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跳水,还是想要当冠军》 110-120(第3/14页)
的那么凶残吧。”赵渐鸿开个玩笑。
姜广听见“凶残”这个词,眼睛都瞪圆了,“他打球很凶残?”
于冈给了他一个无奈的眼神。
“放心,这又不是比赛,大不了我拿羽毛球拍儿和你们打。”
“羽毛球拍儿?”姜广立马质疑,“那你拍儿不是更大了,这我们不得输得更惨。”
“不会的。”
来到乒乓球台,这会儿还有人在训练,但余起林在这训练了也很长时间,对他们都熟得很,一通招呼后还给他们空了两张球台来。
“发球会吗?”余起林问姜广。
他摇摇脑袋,“不会你们比赛那样的,我到现在只知道乒乓球得弹一下才能打。”
“说的很对,这就是核心。不过你们初学者,发球就也不用考虑太多,什么长球短球上旋下旋的都不重要,就把球打出去就好了。”
姜广出乎意料的上手还挺快,虽然余起林肯定是收着劲儿打球,但每个球他都能接上。
“可以啊。”
“扣他一板。”赵渐鸿朝姜广说。
随后,便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大角度变线,乒乓球的旋转速度还不低。
“我的天,你这是真没学过?”余起林惊叹。
姜广摇摇脑袋,“要说的话,手机小游戏上玩过算过吗?都是这样变线的。”
“但你真变成功了。”
这几个球下来,姜广自己也有点不可思议,甚至还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一个被埋没的乒乓球高手。
刚有这样的想法。
那八百年未出现的懒惰系统像是怕自己的任务对象中途跑路,冷不丁地搭了句岔,“经过系统大数据模型分析,乒乓球并不是你能够走好的竞技道路。”
“或者说,你选择乒乓球后手腕患病的风险增加了100%。”
姜广无语……
心底里默默吐槽,“谁问你了?”
第113章 狗腿子
全运会结束后, 是一段对于运动员而言很长的假期。因为世界杯的备战周期还长,目前也没有其他重大的比赛,这个周期也绷紧了太长时间, 索性让大家好好玩一玩。
姜广他们仨其实也算不上回家啥也没干就去玩,而是一块插班上了个高三。
对他们来说, 大学肯定是保送能上的,但姜广自己还是不太希望自己与校园脱离太长时间。
虽然这个时候回去上课肯定也跟不上,但也是一段很有意义的经历。
学习的日子说苦但又过得快,眼看天气就渐渐转凉, 雪也在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日子里提前到了舟阳。
“我觉得自己真是找虐。”赵渐鸿打着哈欠,脖子往自己衣服里缩了缩,“能在家睡懒觉的日子不过, 和你来这学校里听完全不懂的三角函数。”
于冈垂着眉笑了笑, 一手把口袋里揣着还热乎的小笼包塞了一个在赵渐鸿嘴里,“昨天谁还说上学可比训练有意思的。”
“那不就是说,训练这大早上还不是得起来跑步, 我们现在条件好多了, 只用早读了。”
“你俩果然一伙的。”
学校一开始并不太想让他们几个出现, 毕竟是奥运冠军,一时间到高三去旁听, 未免会影响这个班上学生的学习状态。
但这个班的班主任是个教龄几十年的小老太, 看的明白, 直接拍板做了主。还直言不讳地说这校长真是拎不清, 高三的学生还是青春期的孩子,突然有几个奥运冠军这种榜样在, 怎么可能还不努力努力。
而且这是奥运冠军,能到这种高度的运动员, 也不可能是偷懒耍滑的性格,本就是高度自觉和努力的人。
只要立在那儿就是榜样了。
姜广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特别爱学习的人,但他清楚得很运动员在离开运动赛场后能选择的道路其实很狭窄。
这个时候可能本身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能不能在退役后过得好。
毕竟,如果他能把数学题都学明白了,那未来可能也不会有比数学还难的多的事儿。
“过两天又元旦了,这时间过得还真快啊。”刚进教室看到后背上方的倒计时,赵渐鸿随口一说。
姜广应了一声,“在家时间就是快,诶昨天语文那文言文做了吗?”
“啊,还有这事?”
“你没救了,记忆力这么差,孩子。”
赵渐鸿一把夺过对方的作业,拿着笔和鬼画弧一样抄作业。
“鸿哥,干嘛呢?”路过的同学见他低着头极其认真的看书,好奇地问了一句。
姜广乐呵的很,“奥运冠军抄作业呢。”
“哈哈哈哈,鸿哥,你可别给你们奥运圈子丢人了啊。”
赵渐鸿头也不抬,“相信我,就一次!”
“吁,谁信。”众人起哄。
还没哄个几分钟,紧接着全班早读的声音就突然大了起来。
班主任那个小老太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赵渐鸿后面,只可惜这人是一点也没注意到,还光顾着在文言文原文上随意画几笔,伪装成认真做题的痕迹。
紧接着头顶被不留情地拍了拍,他吃痛地抬起脑袋,本想张口的嘴又闭上了。
“你这小子,我的作业也敢敷衍了事了?抄作业就不说了,你看看你这个字,写成什么样子?就为难我这双老花眼是吧。”
赵渐鸿连忙摆手,“那可不敢,何姐。”
“姐都叫上了?辈分都乱了,上讲台去给我把这几句翻译抄黑板上,一笔一划的都写板正了,不然今天不写清楚了就一直写。”
姜广在旁边没忍住噗嗤笑了一声,赵渐鸿没辙只能幽怨地撇了一个眼神,口型在骂姜广说他不够哥们儿。
但这声笑也没让姜广落着点好,被何老太撵着上讲台一块板书去了。
人可以说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
因为当两个调性相同的朋友看到彼此的囧相时,会莫名其妙的开始笑。
两个人憋了好一会儿,没憋住,然后在讲台上笑成傻子,不过还好这会儿班主任不在。
“你笑什么?”赵渐鸿好不容易停下笑。
姜广反问,“那你笑什么?”
“看你这种乖乖好学生被骂,就挺想笑。”
“那我也一样。”姜广理所当然地回,紧接着停下用板擦擦去黑板上写歪的字儿,“那你可不够意思,那以后我被欺负了,你不是也得在边上捂着肚子笑一阵儿啊。”
赵渐鸿轻哼一声,“那说不准。”
赶在正式上课前,两人才把这一整篇文言文工工整整的板书在了黑板上。
何苹梅教了一辈子书,还是习惯了用黑板板书,这两年都在推多媒体教学。她也跟着被迫与时俱进,但用起来还是困难,所以为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