

    高伏义实诚的提出疑问,然后被恼羞成怒的吕大将军一个脑瓜崩敲的闭上嘴巴。

    好的,将军也不知道怎么说服明光。

    张辽乐呵呵的没那么多想法,他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万一将军一开口明光就答应了呢?

    吕大将军撇撇嘴,抬手也赏了他一个脑瓜崩。

    人要矜持,为什么非得他开口,就不能想办法让荀氏开口招揽他们吗?

    张辽:……

    天已经亮了,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张文远捂着脑袋龇牙咧嘴,不敢和异想天开的吕大将军多说,他怕他说多了大实话会落得和高伏义一样的下场。

    看看可怜的伏义,啧啧啧,就因为不会说话,现在只要敢开口不管说什么都是一记眼刀子。

    忙活一晚上大家都累了,他去让伙房起灶做饭,将军填饱肚子再发愁。

    吕布摆摆手让他去安排,坐在塌了一半的矮墙上托着脸继续发愁,连董卓留下的泼天富贵都没法让他开心。

    金银珠宝的确重要,但是本事不够大也守不住。

    就像董卓,老东西这半年来在京城可谓是翻手云覆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天子都想杀就杀,满朝文武看着他嚣张跋扈都敢怒不敢言。

    现在呢,攒下的家底都便宜了他吕奉先。

    好在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单靠自己守不住这么多好东西,得有个聪明人在前面顶着才行。

    找个靠谱的主公挡在前头吃肉,他们跟在后头喝没有风险的汤,虽然吃到肚子里的少了点,但也好过吃肉不成反被噎死。

    他吕奉先已经不是刚进京时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傻子,现在的他可能离聪明人还有点距离,但是绝对不傻。

    所以到底怎么才能让荀司空主动派明光去并州?

    发愁。

    荀晔没注意仨人在旁边嘀咕什么,简单吃点东西继续投入工作,忙活了一上午才粗粗看完所有的竹简,也不管地上脏不脏直接躺下。

    富贵迷人眼,心跳太快,缓一缓。

    高顺看看那堆的比他都高的竹简,再一次确定文书的活儿必须找文化人来干。

    军中可以少几个能打的将领,但是必须得有处理军务的主簿。

    明光这次在天子和群臣面前露了脸,再加上荀司空的诛董首功,论功行赏之后肯定不会继续当一小小主簿。

    回城后让张文远和将军说说,信不过京城的人可以从他们并州军里挑些识文断字的出来,反正不能再一个人当成两个人使唤。

    荀晔缓了一会儿坐起来,让张辽高顺过来帮忙把竹简收起来带走。

    他们不需要给朝廷省事儿,但是得尽量给自己减少工作量。

    等到并州后清点家底的活儿估计还是他来干,有这些账目供他参考比一点一点从头整理强太多了。

    所以吕大将军什么时候开口邀请他一起去并州?

    发愁。

    众人又在藏宝库吃了午饭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才启程回京。

    皇宫里,荀司空等的望眼欲穿。

    他知道劝降招安这种事情急不得,也知道有勇武无双的吕奉先同行不会有危险,但是家里的臭小子实在没法让他放心。

    他都敢单人单骑堵宫门,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最乱的一天已经过去,天子身边有足够多的肱股之臣,任命书也都发了下去,朝堂各官署很快补足人手恢复如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