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55-60(第6/15页)
,远远的便能闻到一阵稻谷的清香。
同割麦时一样,割稻子时同样是要抢时间的。
今年稻子成熟之前连着下了好几天雨,可把村里好些人吓坏了。
成熟的稻谷里没多少水分,这一下雨,谷粒吸了水,还没割下来都有可能直接抽芽,要是雨后又碰上高温,又容易发霉。
稻谷的价钱可比麦子值钱,这要是发芽发霉了,那可比损失一亩田的麦子还要叫人心疼。
幸好雨下了几天之后就停了,这几日,地里的水稻相继都熟了,于是村里人便纷纷下田割起稻子来。
虽说割稻子也是一样的繁琐,然而大伯家却没喊霍青去帮忙了。
他们的水田只有十亩,家里一共有五个劳动力呢,不到三天的功夫就能弄完。
村里大多数人家也是这样,同水稻相比,麦子才是他们这儿主种的粮食,且秋收不比夏天割麦子的时候那么热,总的来说已经算是轻松多了。
大伯不用他帮忙,霍青倒也乐得清闲,于是便往山上跑的勤。
趁着如今村里人都在忙着割麦子,山里的柴火,青草,野果等等,都没人捡,他正好能趁机多弄一些回来。
如今家里的牲口是越来越多了,临近入冬,打草反而成为了每天最重要的活儿。
这一日下午,天气不冷不热,天上时不时飘来一片云遮挡阳光,风一吹来还挺凉爽的。
趁着阴凉的时候,江云苓去灶房里把他之前腌下的南乳坛子抱了出来,放在屋檐底下的阴影处。
南乳成日放在灶房里也不行,有时也得抱出来见见风,只要别叫太阳直晒着就好。
抱完南乳坛子以后,江云苓又提了张小马扎出来,自己拿着个大竹匾在挑豆子。
家里豆子前些日子已经打下来了,他想给给霍青两兄弟做一缸黄豆酱吃,趁着今天有空,便先把豆子挑一下,坏了瘪了的豆子不要,剩下的再拿木盆泡着,泡软了才能晒酱。
他这头正忙着,霍青背着一大筐青草进屋了。
刚割下来的青草带着一股湿润的泥土香气,但这些青草都得晒干了以后作为入冬时用来喂养牲口的干草。
一进屋,抬眼便是屋檐底下整整齐齐的十几坛南乳,霍青忍不住笑了。
因江云苓这回一次做了二十斤的南乳,弄得家里的坛子都不够了,他还特地到镇上去买了一回。
不过这些都是家里的家当,将来洗干净了还是继续装别的东西的,也不算浪费。
“回来了?”江云苓抬头看了过去。
“嗯。”霍青应了一声,放下背上的竹筐,看向屋檐底下那些南乳坛子,问了一句:“再有十天左右,这一批南乳就能发好了吧?”
闻言,江云苓也笑着点了点头。
这回做的时候他比上一次更注意了,还好,二十斤南乳没有坏的,全都成了,正好能赶在秋社之前启出来。
夫夫俩对秋社上卖南乳这事儿都有些期待。
低头挑豆子挑久了难免有些眼花,脖子也有些疼,于是,江云苓揉了揉眼睛,用手捶打了一下脖子放松放松。
这一抬头,正好就看到头顶的枣树。
入秋了,枣子也已经成熟了,一颗颗红彤彤的,挂满枝头。
家里前院一共就种了两棵树,一棵枣树,一棵柿子树,都是秋天时采收的东西。
于是江云苓便对霍青道:“等明天有时间,把家里的这棵枣树也摇了吧。打下来的枣子晒一点儿红枣,再给大伯家送一些,剩下的,我给你们做一次枣泥糕吃。”
仔细想想,自从来了平遥以后,江云苓连一次糕点都没吃过呢,这会儿竟有些馋了。
集子上卖的那些糕点,一小封就要十几文钱,做的还一定有他的做好的吃呢。
夫郎想吃糕点了,霍青哪里有不应的,况且这枣子再不收,再过几天也要变软了。歇了会儿,见这会子就有空,于是也不用等明日了,进屋便拿了长竹竿。
长竹竿上的铁钩勾在枣树的树枝上使劲儿的摇几下,一颗颗大枣便像下雨一样从树上砸落,滚的满院都是。
江云苓站在屋檐底下看着这一幕,笑的眼睛都弯了。
红枣泡软了,放在大锅里煮成软烂,用手一捏便能捏成泥,再加水和糯米粉一起捏成面团。
揉面团的时候,江云苓还加了些前些日子他在山上带回来的蜂蜜。
红枣本身就有甜味,再加上蜂蜜,蒸出来的一锅枣泥糕软糯香甜,枣味浓郁。
即便不舍的花那么多钱去城里专程买一包糕点回来吃,一块自家蒸出来的枣泥糕,也足叫一家人尝到甜的滋味了。
第58章 第 58 章 泥鳅
稻子割下来以后还得脱粒、扬尘、晾晒和舂米。
一捆一捆的稻子装在板车上往家里运, 拔稻杆、水田修补、清沟排水,处处都是活儿。
秋收时节,村里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 扬场时灰头土脸的,村里祠堂六个舂米对都用不过来了。
然而这些辛苦,终究在一捧捧洁白晶莹的新米落入米缸的时候都变成了喜悦。
最近这些日子,村里人的脸上大多都洋溢着笑, 即便一张脸被晒得黑红黑红的,心里也都是高兴畅快的。
只等着交完了粮税以后, 便把新打下来的米运到城里去卖呢。
霍青家里也吃上新米了。
村里孟家和陈家感念霍青将地分给自家耕,稻子收上来以后, 米舂好了, 头一件事儿便是装麻袋给霍青过来。
因江云苓喜欢吃米饭, 因而今年按照之前说好的, 两家, 一人比往年多给三斗米。
送过来的都是颗粒饱满的新米, 舂的干干净净, 连秕谷、谷糠还有稻秸秆都按麻袋装好了。
今年霍青家里新养了不少禽畜,像秕谷, 谷糠这些都是能拿喂鸡鸭和猪吃的,而稻秸秆也能用来冬日里烧火,铺稻草用,一点儿也不会浪费。
两家人如此尽心, 霍青自然笑着收下了, 大伯家随后也送了两袋子的米过来。
这几日,村里粮税交完,汉子们陆陆续续都推着板车到城里卖粮食去了, 而家里的妇人孩子们,则在水田里捉秋稻鱼,挖泥鳅。
在他们这儿,水田除了种稻子之外,好些人还会在田里养鱼养泥鳅。
夏天把稻秧插好以后,过个十天左右再把鱼苗放进去,鱼会把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吃掉一部分,拉出来的粪还能给稻田提供肥料,而泥鳅在泥水里钻来钻去的,还能给泥土透透气。
等秋日里,给水田清沟排水的时候,再把田里的鱼和泥鳅都给捉起来,这样家里不仅能有鲜鱼吃,吃不完的还能晒干了做成鱼干,泥鳅干,留着当过冬的口粮,反正怎么都不会浪费了。
秋稻鱼好抓的很,先把水田里的水放掉一些,水位浅了,加上稻谷割完以后视线开阔的很,秋稻鱼无处可藏,就这么徒手都能摸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