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妈在年代文里当对照组[七零]: 9、第九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爸妈在年代文里当对照组[七零]》 9、第九章(第2/2页)



    实践是实践,理论是理论,各吹各的调,各唱各的曲。

    这肯定是不行的。

    等等!他何不利用这次机会来展示自己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呢?

    不不不!不仅要展现他自己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还要展现自己帮助别人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

    显然,后者比前者需要更高的能力和水平。

    赵三柱见孟林迟迟没说话,以为是自己表达的问题,刚想问一句哪句话需要改,就听见孟林说。

    “我记下来。”

    什么?

    赵三柱一愣,接着,眼神里充满感激。

    他本来觉得孟林能帮忙就已经很好了,没想到孟林如此重视和上心,竟然还要写下来,不由问道:“这样会不会耽误你时间?”

    孟林摆了摆手:“我们都是一个车间的兄弟,不用这么客气,而且我还想请教你几个维修方面的问题。”

    赵三柱是四车间修理机器的一把好手。

    “没问题没问题!你尽管问!”赵三柱这时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写稿子我不行,但修理东西我在行。”

    孟林笑着点了点头。

    他把本子,笔准备好,又让赵三柱重述了一遍。

    赵三柱连忙点头,他这次表达的更清楚也更顺畅了。

    孟林边听边记,写到第三条的时候,他稍作停顿,提示赵三柱可以说一下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在孟林的引导下,赵三柱说了很多工作上的事,孟林有侧重点地记录了下来。

    看着本子上记录的东西,孟林脑子快速地分析:哪些理论可以插入?哪些工作事迹有用?以及如何突出赵三柱真的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不过他现在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思路,没有到听完就能写的程度。

    末了,孟林让赵三柱不要急,他思考思考再写。

    赵三柱又是摆手又是摇头,说:“不急不急,一点不急,孟哥你慢慢想。”他现在心里感激得不得了,怎么可能催孟林?!

    送走赵三柱,孟林拿笔在本子上重重地圈出了“融合”二字。

    心想:到底怎么融合呢?

    他虽然知道自己是怎么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但对于赵三柱,他的思路就没有那么清晰和清楚了。

    摆在孟林面前的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不仅要学会给自己写,还要学会给别人写。

    这绝对是需要好好思考,好好琢磨,好好研究的。

    孟林合上本子。

    联想到大前天、前天、昨天和今天的事,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只有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提高、再提高,才能有出头的机会。

    想往高出走,往远处走,就必须学会忍耐和等待。

    正如他在字典上所写到的那样——所求者大,必有所忍,所求者远,必有所待。

    不过在提高理论之前,有一件事情需要做。

    就是如何报今天被拽领子的仇。

    孟林可不是个以德报怨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

    至于为啥不当场报,倒不是因为孟林有风度,而是因为他打不过闻刚。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