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梦华: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汴京梦华》 160-170(第9/15页)



    这时候,向从天装作语重心长道:“巺子,公堂并非儿戏,别闹了。”

    “父亲,我没有闹!”杨晞立即反驳,看着向从天的眼神甚至带着愠怒。

    秦扬终于忍不住开口,“表妹,若这些信件出现在别人手中,自然不可信。但偏偏提供证据的是李超广,他曾经和洛蔚宁出生入死,是洛蔚宁身边最亲近的副将,也是洛蔚宁情同手足的兄弟。除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有何理由背叛洛蔚宁?还有……”

    谈到此处,秦扬还装模作样地哽咽了一下,“我与钟知府守晋城三月不破,偏偏洛蔚宁来了以后,不到半月就被顺军攻陷了。”

    杨晞听罢,渐渐将目光转回李超广身上。对方依然僵立,面无表情地对着公堂之上。

    “阿广,你看着我。”

    她轻声命令,李超广不为所动,又加重了语气,“你敢不敢转过头看着我,亲口告诉我阿宁她真的勾结顺国了?”

    李超广仍然一动不动,霎时间,委屈、担忧、绝望和愤怒都交织在杨晞心头上,她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如决堤一般流了出来,拽着李超广的双臂,用力扳他的身体面向自己。

    “你告诉我呀,阿宁她现在在哪里,她究竟是生还是死?”

    “那么多人出征,为什么只有你回来了,你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你是不是受人胁迫了?”

    “阿宁把你视为兄弟,你怎么可以污蔑她叛国。李超广,你的忠义你的良心去哪了?”

    杨晞像是疯了一样,狠狠地抓着李超广双臂,发出一连串质问。公堂上所有人无不心疼,很快樱雪就上前拉回了杨晞,心疼地把她圈在怀中。

    只见李超广缓缓转过身,抬起眼睑看着杨晞,容色依旧的冷酷无情。

    “洛夫人,哦,不是,现在该叫回你杨医官了。”

    杨晞不解。

    李超广继续道:“你想知道的我都告诉你。洛蔚宁她的确叛国了,离开晋城后就被秦帅绞杀而死。而我那可怜的弟弟还有柳军师受她蒙蔽,都在绞杀中死于非命。我从她营帐里拿到这些文书送去给秦帅,所以才免了一死。还有,你不是想要她的字迹吗?我这儿还有一封信,是她为了取信于顺国特地写给你的。”

    杨晞怔住了。

    李超广从衣襟里取出一封信递给杨晞,她迫不及待接过拆封,紧张得手也颤抖了。然而展信一看,信中内容令她眼前一黑。

    “吾洛蔚宁,周国侍卫步军司副都指挥使,因周国朋党相斗,赏罚不明,无故为朝廷褫夺兵权,遂决意明珠暗投。然妻杨氏出身周国外戚望族,其父乃汉东郡王,为避嫌疑,情愿立此休书,任其改嫁,永无争执,立此文约为照。”

    李超广看着大理寺卿道:“这是洛蔚宁为了取信顺国,给她的妻子写的休书,同样是从她帐里找到的。想来此书有两份,一份送到了顺国军营表忠心,另一份则留给妻子。”

    接下来,公堂上的话音杨晞再也听不进去,所有注意力都落在了休书上。她慢慢抬起食指指尖,细细地触摸过每一个字,那是洛蔚宁在世间上最后的痕迹呀,她眷恋而悲痛,可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一封休书?

    眼泪扑簌地掉落在纸上,晕开了文字上的墨迹。

    她痛得心如刀绞,浑身发颤。没想到她日盼夜盼,连做梦都盼着回来的洛蔚宁竟成了叛国贼被杀,她死之前,竟还给了她一纸休书!

    难受的感觉让她呼吸不上,气息积聚在胸中,耳边如有蜂鸣,杨晞眼前一黑,骤然间就晕过去了!

    第166章  矢志不渝

    ◎天下人都认为她是叛国贼,我也不相信!◎

    “玉在人在,玉在人在……”

    昏迷中的杨晞,耳际循环不断地回响着洛蔚宁的声音,她温柔地说着“玉在人在”,仿佛附在她耳边,还能感觉到对方吐出的热气。

    “阿宁……阿宁……”

    杨晞喃喃自语,睫毛颤了颤,不消一会迷糊地睁开了双眼。

    周围传来许多熟悉的关切声,最先看到的是杨敏俯视下来的脸。

    她温柔道:“巺子,你总算醒了。”

    “这是哪儿?”杨晞的声音有些沙哑。

    杨敏道:“这里还是大理寺,你在公堂上晕倒了,我们就把你送到这里,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

    杨晞听后再也没问什么,撑着床要坐起来,杨敏和杨仲清赶紧扶了一把。

    “夫人,小姐先喝口水吧?”

    樱雪端着一杯茶到杨晞身边,由于习惯喊了一声夫人,但很快想起那封休书以及在场的向从天,吓得立即改了口。

    杨晞完全没心思去管自个是否口渴,左右环顾,紧张道:“休书呢,那封休书呢?”

    众人先是面面相觑,然后看了看向从天。

    只见向从天端坐在离床半丈远的交椅上,严肃地板着脸。

    他道:“既然看过了,又何必再看,难不成还要把伤口再撕开一次?”

    “我不信是阿宁写的,我要再看一遍!”

    杨晞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又涌上了泪水,湿漉漉的,眼神却倔强得很。她直盯着向从天,让对方既心疼又没辙,于是从阔袖里掏出信封。

    樱雪立即上前拿给杨晞。

    杨晞展信,犹如第一次看时那样,仔细地逐字逐句地看,上面是洛蔚宁的笔迹没错,但笔迹也不是不能模仿。

    她从腰间掏出玉璜,大拇指轻轻地按在玉面上雕刻着的那个宁字。想到方才在梦中,洛蔚宁不断地重复她出征前对她说的那句“玉在人在”,仿佛在告诉她答案。

    众人看着她那副难以接受的样子,心疼着,又沉默着。

    “李超广呢?”杨晞突然问。

    秦扬道:“案件审理结束后他就走了。”

    “走了……审理结束了?那结果……”

    “洛蔚宁叛国证据确凿,已下了定罪书。”秦扬道。

    杨晞听罢,悲痛又无力,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我不相信,阿宁没有叛国,更不会给我写休书!既已负心,为何她不将这玉还给我?”

    看着杨晞紧紧攥在手里的玉璜,众人也都明白她的心情。他们知道杨晞之母生前有一块名贵珍稀的玉环,后来一分为二,打造成两块玉璜,用作将来杨晞出嫁时赠与夫婿。若洛蔚宁写了休书,于情于理都应归还玉璜。如今另一块玉璜不知所踪,难免杨晞会抱有执念。

    秦扬心里不甘,忍不住道:“表妹,洛蔚宁对你无情,你为何还要捍卫她?难道我们这么多人都不值得你相信吗?”

    杨晞含泪的眼睛变得更加倔强,道:“我只相信我看到的。生,我要见人;死,起码得让我见到那块玉!不是她亲口对我说的,即便天下人都认为她是叛国贼,我也不会相信!”

    众人见她固执如此,便放弃了说服。毕竟此案大理寺已审理完成,洛蔚宁被定了罪,并非她不相信就能改变的。而杨晞也隐约察觉到一场风暴即将侵蚀汴京,大变在即,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