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梦华: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汴京梦华》 130-140(第13/15页)

挂着笑容,谦虚道:“公主言重了,该是我对公主道谢才是。那晚若不是公主信任我,愿为我作担保,我未必能得到圣人的信任。”

    赵淑瑞平静道:“我们认识那么久,你的为人我很清楚,秦王兄背后有张照与高纵两大佞臣,我怎么会选择相信他而不相信你?”

    当晚秦王先抢夺了皇宫,污蔑魏王谋逆,随后她领大军杀进宫中,又言秦王谋逆。二王互相指责,却不见皇帝的身影,即便她有圣旨和虎符在手,也可以被视作胁迫皇帝得来的,难以取信于圣人。若当时圣人相信了秦王,使得拥护秦王的军队士气大振,他们便能抵抗得更久,一旦战事持久,秦王党人说服了更多禁军将领支援,她未必能赢。

    权力斗争素来成王败寇,不问是非曲直。若那晚秦王取胜,即使皇帝完好无损地待在行宫,现在恐怕也变成太上皇了。而他们这些魏王党,不仅身首异处,还必然成为日后史家记载的谋逆之徒!

    这一切之所以没发生,多得了当时赵淑瑞无条件地相信洛蔚宁,引导圣人一起站在了她这边。

    第二日,洛蔚宁率领部将和一众在京官员在汴京南门迎接赵建回宫。此时道路上所有打斗厮杀过的痕迹荡然无存,皇帝出行的仪仗队敲锣打鼓,乐声宣天,夹道围观的老百姓喜气洋洋,全然忘了踩在脚下的地上曾伏尸无数,血流成河。

    仪仗队短暂地停驻,百官参拜后,洛蔚宁领着仪仗队直抵皇宫。赵建因秦王谋逆之事苦恼不堪,再加上乘车行了大半日,劳累地摆驾回福宁宫,传了向从天、秦渡、洛蔚宁、吴焕及两名亲王到宫里议事。

    赵建听了洛蔚宁汇报的死伤人数,看着手上与张照、高纵同谋的官员,鼻腔重重地哼了一声,接着啪的一声,把奏本扔在书案上。

    “张照与高纵势力如此庞大,这么多将领与他们合谋,朕这个天子做得可真够糊涂啊!”

    眼看龙颜大怒,天子自暴自弃。在场众人均惶恐地道:“官家息怒。”

    向从天道:“有臣等在,绝对不会让佞臣祸乱朝纲。”

    赵建看着向从天,目光多了几分感激,心里顿觉欣慰。想起当年自己不慎害死章嫣,为了掩盖真相而罢免了向从天的官职,不由得有些愧疚。自己那样对眼前的竹马故友,如今遇上谋反,还是他挺身而出保护了他的帝位。

    “这次真的多亏汉东郡王的一双慧眼,若非你提前识破秦王和张照的谋反之心,大周朝廷早已落入佞臣之手,江山岌岌可危了!”赵建由衷地道。

    “官家过奖了。”向从天低垂眼睛,看似谦虚,眼中却闪过一抹寒光。

    随后,赵建把目光投向洛蔚宁,这个以男子身份立于朝堂的年轻女将领,心里更是对那句讖语深信不疑。大周自立国以来除了边关少有的冲突,已享百年太平。这几年朝里朝外动荡不安,从青军叛乱到秦王谋逆,偏偏无一不是靠洛蔚宁平定的。

    赵建想到这些,看洛蔚宁的眼神变得慈爱和欣赏。

    “还有洛卿,经得起诱惑和胁迫,领兵勇猛果敢,使大周免于一场劫难,回头朕重重有赏!”

    洛蔚宁拱手,有力地道:“谢官家!”

    “至于参与谋逆的一干人等……”赵建叹了口气,继续道,“秦王暂时幽禁府中,其余人统统按律处置!”

