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愈演愈烈》 30-40(第18/21页)
臂弯。
距离贴近,乌木雪松气味萦绕,久违又熟悉。不知何时掀起的唇角一僵,乔漓晃晃脑袋,将无意识的笑归因于娴熟的演技。
两人迈步走向签到处。
下一秒,蒋时岘胳膊一转,动作快速而自然地,稳稳牵住她手。
乔漓怔了怔,“你——”
蒋时岘偏头,手上力道又收紧几分,“嗯?”
“”
周围布满闪光灯,分不清这是他临时兴起的表演还是乔漓敛眸藏起慌乱,以免不小心被镜头捕捉。
心跳似混乱鼓点,肌肤相贴,如通电的暖气片缓缓升温。
到内场落座后,她才发觉掌心沁出一层薄汗。
晚宴以青金石蓝为色彩基调,舞台呈钻石切面,两侧是以水晶打造的时光隧道,使整个会场看上去高贵而充满活力。
以蒋氏和林氏的地位,每年席位都是安排在晚宴中心桌。
作为主办方,江染月让姐姐稍微调动座次,让她挨着乔漓坐。
“你终于来了。”江染月嘟囔道,“我快无聊死啦!”
乔漓笑看她身旁,意有所指:“这不是有人陪着你么。”
江染月轻哼,颇为嫌弃地压低声音:“我跟这奸商有代沟。”
“”
随着来宾到齐,音乐注入熠熠流光之中,江以澄一袭酒红礼裙徐徐上台,在舞台中央站定,发表开场致词。
众人同举红酒杯,晚宴正式拉开序幕。
一道道菜肴上桌,一系列节目按流程陆续上演,内场气氛愈渐被烘热。
不多时,慈善晚宴进入最重要的展示环节,主持人依次介绍项目及重点个案。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孩子,远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LED屏幕开始滚动,女主持声线朗朗,“他们同样怀揣梦想,渴望知识的光芒”
慈善晚宴整体偏商务,主持人专业能力拉满,大屏均速播放,直到屏幕中心出现“向阳计划”四个字。
乔漓愣住。
之前把资料发给江染月,她以为顶多将这个项目与助学项目放在一块儿,没想到竟会单独拎出来作为重点个案介绍。
不应该啊?按照“向暖计划”现有的项目资金,怎么也达不到——
视线一移,她看清资金栏里的数字,瞳孔震动。
“染月?”她疑惑地偏头问。
“我跟我姐加注的。林默泽也加了一笔。”江染月笑眼弯弯,小声补了句,“奸商可不得多做好事,多积点德。”
“那不应该只放我的名字啊。”
属于乔漓的资金仅占零头,名不符实,她内心不安。
“有什么关系?本来就是你一直在做的项目。”江染月耸耸肩,大而化之,“再说,能实实在在帮到那些女孩子就好了嘛。”
“谢谢。”
乔漓由衷感激。
放在诸多项目里过一遍和单独个案的效果无法比拟,关注到“向暖计划”的人越多,今后募集善款会更容易,项目运作也会更顺畅。
主持人细细阐述,清晰的照片划过眼帘。
她目不转睛地注视屏幕,没注意到身旁的男人与她同样认真-
破旧的教室里,扎马尾辫的女孩双手怀抱课本,眼微垂羞涩笑着-
布满沙石的操场上,女孩们仰望升旗台,表情庄重,抬手敬礼-
简陋的阅读角边,小女孩翻阅着青少年版《三国演义》,全神贯注沉浸其中
一张张小脸蛋与模糊记忆重叠。
这些女孩仿佛是平行时空里的她。
十二岁那年,真假千金错位的身份更正,乔漓回到她本该生活的地方。
因为亲生父母已经亡故,她被送往舅舅家。在偏远农村,家家户户条件不好,却习惯性生养三四个小孩,有的是为了生男孩,有的则是为了多生几个养老。
村里教育资源匮乏,女孩最多念完小学便开始帮衬家里干活,更有甚者一天学都没上过。
原本乔父留给舅舅一笔钱,让他把乔漓送到镇上念寄宿学校。可乔父一走,舅舅和舅妈就出尔反尔,把钱私藏了。
“哈哈,这钱正好给咱们小龙和小伟读书!”
“这、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咱们供她吃供她穿还不够?小丫头片子念书有什么用,再过几年也该嫁人了。明天就让她下地收稻子去!”
“行。”
犹记得那一日阴雨绵绵,她蜷缩在逼仄的小仓库里,彻骨发寒。
回忆帧帧浮现,舅舅舅妈的对话似在耳畔回荡。
台上,“向暖计划”介绍至尾,女主持眼神示意灯光师并含笑致意:“感谢乔漓女士。”
整个人被柔光包裹,全场视线落过来,携伴热烈掌声。
恍惚间,手背一暖,她终于回过神。
蒋时岘注意到她脸色发白,一握果然手微凉。
“是不是不舒服?”
“没有不舒服,”乔漓摇摇头,找了个借口搪塞,“有点冷而已。”
她侧身拿披肩,蒋时岘快她一步,取下披肩给她披上,“‘向暖计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的?”
“有几年了。”
“没听你说起过,”男人笑笑,拿了一盏汤盅放到她手边,“空了跟我讲讲运作模式?”
“好。”没想到他会对这项
目有兴趣。乔漓点头,拿勺子小口喝汤。
甜丝丝的玫瑰荔枝饮,温热注入胃腹,连遥远记忆里的寒意也被驱散了些。
医疗救援和扶贫助学,充斥颇多心酸与苦涩。慈善晚宴环节设计得当,将文化传承项目放在最后。女主持张弛有度,讲述个案时偶尔提问或延伸主题,同相关来宾进行趣味互动,内场氛围再度升温。
“——好的,感谢霍总对传统技艺的支持。”主持人边说话边灵巧变换站位,手持话筒轻“咦”一声,“各位有没有发现,今年慈善之夜的菜肴有什么不同?”
慈善晚宴这种正式场合,各界名流交谈为主,用餐为辅,对菜色自然关注甚少。听到主持人的话,这才分出注意力看向席面。
往年光华慈善之夜,京菜是主角,搭配各地特色菜。众人略一扫视,便看出今晚的确不同——精致的沪市本帮菜独占鳌头。
沪市?
大家不约而同望向某道身影。
江染月忍不住轻啧,阴阳怪气:“你搞什么名堂?今天不当葛朗台啦?”
林默泽掀眼,淡淡道,“不是我。”
“”
好奇心渐涨,主持人把握时机,揭晓答案。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关注非遗文化传承,民以食为天,非遗美食深入各地人名心里,开始广为推崇。LED屏如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