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梦华: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汴京梦华》 120-130(第14/17页)

提议,向离河增兵激怒顺国,导致离河失守,对张照已然失去信任,便听从了向从天的提议,仍然没召回秦扬,也不继续增兵,而是派了两名三品以上文官前去求和。

    洛蔚宁在早朝后便到军营处理军务,午后接到宫里的人来传话,召他戌时入宫密谈,同时参与密谈的还有圣人、张照、向从天、秦渡等好几名官阶极高的文臣武将。

    她怀揣着疑惑策马来到宣德楼外,彼时大内当班的官吏纷纷从里面出来,走在归家的路上。看到洛府的马车,她策马迎面走去。

    “巺子。”

    杨晞掀开车帘, “阿宁,你怎么来了?”

    这个时候的洛蔚宁不是应该在军营吗?

    宣德楼城墙上,红的、黄的、黑的几种旗帜迎风招展,每隔两丈便有一名身姿笔挺的禁军在城垛边上站岗。

    洛蔚宁和杨晞登上了宣德楼,走在城墙中央。

    “官家今夜召你密谈?”杨晞疑惑道。

    声音不高不低,由于城楼宽阔,传不到城墙边上的士兵耳里。

    洛蔚宁道:“据说被召入宫的都是重臣和皇亲,我也想不透官家为何连我这小小的武将也召进去了,总不会是命我出征吧?”

    今日早朝已决定不增兵,即使出征,也无需密谈。

    杨晞思索着道:“既然圣人也在密谈之列,那此事必然既是国事,又是皇室家事。如果没猜错的话,我父亲的目的就快要达到了。”

    随后她便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洛蔚宁,洛蔚宁简直难以置信,如此重要的事,为什么偏偏叫她参与其中?

    杨晞又道:“阿宁,事关重大,一切还没有定数,密谈的时候你只管听,切勿轻易说话。”

    “好。可是……若实在迫不得已要说呢?”

    “君王最忌讳结党,所以你不要着急着站队,这件事不会那么容易确定下来的。”

    洛蔚宁望着杨晞坚定的目光,紧张的心绪不由放松了几分。

    ……

    夜幕降临,皇宫的廊道上宫灯明亮,偶有几名宫人沿着长廊经过,但也异常的安静。

    垂拱殿里,圣人鲜少地来到前殿,与皇帝并坐在一起。洛蔚宁环视站在帝后前面的官员,有张照、向从天、吴焕、禁军殿前司指挥使朱子成、副指挥使秦渡及两名皇室亲王,都是高阶文武官员,唯有自己的在场显得莫名其妙。

    其他官员时不时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洛蔚宁站在后面,有些局束不安,别说他们,连她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召她参与密谈?

    不多久,殿内肃静下来,赵建叹息着咳了咳,在烛光映照下,所有人都看出他两鬓又花白了不少,两三个月来仿佛苍老了十年。

    赵建道:“三十年前,司天监就有预言,大周将有大劫。故而朕登基以来,日日祈祷,不敢懈怠,只望上苍垂怜,为朕扭转国运。可如今顺国入侵,已过离河,这段日子朕日日难食,夜夜难寝,最希望是听到北境传来胜仗的消息。可偏偏将无能,兵孱弱,连顺国区区几万士兵也抵挡不住,诸位爱卿见到了吗,大周江山已是岌岌可危了?”

    赵建越说越激动,情不自禁地滑下了两行泪水,一手扶着额头,另一手拿起黄巾帕擦拭泪水,旁边的皇后同样心酸地抹着泪。

    顿时,群臣惶恐不安,立即跪下来请罪,张照和两名亲王更是跟着皇帝哭了起来。

    赵建继续道:“大周国难当头,朕担心事态加剧,故而今夜召诸位爱卿来,相信你们都料到所谈何事了?”

    在场有圣人、亲王,唯独不见诸位皇子,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又不敢在这时候展示聪明,不约而同地沉默着。

    片刻后,赵建又道:“自先太子离世,至今已六年有余,国本未定,边境却骚乱了起来,于大周来说并非好事。朕这几日与圣人商量过了,皆以为是时候立储了。”

    听罢,洛蔚宁心房一颤,果然杨晞猜测得没错,今夜密谈谈的正是储君之位。她的心愈发惶恐,这么重要的事,她一介普通武将,凭什么参与商讨?

    在群臣窃窃讨论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掀起眼皮看向赵建,没想到刚好撞正赵建的目光,她竟然鬼使神差地对视了起来。

    面对洛蔚宁好奇而无畏的眼神,赵建竟不觉得被臣子犯上,反而有些欣慰。这大概就是洛蔚宁的过人之处。若畏畏缩缩的,日后又如何保存赵氏江山?

    他理解洛蔚宁眼里的疑惑,洛蔚宁人微言轻,在立储的事上无说话之地,但因为那句讖语,赵建特意召她在场旁听,好让她理清朝中重臣的心思,看着朝廷大事的来龙去脉,方能应对和解决日后的厄运。

    他对洛蔚宁点了下头,洛蔚宁顿时反应过来,立即垂下脸。

    接着,赵建又对群臣道:“朕共有七子,先太子和五郎英年早逝,剩余除了魏王、秦王,不是无能便是年幼,当立者只有二王。诸位都是朝中栋梁,你们觉得这储君之位谁来坐合适?”

    群臣一直都清楚赵建只有心传位于魏王和秦王,故而多年来朝廷呈两派对峙,各自皆有拥戴的皇子。如今赵建提出立储,他们恨不能立即站队。

    结党营私素来是君王大忌,虽说君臣心知肚明,但在立储这样的重要事情上,君心未定,过快站队便会惹来猜忌,甚至招来祸患。

    于是众人只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如论述储君需要具备的才干、论述魏王和秦王的才能,就是不敢请立哪位皇子。

    赵建轻轻地一拳垂在案上,失望地从鼻中哼出一声,圣人看了一眼,也不由得无奈地摇了摇头。想到这帮重臣,平日明争暗斗,如今大周危在旦夕,亟需决定储君,而他们却还在惺惺作态。

    “洛卿!”

    赵建拔高的声音令殿内安静了下来,洛蔚宁心里咯噔跳了一下,拱手道:“臣在。”

    “你来说说,朕该立谁作储君?”

    虽然她低垂着脸,但已经能猜到官家圣人以及几名朝中重臣都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心想,难道自己真的能左右储君的人选?心情愈发紧张,拱着的手心也微微沁出了汗水。

    向从天和张照等人紧紧盯着洛蔚宁,眼中充满嫉恨。

    立储君必然会坏了向从天的大事,这是他不愿意看到发生的。他以为赵建会因为讖语而让洛蔚宁决定储君人选,而洛蔚宁必然会选魏王。他都想好了,只要洛蔚宁站队,他首先便站出来对她发起攻讦,指责她轻视国本,妄下定论。

    洛蔚宁环视众人,除了秦渡和两名亲王,几乎都是虎视眈眈的眼神,尤其向从天,目光中散发的野心仿佛在撕咬着她,令她不寒而栗。

    这时候她忽然放松,在心底冷笑了一下。她恐怕不会让这些等着攻击她的人如愿以偿了。进宫前杨晞就料到了今夜谈的是国本之事,她所面临的抉择杨晞都考虑周全并指点了说辞。

    “官家,臣以为,既然如今与顺国的战事关乎大周安危,那储君必须有让大周化危为安之能力。不如择日来一场朝堂对答,考验二王如何应对顺国!”

    洛蔚宁的声音铿锵有力,将所有企图攻讦她的野心全都击碎,并让赵建稍微感到了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