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40-45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40-45(第1/12页)

    第41章 第 41 章 下聘

    三月初八。

    天晴日暖, 春光明媚,是个难得的大好天。

    今天是先前同媒婆说好请她一起来帮着下聘的日子,一大早, 霍青便去大伯家借了驴车往上河村去了。

    按说照着村里议亲的习俗,一般提亲、下聘这些事,都是汉子的父母亲戚同媒人一起上门,男方本人并不直接到场, 而到了姑娘哥儿家,也是由姑娘哥儿的父母出面议亲。

    这么做一是因着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二也是为了避嫌。

    然而霍青和江云苓的情况到底同村里寻常人家不太一样, 也不必讲究这些礼节了。

    不过下聘时若是只有霍青, 霍文和江云苓三人在场, 难免孤寂了些, 于是, 霍青还请了大伯一家人到家里, 也算是做个见证。

    等霍青到了上河村时, 钱金花已经收拾好了,她今日特地换上了她做媒婆时穿的大红衣裳, 半白的头发也梳理的整齐,发间还别了朵小红绢花。

    虽说她今年已经有五十有二了,但因面相和善,慈眉善目的, 这么一打扮, 并不显得怪异,反而看着精神的很。

    霍青上前笑着哄了她两句,把钱金花哄得直乐:“大小伙子会说话!哪家哥儿嫁了你也是有福了, 一会儿老婆子我啊,可得好好给你说道两句。”

    霍青也笑了,扶着钱金花坐上板车。路上,想着钱金花年纪也不小了,他并没有将驴车赶得太快,省的一路上颠得慌,钱金花见着,心里就更满意了几分。

    等驴车回到杨溪村时,因着今日日头好,一大早村里已经有不少人出来活动了,半大的孩子被指派赶着家里的牛驴出来吃草,田野里也扎了不少农人。

    如今还不到上肥浇水的时候,但春日里,田里的杂草长得也快,隔几日便得到田里拔拔草,省的长出来的野草欺了麦苗。

    一直蹲久了拔草也累人,有妇人直起身,捶了捶腰,正打算歇一会,喝口水,便见着霍青远远的架着驴车往村里来,后头还载着钱金花。

    金花媒婆村里人谁不认识啊,早些年专门在乡里帮人保媒牵线的,名声好的很,就是这两年年纪大了,很少再出来替人做媒了。

    是以这会子看见她,好些人还有些惊讶,和钱金花打招呼:“呦,金花婶儿!您今儿怎么往这儿来了?”

    “难不成是来给咱村里人说媒的?这是要替哪家说亲去啊!”

    然而那妇人这张嘴刚问完,又觉得自己这是白问了,青子不是就坐在前头赶车嘛,那定是替霍青提亲去了。

    可青子定下人家了吗?最近也没听村里哪家人说过呀。

    虽说一般亲事还没正式定下来之前,双方为着名声找想,都不会往外说,但都是住在一个村子里的,平日里要是上门走动,总会有人瞧见的,可最近村里是一点风声都没听见。

    闻言,钱金花也笑着应了一声:“哎,大妹子,这不是今日替你们村里霍屠户下聘来了,说起来啊,人定下的双儿也是你们村的,就是上几个月新来你们村的那江云苓,苓哥儿。”

    双方既本就有婚约在前,钱金花今日也是来下聘的,这事儿办的也算是名正言顺,即是这样,索性大大方方的说了,且过了今日,村里人也会知道的,藏着掖着反而更是惹闲话了。

    “啥!”那妇人听了却是一惊,眼睛都忍不住睁大了些。

    苓哥儿?那不是霍青的表弟吗?合着这是自家给自家说亲?

    那妇人正想多问几句,却见霍青已经赶着驴车从田野边走过去了,想再问也不能了。

    然而她心里憋着个事儿,仍是好奇得很,等拔完了草,不免同人议论几句,加上田里当时也还有别人,也都听到了钱金花的话。于是不到一日,霍青要同江云苓定亲这事儿便在村里传遍了。

    ——

    那一头,霍青架着驴车,终于回到了家里。

    大伯一家早就在家里等着了,霍青和钱金花一进院子,李氏便迎了上来。

    “呦,婶儿,您可算到了!”李氏一边笑着,一边把钱金花迎进了堂屋。

    堂屋里,林氏早就已经泡好了茶。

    两个孩子都没了爹娘,李氏他们作为最亲的亲戚,虽说今日是只来帮着做个见证的,但这些礼节的东西也帮着打点打点。

    钱金花进了屋,一家子早都在屋里候着了。

    钱金花进屋坐下,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同时视线在屋里转了一圈,最后停在江云苓的身上。

    霍家其他人她都见过,那么唯一一个没见过定然就是江云苓了。

    因今日是下聘的日子,江云苓也特地换了身体面的衣裳,穿上了他过年时的那套天青色的衣裳,头发也梳理的整齐,整个人看起来清秀又温和。

    钱金花上下打量了她几眼,而后笑了:“呦,好俊的一个哥儿呢,怪不得霍屠户那么急着要将人娶回家了。”

    是善意的感叹,却仍让江云苓红了脸,他止不住抬头去瞧了眼霍青,又飞速转了回来,对钱金花抿唇笑了笑,回道:“谢谢婶子的夸,今日还得劳烦婶子了。”

    这下,钱金花心里对江云苓的看法就更不错了。

    她这些年在各村里保媒拉纤,人也见得多了,自认眼光是不错的。这哥儿看着温柔,性子却也大方,不似一般村里的姑娘和小哥儿一般,被夸几句便羞羞答答的不好意思说话了,嘴也甜。

    这两个人在一块过日子,想来日后是不错的。

    于是,钱金花也点了点头,又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而后弯起眼睛笑道:“成了,别的闲话也不多说了,苓哥儿,我今日来,是替咱们霍屠户向你下聘的。”

    说着,她又拿出了两人的婚书,笑道:“瞧瞧,都瞧瞧。前有婚书为证,这婚事是你们的父母替你们定下的,今儿又有我金花婆子给你们做媒。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算是都齐了。”

    “你俩定的是娃娃亲,所以这寻常人家定亲前那些相看,问名这些虚礼啊,咱也可以省了,就是这八字最好重新请人去合算一下,咱们今日啊,就来说说这聘礼的事儿。”

    听到这儿,李氏忙应了一声:“欸,婶儿说的是呢,前头那些虚礼便免了,两个孩子的亲事重要。”

    “嗯。”钱金花点了点头,又对江云苓说起霍青备下的礼单来。

    其实聘礼的礼单也是先前霍青和江云苓两人商量好的。

    关于一般人家成亲时要给的聘金,反正俩人成亲后也都是要一块过日子的,这么中间两手互交的也没什么意思,于是霍青便说将原本用作聘金的钱给家里新打一个木柜子,再给江云苓打一个镜台,到时放在两人的新房里。

    别看家具只有两件,但加起来也不比直接给聘金便宜。

    按照如今的市价,请木工打一个柜子,便是用最普通的松木和杉木,依着木材的年份和品质,造价通常都在八钱到一两银子不等,再加上木匠的工钱,一个普通的柜子打下来基本就要一两二钱。而镜台就更贵了,比木柜大,且还要加上一些基本的雕花,造价一般在一两半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