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现代来修仙: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回现代来修仙》 22-30(第10/15页)

里面立佛像……”

    城隍属于龙国道门体系,佛寺却属于外来教派,二者不是一家。

    虽然很多人对寺庙和道观没什么分别,但其实这双方是互相争斗的存在。

    城隍庙被佛寺挤占……

    孟园微微皱了皱眉,“没有人管吗?”

    司机说:“哪里有人管?城隍庙又不赚钱,政府那边倒是想搞个旅游景点,搞不起来呀。现在人都不清楚城隍是什么,还不如做成寺庙,一些老人就爱信佛,也许还能多赚点香油钱,也不用政府花费去维护啦。”

    县城不大,出租车开了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地方。

    四周果然很荒凉,孟园下车便望见一条河,河堤上种了一排杨柳,微风拂过,垂下的千万柳丝如碧玉丝绦般随风摇摆。

    放眼望去,来往人很少,附近房屋也低平破旧。

    司机给她指了城隍庙所在,那座庙建立在一个土坡上,由一条水泥石阶蜿蜒而上,上去院中便是一棵大柳树,再往里是一间不大的庙宇。

    一共三间房,当中是一座大殿,果然如司机所说,大殿中央矗立着的是一尊宝相庄严的佛像。

    佛像旁边,才是一尊比佛像矮了将近一倍的城隍像。

    佛像金光闪闪,面前的香盒内插满了竹棍,显然香火不差。城隍像却是乌漆墨黑,一脸凶神恶煞,像是什么恶鬼像,香火自然寥寥。

    孟园看着看着,忽而低低叹了口气。

    “施主是来拜佛的吗?我们这边有香售卖,还可以抽签算命,不论是算姻缘还是家宅还是平安都可以……”

    忽听一道声音传来,只见侧殿走出一个脑袋光光的中年和尚,长得慈眉善目,一见孟园便笑意盈盈开始推销。

    孟园转头打量了一眼和尚,轻轻摇了摇头:“我不是来拜佛的,我来拜城隍。”

    和尚神情一怔,面露诧异,随即又挤出与之前一般无二的笑容。

    “城隍也可以拜的!咱们的香都是好香,只要十块钱就能买三根,给城隍上上香,就能让城隍老爷保佑家宅平安!”

    孟园:“……”

    她算是知道为什么即便是在现代,佛家也比道教发展得好了。

    “那来三根香吧。”

    毕竟是有求于人,总不好空手上门。

    “诶,好!这是二维码,施主您是扫码还是现金付款啊?”

    “……现金。”

    这里的僧人也实在太与时俱进了!

    【作者有话说】

    存稿告罄,请一天假,明天不更了哦~

    28第28章

    ◎宛如仙鹤出樊笼。◎

    第28章

    “不知大师贵姓?”

    “哈哈,我法号渡海,施主叫我渡海大师就行……现在这年头,用现金的人可不多咯,施主等等,我去找找零钱。”

    孟园给了渡海和尚一张百元大钞,这位大师对着光看了看,又用手指去搓毛爷爷的衣领,验明是真后露出笑容,向孟园告知去拿零钱,进了侧门不见了。

    孟园被这位“大师”搞得哭笑不得。

    虽是大师,做的却是敛财的事,明明已是出家人,却仍眷恋红尘俗世。

    不知是可悲还是可叹。

    当然,也许他也乐在其中,那便不必说任何话了,只需祝福便好。

    等待了没多久,渡海和尚带着零钱归来,将一把零钱递给孟园,顺便给她带来三支香。

    是寻常的红箸香,与此前孟园在家给城隍点的香并无不同,她记得这种香几块钱一大把。

    如今十块钱三支,这和尚恐怕能赚不少钱。

    渡海和尚道:“施主请自便,我就不打扰了。”

    他将大殿让给孟园,避去了侧殿,显然他非常清楚一般信徒在许愿时,不希望有人在旁边观看。

    这么清楚客户的需求,若他是一位销售人员,一定能成为销冠。

    孟园脑海中莫名浮现出这样一句话。

    轻轻摇头将这个想法摇散,孟园双手持香,这一回可不必再吐气,只轻轻晃了晃,香尖在空中划了个圆圈,便悄然无风自燃,一股袅袅的烟气飘飘而上。

    “烦请本地城隍来见。”

    孟园轻声说道。

    然而烟气渺渺,却始终没有飘到城隍像上,白烟四散着飞向四面八方,仿佛找不到目标。

    “烦请本地城隍来见——”

    孟园仰头望着漆黑的城隍像,眉心细微地蹙了蹙,继续重复这一句话。

    红箸香已烧过半,飘散的烟气终于轻微地动了一动,开始凝成一股细细的白线,朝着城隍像牵引而去。

    孟园忽而眸光微动,脸稍稍朝着侧殿的方向偏了一下,不过很快又正了回来,专注在城隍像上。

    “……何人唤吾?”

    城隍像内,传出一道微弱缥缈的声音,好似已在消散不远的边缘。

    “蛇草镇一闲散道人,孟园,特来求见城隍大人。”

    *

    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和尚脚步飞快地从侧殿奔向后院,这方城隍庙后边还有个小院子,才是真正住人的地方,平时小和尚与渡海和尚就住在这里。

    “爸,爸!那个香客还没走!她还在拜城隍呢!”

    老和尚正蹲在院子里一方几平米大的菜地内捉虫,自从他们住进这家庙里后,香火钱虽然上涨了一些,但也并不多,来拜佛的都是些垂垂老矣的老年人,这些人没几个钱,为了省着点吃喝,渡海和尚就在院子里种菜自给自足。

    他头也不回道:“喊师父!师父!又叫错!”

    小和尚摸摸脑袋,苦着脸瘪了瘪嘴,明明十几二十岁的人了,神情却像个孩子似的天真纯粹。

    “叫习惯了嘛。”

    小和尚叫阿金,是渡海和尚捡到的孩子。

    十几年前渡海和尚还没有出家,那时的他还有妻子,夫妻俩十分恩爱。

    可惜当时医疗环境不好,科学也不发达,也或许命运总是无常吧,总之,渡海和尚的妻子怀孕难产后死了,一尸两命。

    渡海和尚得到了医院的一笔赔偿款,不待他悲痛,家里的亲戚们便一拥而上,打起了那笔赔偿款的主意,个个都来借钱,或是劝他用这笔钱娶个新老婆,没有人为妻子的死感到痛苦,只有他一个人夜夜辗转难眠。

    三个月,三个月时间,渡海看遍了人世间的薄凉,自此大彻大悟,自行出家。

    他找了个小寺庙交了一笔钱,寺庙就给他发了个和尚证。

    渡海和尚也不知道那证书有没有用,反正从那之后,他就是渡海和尚了。

    之所以取名渡海,意为渡过人生苦海。

    他斩断一切过往与亲缘,想要就这么在寺庙里了却此生,结果当和尚的第一个月,就在寺庙外捡到了才几个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