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汴京梦华》 120-130(第8/17页)
短几年的幸福,这辈子也值得了。
她又牵紧了杨晞的手,和她笑着对视了一眼,又看向至清真人,“真人请放心吧,无论以后的日子有多艰难,多危险,只要有巺子陪着,我便心满意足了。能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就算用一辈子去换,阿宁也觉得是值得的。”
……
洛蔚宁和杨晞成亲十日后,休沐的日子便结束了。如今洛蔚宁是官居五品的神卫军都指挥使,每日都要入大内参加早朝。
两人同乘在将军府的马车,杨晞着青色公服,洛蔚宁穿朱色,皆束起头发,长翅帽搁在腿上。谈笑间,马车很快穿过宣德门,在宫城门前停了下来。
洛蔚宁率先跳下马车,然后扶着杨晞下来,两人戴上长翅帽,互相为对方正了正帽子,正要往里走,就见到向从天也刚下了马车,在她们几步外投来不悦的目光。
杨晞久违地见到向从天穿上紫色曲领公服,心里略过一阵感慨,他父亲苦心孤诣多年,终于回到这一步了,他能光明正大地参与朝政,日后就少有用得着她的地方。她非但不感到失落,还像卸下重担一般,整颗心都放松了。
这一刻她终于完全确认,所谓为母复仇,原来不过是父亲强加在她身上的束缚。
两人朝向从天走近,先后恭谨道:“父亲。”“向王爷。”
向从天冷冷瞥了她们一眼,然后甩袖而去。
两人见惯了他这副样子,只是无奈地笑了笑,就继续往宫里走去了。
“赤山路的赎买,和顺国已经商谈了三年,本来谈好每年一百万岁币,今年顺国却突然改口加了二十万,诸位爱卿以为这买卖是否该谈下去?”
垂拱殿内,赵建坐在龙椅上,而殿下两边各站了两排官员,都是五品以上官员,一边以张照为首,另一边以向从天为首。
君臣上下正在商谈和顺国的买卖事宜,人人都一副气愤又无奈的样子。
听了赵建的问话,张照首先道:“官家,依臣看,顺国实属趁着我朝刚经历民变,以为无力再战,遂狮子大开口。顺国立国不久,正是需要财富与资源的时候,他们正是想从大周手里得到物力。北人蛮横,若是我朝拒绝岁币,他们可能会使武力手段夺取;可若答应,这一年又一年的高额岁币,必然会造成我朝不堪重负,待顺国稳定强大以后,恐怕也会南侵。顺国此时已经蠢蠢欲动,官家需尽快筹建雷霆军,加紧守卫北境。”
洛蔚宁是早朝上官品最小的官员之一,站在向从天那一侧几乎最远离轴心的位置。默默听着赵建和张照讨论北境的情况,看着赵建扶着额头,频频蹙眉,他也如其他朝臣一般忧虑了起来。
慕容氏平定北方部落后,建立了顺国,本来大周欲趁着北方混乱,出兵夺回原属于南朝的赤山路,却因王敦之子用兵不善丢掉了。赤山路地势高俊,且位于南朝的关隘之内,落在顺国手中必然是个隐患,大周立国多年一直想收复此地,如今也和顺国商谈赎买三年有余,但由于要价太高,大周一直在赎买与出兵中犹豫。而筹建雷霆军正是在这期间,张照和高太师两党一致认可的决定。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立国多年,过惯了太平日子,军队就会变得安逸无能。赵建君臣也深知以禁军如今的战斗力,难以抵挡强悍的顺国骑兵,故而打算筹建十万员的雷霆军,一半从禁军中抽调,另一半从边境招募身强体壮的北方人。
后来两淮发生青军叛乱,朝廷不堪再战,欲答应以每年百万岁币赎买赤山路。但顺国却突然又要求每年增加二十万,这番出尔反尔令大周君臣怒不可遏。
只听见张照又道:“顺国定是以为我朝刚经历了青匪叛乱,无力再战,故而再次加价。若答应了只会拖垮大周国力,绝不能继续软弱吞声呀!”
在大周与顺国的关系中,无论高太师还是张照,一致是主战派。
“雷霆军必然要组建,可由谁担任主帅?”赵建又问。
群臣窃窃私语地谈论了好一会,最后依然是张照率先开口,他推举了三司中的侍卫马军司都指挥使。赵建却嫌弃此人已年及耄耋,没有战场实战经验,能力有余,且心眼较多。一支十万人的强悍军队由他在外统领,赵建心里无法踏实。
接着其他官员又推荐了几个武将,赵建皆认为没经历过沙场,难以担当大任。
枢密使吴焕和向从天对视了一眼,随后揖道:“若是用经历过沙场的将领,臣以为应在此前出征平叛的靖乱军中挑选。”
张照听罢,瞪着吴焕,眼神充满了愤怒和难以置信。此人明明与自己结党,为何突然公开叫板,难道一直以来他都是假意附和?从前吴焕人微言轻,受高党排斥,需要依附他,现在身居枢密使之位,便有了与他抗衡的底气。如此一想,张照气得一口气堵在胸口,懊悔自己识人不清。
坐在殿上的赵建难得听到一句符合心意的提议,平静地捋了捋胡子。
洛蔚宁环视在场的文臣武将,参与过平定青军之乱的将领,能站在早朝上的寥寥无几。若说秦王、魏王,皇子的身份领兵在外,自大周江山稳定以后就从没有过;而自己还年纪轻轻,更是不可能。
就在她思索着何人能当此任的时候,只听见吴焕又道:“臣有一人举荐,可此人太过年轻,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建以及众臣都把目光投向了洛蔚宁,以为吴焕举荐的人是她。洛蔚宁深知枢密使和向王爷结党,不可能举荐她,故而内心波澜不惊。
果然,吴焕以在两淮平乱中立下重要军功,却在论功行赏中被忽视为由,举荐了秦扬出任雷霆军主帅。
顿时众人议论纷纷,难以置信,毕竟秦扬从战场负伤而回的狼狈样大家都有目共睹。
秦渡也站不住脚,赶忙道:“臣乃秦扬的父亲,最是了解他。臣以为秦扬年轻气盛,难当大任,请官家另择他人!”
嘴上虽以秦扬年轻为由推搪,但实际上秦渡是觉得秦扬心术不正,先是和他反目依附高党,如今又依附向王爷,这样摇摆不定的人难以驾驭,即使能力再强也不能放任在外。
这时候,向从天终于忍不住开口道:“臣听闻秦扬在平定青匪叛乱中既有勇武,又有谋略,决策果敢、有御人之能。虽然是年轻了点,但只要再安排几员老将文臣在身边监督辅佐即可。”
赵建见向从天都开口为秦扬说话,不由得认真考虑了起来。心想,正是因为秦扬年轻,或许比老将更容易驾驭。
张照不服地争辩道:“官家,此人不能用。臣听闻他在军中素来好高骛远,无容人之心,让他担任主帅怕会误了大事!”
“张相与秦帅之子素不相识,为何信口开河?朝廷和顺国关系日渐恶劣,正是用人之际,张相这么说,本王真怕朝廷错失了一员良将呀!”
向从天语气平静,听似客观公正,但张照却品出了言辞中与他针锋相对的气味,气得立即反驳,“向王爷此言何意,难道以为老臣要害了朝廷?”
“本王可没有这个意思。”
“你……”
眼见二人就要吵起来,赵建一个头两个大,然后不耐烦地宣布了退朝。
第127章 风云变前夕
◎以后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