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一天: 【全文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朕的一天》 【全文完结】(第3/4页)

去。光是想想就能知道,等真的成书,仅仅是御史台的唾沫星子,就能堆满整座养心殿了。

    皇后很忙,皇帝忙着和皇后一起想办法,出对策,乐在其中。用赵有良的话说,这俩人聚在一起转转眼珠子,动动嘴皮子,就能默契地讨论出一个新的主意。皇后爱帮人,皇帝爱整人。那些怒气冲冲的、恨不得立时就谏上三五百句的大臣,进养心殿半个时辰,便被劝得服服帖帖地出来,至于俩人是怎么劝的,恩威并施?宽严相济?还是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没人知道。

    毕竟,皇帝和皇后有自己的办法。

    当然,在处理那些冗杂的事物之余,万岁爷很希望皇后能多体贴自己。据赵有良说,有一日皇帝不知道听了谁的建议,带皇后去逛了逛东西六宫,想以此激发起皇后的一点嫉妒心,不料皇后这儿逛一逛,那儿看一看,发现了东西六宫的许多问题,在嘱咐贵妃记下的时候,还不忘关照皇帝,兴冲冲地感叹,“挺热闹的!”

    万岁爷那天无言以对,只是叹气,一个劲跟身边人说,“算了吧,算了吧。”

    不久之后,皇帝便放了一批宫人回家,亦将宫中久居无宠的妃嫔,都送还母家。赏赐金银,婚嫁自专。

    此举也为皇后招惹来妒妇的名声,不过皇后本人并不知道,因为这些话在养心殿就被拦下来。皇帝盘腿坐在炕上,和那些义愤填膺的大臣们闲适地拉家常,耐下心说了好一大通话,大概意思就是,并非皇后是妒妇,而是皇帝是悍夫。希望诸位臣工洁身自好,把自己的家当好就行了,各人有各人的家事,少操心别人,多关心自己。

    久而久之,众人知道劝也没用,劝也劝不住,就见怪不怪了。

    赵有良正和常泰有一搭没一搭说话,看见有小太监进来报信,便知道皇后终于来了。

    皇后进东暖阁时,皇帝正站在御案前,仿佛在看什么东西。

    没有外人在的时候,彼此之间并不行礼。皇后朝赵有良点了点头,赵有良便忙不迭地将暖阁里伺候的宫人,一并领出去。

    连朝走到炕桌前,斟了杯茶,自己拿了一杯,又递给他一杯,皇帝接过,喝了一口,放在一旁,淡淡地说,“来了?”

    她“嗯”了一声。

    皇帝说,“答应好酉初就来的,答应好一同进晚膳的,你整整迟到了一刻钟。”

    皇帝正色,劝她,“要么别住永寿宫了,永寿宫太远,要么住到体顺堂?那儿近,晚上还能串串门。”

    皇后想了想,忽然灵光一闪,“我有个主意!”

    皇帝满心欢喜,凑近了一点,“请讲。”

    皇后说,“回头让赵有良带人把养心殿的自鸣钟全给撤了。”

    皇帝苦口婆心地劝她,“我不计较了,你就给我留点儿吧!”

    皇后很无奈,“没法子啊,我就是虚伪,就是喜欢天底下的好东西,就是爱折腾,就是爱坏人好事。”

    皇帝顿了顿,“那些话,你都听到了?”

    皇后很坦然,“是啊,都听到了。骂得好,还可以再响亮些,不然我良心不安。”

    皇帝失笑,端详她的神色,“我记得你以前,总爱争个公道。”

    皇后也笑,她的声音平和,如同春日里缓缓流淌的溪水,“在其位,谋其事。不在其位,所经见的事,也大不一样。每个人有不同的际遇,手头是不同的活。没法子让做针线的去体恤做糕点的,绣花针也成不了擀面杖,一样的道理。”

    她说,“内务府包衣采选入宫,有家里窘迫,入宫来谋个出路,也有家世清白,父母盼着女儿能在宫里学些规矩,将来放出去也好谋个体面前程。宫墙之内,自有其生存之道。我要做的,不是砸了这口锅,让大家都没饭吃,而是尽力让这口锅里盛的饭食更温热些,让围着这口锅的人,日子能过得更像个人样。”

    她看向皇帝,“添坐褥,是体恤寒夜守更的辛苦。太医坐诊,是给病痛者一条活路。设济善堂、流栖所,是给那些无枝可依的人一点微末的指望。这些事,桩桩件件都琐碎,都有人钻空子,都免不了有疏漏、有不公。这世上,哪有什么十全十美、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称心的法子?”

    她笑盈盈的,眼中自有华光流转,再不似祖母病逝后的那段时日,目光虚空,不知道应该落在哪里。

    她问皇帝,“万岁爷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可有这样的法子么?”

    皇帝只是笑,“那可就真成了神仙。”

    皇后说,“所谓‘皇帝’与‘皇后’,华服之下,也无非肉身凡胎。比起做神仙,还是做个人自在。有人抢坐褥,那就立规矩,定人责,定期查验。有人仗势插队看诊,那就设签号,排次序,专人监督。有人冒领施舍,那就登记造册,核实身份,或改实物为凭证,按需领取。法子笨一点,麻烦一点,总比因噎废食,干脆什么都不做强。他们觉得我‘摆样子’也好,骂我‘虚伪’也罢,我认。可没了这身衣裳,这些架势,想做的事情做不成!真想自己干干净净,就收拾收拾,住到深山里当隐士去吧!”

    她在变化,她变得更从容也更自洽,不过分地执拗,所以自适且豁达。

    皇帝说,“放心大胆地放手去做。无需和我解释,也无需有任何忌惮。不必希图圆满,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因果也是证给自己看的。等回过头看,对得起‘问心无愧’四个字就好。”

    至于我,我会永远信任你,也会永远偏向你。

    皇后轻轻叹了口气,“传到我耳朵里的只是内廷的非议,在前朝只怕有更多。辛苦陛下为我洗耳,一日不知应洗几次。”

    皇帝却得志意满地说,“你看,他们若说我是昏君,你就是妖后。若是你是妒妇,我就是悍夫。说你为所欲为,也有我的纵容之过,反正无论如何,我俩是绑在一起了。”

    皇后见他如此高兴,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有些头疼。

    皇帝觉得这简直太完美,“你看,世上既不会有大善人,也不会有大恶人,因为他们都活不久。不如我们做半个善人,半个恶人,然后一起活得有滋有味,活得长长久久。”

    皇后笑着说,“万岁爷听过一句话么?”

    皇帝好奇地问,“什么?”

    皇后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

    皇帝笑着问,“谁是王/八谁是龟?”

    皇后便如以前一样恭维他,“陛下富有四海,寿万千年。”

    风物晴和,紫禁城的秋天,清爽干燥,明亮耀眼。

    暮色四合,太阳沿着轨迹慢慢西沉,月亮自东方升起,遥相辉映。九重三殿都陶然浸润在夕阳的余晖里。

    皇帝每每感叹,觉得人间美好,从未吝啬向皇后表明心意,“我呢,看上去什么都有,看上去没有什么不足意的。可是时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着相同的事,见军机、请安、上朝、扯一些老旧的场面话,

    接受天下万民的朝拜。可是你告诉我,一天可以是不一样的。”

    你为众人虔诚叩拜的大佛塑造金身内里。别看它外头光鲜亮丽,没有里头踏踏实实的木头,撑不起来。

    皇后问,“所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