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卷王的六零年代》 40-50(第16/22页)
自信的说:“我可是古诗小达人!”她想了几秒钟,两只小手扶着头上的荷叶帽子,声音清脆:“朱雀桥边……乌衣巷口夕阳斜!”
许明月也趁着她兴致正高的时候,又想了几首关于夕阳的诗句,一路回去,她念一句,小阿锦跟着附和一句,读着读着,就成了她念上半句,小阿锦念下半句,不知不觉,整首诗她就都背了下来。
大队长赶着回大食堂吃饭,可不等她们,他也对她们口中的古诗不感兴趣。
路上许明月和小阿锦看到水沟边长的红彤彤的枸杞子,还用小阿锦的浴袍,摘一兜新鲜的枸杞子回去,两个人就一边摘一边吃。
许明月是自己吃过了这种天然的野生枸杞后,才知道,这时代的新鲜野生枸杞味道和前世在网上买的人工种植的新鲜枸杞味道还是有些不同的。
人工买的口感偏甜,有些像不那么甜的小番茄的口感,但野生的却是有些苦的,苦而回甘。
刚开始小阿锦也不愿意吃微苦口感的枸杞,说不好吃,可见妈妈吃的开心,她也跟着开心的吃了起来。
见到走路最慢的‘大胡子叔叔’也慢悠悠的从她们身旁路过,小阿锦还喊技术员:“大胡子叔叔,你要吗?”她张开掌心中一颗颗红彤彤的小果子。
孟福生停了下来,看着她,被胡子挡住的唇畔缓缓露出一抹笑来,蹲下身向小阿锦伸出了手。
小阿锦立刻抓了一大把给他,由于没有控制好力道,还抓烂了几颗皮薄多汁的红枸杞。
“谢谢。”他眼里含着笑意说。
小阿锦也骄傲地说:“不客气!”
他们都是往村中心的大食堂去的,许明月母女是往荒山去,比村里人的路程都要近。
前段时间大河沟通水,许多大鱼流入大河沟中,虽被村民们抓走了一部分,可大队长多精的人,他直接弄了个方形大竹筐,卡在了竹子河涌向大河沟的口子那里,除了一些小鱼从竹筐的缝隙里漏到大河沟里,剩下的一臂多长,甚至大腿长的大鱼,全都落入了许家村大食堂。
这条河沟明明是整个临河大队一起挖的,结果抓到的鱼,只分给了江家村几条鱼,护食的许大队长非说那是他们许家村的鱼,就是不给江家村。
这段时间双抢,还要挖河沟、挑堤坝,大队长怕村里人活太重,吃不消,就把大河沟里抓的鱼片成鱼片,给村里人煮粥吃,虽没有什么油水,却也沾了荤腥,村里人都抢着去大食堂,都想多捞一点鱼片吃。
小阿锦原来对鱼过敏非常严重,属于碰到一丁点鱼汤,都会立即全身起疹子那种,幼儿园、小学、去小朋友家玩,都中过招,次数搞的多了,她就对鱼特别排斥,哪怕许明月不确定她现在的身体还会不会过敏了,她也依然不敢轻易的让小阿锦尝试。
主要也是大食堂的鱼片粥太腥了,小阿锦闻到就干呕,根本没法吃,许明月也不敢劝她吃,怕过敏严重的话引起窒息,这段时间她都不敢带她去大食堂,怕她碰到点鱼汤,就又浑身起疹子。
就回到荒山,单独给她做。
许明月不去大食堂,就让许凤莲给她带。
赵红莲嫁到许家村后,就被大队长媳妇安排到大食堂干活了,现在大队长媳妇是大食堂管事,赵红莲是大食堂厨娘,许凤莲想帮许明月带饭可太容易了。
村里很多人见许明月不来大食堂吃饭,也不奇怪,都以为她是不想老是出现在人前,觉得许明月很‘懂事’,她一个离婚女人,老是出现在村子里,总归是会影响村里未婚姑娘们的,她的低调反而让大家对许明月更加高看。
赵红莲也随着跟着她姑姑进了大食堂当厨娘,也迅速的融入了村子和许家。
赵红莲当了厨娘后,对许家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她给许家人打饭时,哪怕同样是满满一碗粥,许家几兄妹碗里的鱼片就是能多一些,把许凤莲、许凤发激动的满口嫂子,亲热的不得了,也让赵红莲也高兴的喜笑颜开,迅速的融入进了许家。
许明月和小阿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蚊香点上。
这蚊香还是她自己做的,用艾草和满地都是的辣蓼草。
原本她还觉得她的帐篷没啥用,可到了夏天,她的帐篷真是救了大命了。
要说她们住在荒山,有千般好,只有一点不好,蚊子实在太多了!
荒山后面是溪流,前面是田沟,靠马路方向是大水沟!
三面都是水!全是蚊子聚集地!
夏天蚊子多到简直能把人抬起来!
偏偏小阿锦又是极招蚊子的类型,一不留神,胳膊上,腿上,就都是大蚊子包,还是那种特别毒的花蚊子。
今年一直不下雨,荒山又闷热,晚上睡觉要是不开窗,简直能热死,开窗了蚊子又多到能把人抬走。
关着房门点蚊香睡就更不行,蚊香里面的辣蓼草的味道又辣又呛,呛的小阿锦直流眼泪不说,还咳嗽。
小阿锦又是不能热的体质,一热就浑身长湿疹,没空调、没电扇,晚上关门睡觉,热的她整晚上都睡不好,满炕爬的打滚,想找块凉快地,她行李箱中有那种手拿的充电小电扇,充满电大概能吹两个小时,但是风很小,她就对着小阿锦的脸吹,还是不行,头上全是汗。
许明月半个晚上都在手动给她扇风。
每当这个时候,她都内心感慨,她对小阿锦可真是真爱啊,她这辈子都没为别人这样打扇过,她对自己爸妈都没有这样过。
她自己都热的不行呢!
小阿锦真是把许明月折腾的没办法,就把帐篷上面的纱窗都拆下来,将家里所有窗户都钉上纱窗,又在两个房门和大门上,都缝了两个纱窗门,白天院子里的各个角落,都点上蚊香,尤其是厕所那块地方,这才让小阿锦稍微好点,没再被蚊子咬的满身包,哭着喊痒。
许明月做了蚊香后,还给许凤台那边送了很多去,包括大队长家和许凤翔、许凤起家。
大队长没想到许明月居然还会做蚊香,得了许明月做的蚊香后,就对她更好了。
蚊香的材料在农村遍地都是,在供销社也不值什么钱,问题就在于,他们想买蚊香没有票,自己也不会做。
村里人得知许明月会做蚊香后,很多人想过来跟许明月讨要蚊香,她们也不白讨要,会带一些河里摘的菱角、莲蓬过来给小阿锦当零食,不值什么钱,就是个心意。
许明月也不拒绝,只要是来开口的,语气不那么理所当然的,她也都会给一些。
原本这事只在许家村三房传开,可不知道怎么,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许明月会做蚊香,从她那里能换到蚊香,就都来找她换。
蚊子困扰的不只是许明月一家,那是整个临河大队都深受困扰,大队书记和大队长这些能拿工资的人还好些,毕竟有票,能去供销社买一些东西,平时村里人面对蚊子,真的就靠拍!
晚上热的受不了怎么办?就搬着凉床,来屋子外面睡,第二天起来,就全身包!
许明月本来做的蚊香数量,就只够她和许凤台家加上大队长家,能用一个夏天的,虽然多做了些,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讨要,跟大家说蚊香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