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75章 正文完结(第2/4页)
孟添视线不由下移向她平坦的肚子,她今天穿的是一字肩的裙子,掐着一截细腰,很难想象里面孕育着一条小生命。
“有不舒服吗?”
手不自觉覆上去,才吃过晚饭没多久,这里却依然平坦,但就是感觉不一样了,触碰变得小心翼翼,只这么摸着感觉还不够,他又半蹲去地上,头贴向她肚子去听了听,想听听看里面有什么动静。
顾若有些讶然他的反应,不过她没拦着他,由他靠在她肚子上,眼眸微低看着他笑。
“没有不舒服,现在没什么感觉。”
“你听出什么来了吗?”
“嗯,好像有点声音。”
一个月,宝宝在肚子里还只是个小蝌蚪,当然什么都听不到,但不妨碍马上要升级当爸的人想象,他之前也没趴顾若肚子上听过,那点肚子的自然声音也被他归为特别,他又认真听了听。
“确实”“嘭!”
孟添正要说什么,却听院子里忽然响起一声巨大的关门声。
是隔壁的燕子和刚子,夫妻两应该是又为什么闹了不快,燕子闹脾气,出去上班带门的时候没注意收力。
这事发生了不止一次了,偶尔半夜都时不时来一次,原来他们都没怎么在意,只要半夜不大吵大闹起来,一声两声把人惊醒了也不碍什么,继续睡就行。
但现在怀孩子了,要是再经常这么听到砰砰声,影响休息不说,说不定会影响到孩子。
孟添眉头当即皱了起来,他抬头看向顾若,“我们搬家吧。”
“搬家,搬哪?”
顾若愣了愣,她视线从窗外收回,问道孟添。
“搬小河边,我们把那房子买下来。”
孟添说着,起了身坐回顾若身边。
“小河边当初我们去看过的那套房子,房主之前想整栋租一直没租出去,显子前几天和那老板联系了下,他在市中心那边的生意出了点问题,打算换资金周转,要是愿意买的话,六万块钱就可以。”
“我算了下,六万块买那房子不亏。”
“那房子上下两层,楼上三个房间一个客厅,楼下也有两个房间一个大客厅,上下一百二十平方,通风向阳,独门独栋,离菜场和柳条街上都近,出门五十米就是开水房,比我们这儿去打开水近。”
“唯一的缺点它不在街上,不是商品房。”
孟添说到这里迟疑了下,他想买房子不是一天两天了,最开始是想买在柳条这边街上,只是柳条这边街上的房子都是老房子,结构差,依然没有独立卫生间,上厕所还得往公厕跑。
想要新房只有自己买地造,但临街的地贵,如果只是造来自住不划算。
而他们目前也没那个钱。
加工厂这几个月都有单子
进来,但赚得多也花得多。
增加的那两台机器就花了十数万了,为了方便就近的几个镇运输,他们还买了辆货车,再林显那辆摩托车一直他骑着接送她,林显出行也不方便,又出钱给他配了辆二手凑合。
林显本来想买四个轮子的,他都给压着了,没让他买,没办法,厂子里要用钱。
订单多了,需要不停的囤收鸭毛进来,五间厂房不够,必须扩建,和村委那边申请新地皮花了一笔钱,如今打地基也每天在砸钱进去,后面建房子还需要一大笔。
到处需要花钱,几个人除了那次为了给顾若挪出钱用在内衣厂那边分了一次账,后面得的钱都又投在厂子里了,拿不出另外的钱在街上买地建房。
街上不考虑,他又想到余暨如今正在售卖的商品房。
那商品房他去看了,还算宽敞,价格也还合适,只是地方太远了,在化工路那边。
顾若如今上班在两个地方,一个在大厦柜台和对面的工作室,另一个在柳条这边的内衣厂,开学上课在环南路,化工路那边属于三不挨地段,真买在那边,她每天一半的时间都得在路上。
本来就够累了,还要在路上折腾,更累。
最理想的还是柳条这边,虽然在村子里,但等房子买了,他再攒攒买辆车,她上班问题就能解决了。
不过这是他的想法,主要还是看她。
“河边的房子你喜欢吗?”
“不行的话我们再等等,等余暨宾馆边上那栋楼竣工,我们买那儿的房子,那边离江南大厦近。”
“那栋楼房子贵,我听兰姐说过了,她说厉队长打算买那儿,去问过了,要两千块一个平方,一百平方要二十万了,还没有小河边的一层大。”
顾若想也不想道,买房子的事不止孟添想过,她也一直在算着,只是孟添加工厂那边挪不出钱来,她内衣厂这边也差不多,每个月也就拿点柜台那边的钱。
这么几个月下来,她也就攒了两三万块钱,这两三万块拿到农村很多了,拿到市中心只够买一间厕所。
所以,她先前一直没提过这事,但孟添现在说可以买小河边的房子,她倒是心动了。
便宜,面积大,还独门独栋有院子,最关键是,买下来他们就可以在村里上户口了,户口在村里,办许多事都会比原来方便得多。
他们如今加工厂内衣厂都在柳条这边,相当于根基在这边,当然还是继续住这边更好。
实际内衣厂开以后,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柳条这边厂子了,大厦和工作室那边也就最近一段时间,她需要实地了解数据,才过去住了一段时间,后面她了解得差不多,还是会和前两个月那样,就下午过去一趟。
“咱们买小河边的房子吧。”顾若仔细思索完,说道。
“我觉得那房子挺好的。”
“面积大,也有小院子,和咱们家那边差不多,这样等二娘姑姑他们过来也能很快适应。”
顾若说着,看向了孟添,“你觉得呢?”
吴芳禾在前几个月行刑后,她们去羊城把人领出来在附近找了个公墓葬了,回来孟添在家待了一天才打起精神去上班。
她知道他难受,他身边亲人不多,每一个他都很珍惜,所以在姑姑孟广美打电话来说要和姑父祁智文过来做那个试管试试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劝了姑姑姑父他们过来这边发展。
姑父祁智文原来是铁路上的会计,他完全可以在这边找份匹配他文化人身份的工作,姑姑在家养鸡鸭厉害,这边也有养鸡场,去系统的学习学习,等他们在村里站稳脚跟了,也不是不可以盘个养鸡场来做。
姑姑孟广美他们自从家里的瞎眼老婆婆前年去世,他们就独自两人待在靠山林的村子里,日子过得孤寂,知道他们打算定居余暨不回去后,夫妻两都很失落伤感,听到这个提议果然心动了。
原本打算和二娘李巧银一道七月孟龙高考完就过来的,但她们家里承包的果林和养的鸡鸭要处理没那么快。
另一个今年高考,他们那边闹出一桩冒名顶替的新闻,二娘听到消息担心有人把孟龙名额顶替了,再加上村里的田她种下的稻谷还没收,就想等孟龙录取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