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理寺卿今天修罗场了吗》 60-70(第7/17页)
她垂头低声道:“妾身体不适,先行告退。”
说罢,转身便退,步履不稳,却始终挺直着脊背。
殿中风静,李珣望着那盏碎了的茶盏,冷笑一声。
沈念之,沈念之。
一个不在宫中的女人,竟连宫里所有人的呼吸都能扰乱。
他眸中一寸一寸泛起阴影,手指在桌案上轻敲两声,忽地冷声问道:
“那几人……都处置了吗?”
身旁内侍顿首:“已派人去处置了。”
“罢了。”他低声喃喃,“像她的眼睛留不得。”
“像她的嘴……更不能有。”
陆景姝自紫宸殿出来时,晨光正盛。
她未叫随侍,也未唤轿辇,只一人行至宫中东苑那片梅林。
此时梅花盛开,枝头点点绽白,风过时香远不浮,反倒有些寂。
她慢慢走着,鞋履在青砖上碾出极轻的声响。
走到一处旧亭前,她忽然顿住了脚步,目光落在亭柱上斑驳的漆纹。那一刻,她脑海中,浮现出成婚后不久的一个清晨。
那日,她还未得宠,独守寝殿,夜间常梦中惊醒。
大婚之前,陆景姝曾命宫中嬷嬷悄悄去打听沈念之的过往,她并不想害她——只是想知道,李珣到底是看上了她哪里。
她那时在想,若知道他所爱何处,她便去学。沈念之若好清装素裹,她便去藏锋敛艳,她若善琴棋书画,她便日日临帖练字,她若说话潇洒有趣,她便收了那点江南细气,学着吊一句眼尾说风月。
她想学她,想模仿她——那时她心中真是这样想的:若能换来他一眼温柔,哪怕是借着别人的影子也好。
可嬷嬷回来那日,却带回了一段她永远无法模仿的故事。
那天,沈念之才学完礼仪出宫没几日,途经茶楼。
楼下几个穿金戴玉的年轻公子正围坐说笑,口中皆是市井俚语、轻佻玩笑。
他们议论的是太子李珣即将迎娶正妃与侧妃,一人笑问:“到了那日,太子是先掀哪家的盖头?沈家的还是陆家的?”
几人哄然大笑,有人冷笑:“沈念之那女人,名声早坏透了,还不是仗着脸皮能撩、敢放,太子若好这口……怕是腌臜得狠。”
又一人接话:“陆家那个倒是江南出来的,腰软骨轻,哄男人定是一把好手——啧,叫我选,我也选会床/上功夫柔情似水的。”
说话正欢,却不知身后早有一道倩影停在了街口。
沈念之那日未着华服,披着玄裳,手里拎着一坛酒,是顺路从茶肆门口买的。
她本是想绕过,懒得搭理这些烂话,谁知下一句便听人提了“陆景姝”。
她驻足片刻,忽地冷笑一声,提着那坛酒,直走到那说得最起劲儿的公子面前,抬手一砸!
酒坛破在那人头上,酒水溅出,惊得满桌皆散,那人抱头大叫:“你疯了——”
她却冷冷道:“你们几个,听好了。”
“女子不是你们口中的笑料,不是你们深夜取乐时编排的段子,更不是你们用嘴浪费的风月。”
“你们这些在茶楼里高谈阔论的猪狗不如之人,也不照照镜子自己是什么东西——从身材到样貌,从才情到谈吐,哪一样拿得出手?”
“我要是你,早投河去,也省得祸害人间。”
说完,她拂袖离去,步伐潇洒如风,毫不留情。
正好——当时奉命出宫探听的嬷嬷就站在街口,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陆景姝立在梅林中,望着那些白花开得洁净盛放。
风拂过面颊,她下意识抱紧了肩。
她曾以为沈念之只是仗着李珣宠爱才横行跋扈,却没想到——原来她一直就是那样的女子。
锋利、张扬、不怕事、不肯低头。
她不是靠男人成就名声的女子,也从不是谁可以模仿的影子。
而她陆景姝,终究学不来。
她慢慢闭上眼,心口像被一点点刮过,疼得沉,却叫不出声来,她忽然明白,自己哪儿都没输——可她就是输了,是输给了自己。
陆景姝立在那片梅树之下,眼神空落落的,像是把魂都落在了旧事里。
她怔怔地看着那满树雪白,脚步一晃,竟不察前方青石微塌,石阶底下积着水渍与落花。
脚下一滑,整个人顿时失了重心,向前一扑!
“啊——”
她低呼一声,眼前一晃,身子已朝前跌去。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自旁掠近,一只手稳稳扶住了她的手臂,另一手揽住她的肩膀,将她自半空中扶正。
陆景姝胸口一闷,跌入那人怀中,披风乱了一角,头发垂散下来,沾了几瓣梅花。
那是一张年轻的面孔。
侍卫着深色常服,腰束宫带,剑在一侧,未曾拔出。他眉眼不浓不淡,清澈澄明,不带世家子弟的张扬,也没有市井人的
油滑。
他眼神里带着点不加修饰的纯然,微微一顿,便低头行礼,拱手道:
“娘娘,小心。”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你听得懂汉话?”……
声音不高,却清泠如泉,听起来极稳。
陆景姝怔住,没说话。
她并不习惯有人近身,尤其是男子,哪怕这人只是个巡值的小侍卫。
可这一瞬间,她却没有退开。她只是望着那张陌生的面孔,忽然觉得,好像宫里太久都没有人这样说过“你小心”了。
不是训诫,不是礼数,不是窥探,只是纯粹的一句关切。
她很快回神,退了一步,整理了下披风,神情恢复惯有的疏冷。
“本宫不慎,失礼了。”
那侍卫没有抬头,只垂手立在一侧:“娘娘无恙便好。”
她转身离去,脚步已稳,只是走远时,却忽然低声笑了一下。
那笑没有轻蔑,也没有艳丽,只带着一点久违的真意,像是突兀闯入冷宫寂夜的一簇梅火。
她心中忽然想:
若她一开始遇见的,不是李珣那样的人,而是这个会扶她、会说“你小心”的人,是不是结局,会不一样?
陆景姝回头望了那侍卫一眼。
“你在哪里当值?”
那侍卫低头应道:“回娘娘,属下新调,正要去玉昭宫。”
陆景姝挑了挑眉,唇角一勾:“正巧,本宫也要回玉昭宫。你送我一程。”
她话一出口,便绕过他先行一步。风动梅林,她披风轻扬。
裴络微一颔首,亦不多言,几步上前,与她并行而行。
两人行走在御道一侧,一路无言。直到快到宫门,陆景姝忽然侧目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