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139章 第 139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力能扛鼎》 第139章 第 139 章(第1/2页)

    中秋过了十天,

    是吃蟹的好时候。

    比手心大的五两蟹垫着竹笼清蒸,端上来的两盘子蟹肉厚背实,红得喜人,

    还做了三盏蟹酿橙,

    橙香味扑鼻。

    小二几乎不沾手,

    以腰圆锤哒哒敲开壳子,

    又以钎子和小匙快速剔出了肉,

    开盖取了腮心胃肠,盛在小圆碟里,

    白是白,黄是黄。

    唐荼荼足有十年没见过螃蟹了。她那时代水污染严重,水产海货不是变异就是灭绝,

    侥幸活下来的品种都长得奇形怪状,

    污染超标,

    也没人敢下口。

    鱼倒是改良出了耐污染的品种,

    虾蟹这类一口鲜的东西,做河塘养殖不值当,就再没见过了。唐荼荼都快忘了螃蟹几条腿了。

    她照猫画虎地学小二剥壳,

    “这是阳澄湖大闸蟹吗?”

    那小二笑着抬举她:“姑娘是行家,只是咱京城少见一等湖蟹。”

    “湖蟹进京要走水路,这会儿,

    又正好是南边运粮进京的时令,

    运河上船只拥堵,

    货船过路麻烦。加之阳澄、嘉兴、高邮蟹不好养,这么热的天儿,路上要是找不着冰,送过来一死死半箱——好些铺家不讲究,

    死蟹照样做成菜上桌,每年都吃死人哩!”

    “咱们开酒楼的怕生是非,用的是咱京城本地鲜活的江蟹。姑娘尝尝,味儿可一点不比湖蟹差!”

    唐荼荼也只能是尝个味儿了,鲜不鲜的品鉴不出来,有人给剥壳开肉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她弯着眼睛赞了声:“好吃!”

    小二哈腰:“您二位慢用!加菜添水只管吩咐。”

    这年纪不大的少年人倒着退出两步,亮嗓,唱了声花腔调子:“天一号,菜齐——”

    关门时,也只把雅间门带上了一半,分明是瞧出两位客人并不是一家人,大半夜的,是为避嫌用,给姑娘行个方便。

    唐荼荼在京城吃过十几家酒楼了,不知道别处什么样,她来过的酒楼服务态度都好得出奇,倒还没见过店大欺客的事。

    今夜点的是一桌菊花宴,中秋前大街小巷酒楼食肆就兴起了这噱头,

    唐荼荼好奇半个月了,还没顾上出来吃。

    糖醋芝麻凉拌菊花、顶上点缀了蛋黄和花瓣的菊花烧麦、肚子里填塞了几样温补药材的菊花药膳鸡、撒了细碎肉松的菊花八宝糯米饭……

    唐荼荼等着他动筷,等了两息工夫不见他提筷子:“殿下不吃吗?”

    晏少昰:“我在府里吃过了。”

    他这么说着,还是意思意思动了两筷。

    两个影卫在外头看门,腹诽:难为二殿下日理万机的,沦落成了唐姑娘的饭搭子。

    唐荼荼吃了满满一碟蟹肉,又去尝蟹酿橙,三个活泼可爱的橙子立那儿,她还想着自己吃俩,给二殿下留一个。

    刚端起一盏,晏少昰已经抬手把剩下两盏推远了。

    “蟹大寒,夜里吃得多要闹肚子,尝尝味就是了。你要是想吃蟹,过两天我让廿一送一筐子去你府上。”

    “那敢情好。”唐荼荼眼睛一闪,特当回事地提醒他:“殿下别送去我家,放我马车上就行,我回家时捎回去。”

    “怎么说?”

    唐荼荼:“我爹娘胆子不大,您赏下来的,他们又吃得提心吊胆的。”

    晏少昰嘴角翘不住了,心里窜出点微妙的不愉,看她又吃了一只蟹黄,不出声拦了——让你闹肚子去。

    唐荼荼每天两斤蔬果两斤饭,去了工部忙起来了,手边零食更不断,她长了个钢铁胃,不知寒凉为何物。

    吃完螃蟹还喝了两杯菊花米酒,这酒没什么度数,晏少昰见过她拿清酒当水喝,一时想不出她那个时代的姑娘是什么样,民风剽悍?

    她真动起筷子来,晏少昰又觉得自己不该早早吃了饭,眼下只能干坐着。

    他不太自在地瞧了会儿菜单子,瞧了会儿文人墨客为菊花宴写的诗,挑出那一排诗里的三等作,一首一首挨着改了。又摩挲了半晌自己的玉佩,再没东西可瞧了。

    只能去瞅唐荼荼的吃相。

    灯下看人,不觉美,十四岁还小,撑死了算是憨态可掬。晏少昰揉揉颞颥穴,他许久不犯的头疼又有点来势,

    耳前那根筋噗噗跳了两下。

    十四……

    他分不清自己在想什么,目光聚焦在蟹肉碟里,神思不属的。

    唐荼荼:“殿下想吃就吃一个呗,晚上不会拉肚子的。”

    那点鬼使神差的念头全部归了位,晏少昰抵着牙根撑起个笑,夹了几根菊花瓣,嚼着“拉肚子”仨字,一块咽下去了。

    一边刻薄地想:十四……呵,猪脑子长到十八也没用。

    只要心态端平了,唐荼荼就没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了。

    她实在敬业,吃饱喝足不忘正事,扒着日理万机的二殿下讲放映机原理,非要他也把匠人的活计听懂似的,上了马车仍没停嘴。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遮蔽帧,总会在旋转十二圈后产生一个短促的黑影,这里一不小心还会卡带,但是调节轴长又来不及。”

    她大概是有点醉了,也不顾别人听不听得懂,自己搁那儿理思路。晏少昰没大听明白。

    街上行人愈少,马车辘辘地行,转过每一个街口、每一个铺家时,都有暖融光线射进车窗来,照得二殿下眉眼温和。

    他掂量着措辞,既不热络、也不冷淡地夸她:“已经不错了,你又不是专精这个的,头回做,哪能尽善尽美?”

    “但是导轴……”

    唐荼荼忽然停住话,猛地一扯他袖子,掀帘喊道:“师傅停车!掉头掉头,咱们回工部!”

    影卫:“回哪儿?”

    马车都快到安业坊了!

    “回工部!”唐荼荼神思被鬼叼走了似的,看赶车的影卫一动不动,而此处离工部衙门也不远,她扒着车壁就要跳下马车。

    “殿下回府去吧,我路边喊辆拉客车就行了。”

    被晏少昰抓回来:“工部都闭衙了,你做什么去?”

    “还没闭衙!侍郎大人说给皇上的节礼不能马虎,夜里留着人的。我想着办法了!”

    “不该用卷片的,供片盘应该是外置的,外置几个盘都行……”唐荼荼嘴里念念有词,一陷进去,她就意识不到我是谁、我在哪儿了、现在什么时辰了。

    晏少昰啼笑皆非,抬手示意影卫掉头回工部,指了个人去唐家递个话。

    唐家惴惴不安地用完晚饭,又等了一个时辰,亥时了,还不见闺女回来。

    唐老爷心里各种不好的念头乱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