    按照大周律例,犯谋反罪一律判处弃市,并株连九族。也就是张照、高纵等直接参与的人统统弃市。还有那些被张照蛊惑,一起跪在仁明宫前请立秦王为帝的一众官员,贬谪的贬谪、罢官的罢官,无一幸免。

    讨论了罪臣的处置办法后,殿内一时安静下来,能听见宫外鸟儿划过上空发出的尖锐的鸣叫声。

    如今秦王谋逆刚刚平定,朝纲动荡,亟需确立储君,以免再有张、高余党翻起风浪。所有人都知道今日赵建召他们来福宁殿,最重要是确立储君之事。

    几个老臣子和两名亲王面面相觑,都在等一个开口的人。最后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向从天。向从天踌躇着,迟迟没有举动,引得了秦渡和洛蔚宁的疑惑。

    向从天筹谋多年,为的不就是扶持明君上台吗?如今正是请立魏王的大好时机,为什么他还犹豫不前。

    最后秦渡忍不住发出一声润喉声,向从天从犹豫中回过神来。他内心是极度不希望册立储君的,一旦册立了就成为他成就大业的一道重重的阻碍。但面对秦渡、洛蔚宁等人的期待甚至质疑的眼神,他不得不作出妥协。

    如今他没有理由再拖延立储,一旦拖延则会暴露自己的野心。秦渡和洛蔚宁都手握兵权,显然不适合在这时候与他们闹掰。

    带着极度的不情愿,向从天终于还是跪了下来,拱着双手认真道:“官家,如今朝中人心浮动,臣请立魏王殿下为太子,以定朝纲!”

    其他人见状,纷纷跪了下来,拱着手掷地有声地道:“臣等请立魏王殿下为太子,以定朝纲!”

    声音整齐,在宽广的大殿内显得尤其洪亮。

    第140章  虚与委蛇

    ◎洛蔚宁乃保存赵氏皇室的紫微星◎

    福宁宫请命后,魏王的太子之位已成定局。

    洛蔚宁从大内出来的时候正好日薄西山,独自策马走在夕阳映照下金色的石板路上。

    黄昏时候,老百姓都归家去了,夜市还没开始,路上行人稀疏,两边的小贩和商铺也短暂地冷清下来。

    在这难得的安静里,洛蔚宁的心情甚为舒畅,毕竟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得到了她和杨晞想要的结果。她们终于再也没有负担,可以放心地辞官归隐了。

    想到杨晞还在服用汤药,途经望春门外特意下马买了两块红枣香米糕。

    回到洛府后院,碰巧看到洛宝宝捧着托盘,上面盛着一碗黑漆漆的汤药,正往她和杨晞的院子走去。

    “宝宝!”

    她从后面走到洛宝宝身边。

    “阿宁你回来啦,我正要给嫂嫂送药,喝完了好吃饭。”

    “让我来吧!”洛蔚宁自然而然地接过托盘,又问,“你嫂嫂今日身体怎样,有没有好好歇息?”

    洛宝宝顿时抿着了嘴,黑亮的眼珠子心虚地转了转,“我都伺候她按时吃药了,不过……”

    “不过什么?”

    洛宝宝看着洛蔚宁紧张的眼神,也不忍心隐瞒,若是杨晞因此身体出了什么大碍,也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遂道:“不过就是带着我去了一趟为善堂,将近酉时方回!”

    洛蔚宁闻言,心一下子就揪紧了。为了让杨晞好好养病,她软磨硬泡才说服杨晞向宫里告假,以为她能安分在府中休息,没想到趁她不在家,还是偷溜去为善堂了。

    她走进寝房的时候,见杨晞穿着一袭淡蓝色的居家长袍,坐在窗边看书,娴静悠然的模样。她心里暗笑道,衣服还换得挺快的。

    她并不打算揭穿,敲了敲门,笑着走到她身边坐下。

    “巺子,在看什么呢?”

    杨晞听闻敲门声后转头看到了她,唇畔也扬起了灿烂的弧度,顺手搁下书,“阿宁,你回来了。”

    “今天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