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70-75(第5/14页)
的还是城里的百姓,而非酒楼食肆的订货,因而与前头那家铺子比,这家铺子的位置反而更适合一些。
且这铺子虽然不像前头第一间铺子那么大,还做了双开间,响板门搬开,两边窗户一大一小,但若是租了这里,以后大的那间可以给霍青用来卖肉,小的还可以琢磨这能不能再做点别的什么生意。
这是前头的门面,再看后边的院子,格局与上一间差不多,但却要大不少。
铺子朝南,占的算是两间大正屋,而后头的小院里,东面卧房有两间,西边也是一间灶房和一间柴房,除此之外,北边的后门边上还有一个有木头搭起来的简易的牲口棚,想来主家人之前家里也有养牲口。
霍青和江云苓在屋里看过一圈以后,心里满意多了。
虽说这院子依旧不比村里住的敞亮,但至少比上一间好,以后要在家里做些什么也能转得开身了,两间卧房也够住。
美中不足的是,这院子依旧不带水井,且屋子本身也有些老旧,如果要住人,依旧要自己修缮一番。
霍青问了价,牙人报的价这一间铺租是一两一钱一个月,一年便是十三两二钱,但霍青瞧着那牙人报价的时候没说的太死,心里便估摸着,要是真租了这里,价钱上估计还有的谈。
又去看第三家。
第三家与前两家相比位置便差多了,不是临街的,与临街的铺位还隔了一条巷子,人要少不少,然而好处是院子更大,屋子也更新净一些,甚至屋里还带了些简单的家具,要租了这里,只需要从家里带些简单的日常用具和锅碗瓢盆就能住进来了。
自然了,租子也便宜些,一个月八百五十文。
然而霍青的铺子主要还是租来做生意的。
如此,三家铺子看下来,显然是第二家最好也最合适。
但霍青也没当即便定下来,而是与那牙人道回家再与夫郎商量商量,三天之内会给个准信。
得了霍青的承诺,那牙人也算是安心不少,说实在的,一年到头,来牙行说要看屋子、铺子的人倒是不少,可真正能定下来的却没多少,尤其是这些地段,位置好一些的铺子。
即便是在城里生活的百姓,一次性能拿出几十两银子定屋的人也不多,大多数时候,他们陪着人在城里跑来跑去的到头来也就是个白跑。
如今霍青既然已明着透出要租铺子的意愿,眼看这单生意能成,那牙人心里自然高兴,客客气气的将人送出门口,点头应道:“那是那是,这么大的事儿自然得商量商量,那我就等您的信了。”
临走的时候,霍青还顺口问了句这院子若是买下得多少钱。
牙人听了这话眉眼一动,心道没想到这屠户还有这样的想法,他手里有那么多钱吗?
牙人心里惊讶,面上却依旧是敬着,笑呵呵的回道:“哎呦,这不是巧了,刚好我之前也多嘴问了一句,这院子您要是想买的话,至少也得一百六十两呢。”
闻言,霍青点了点头,心里盘算着,一百六十两,算起来也就是这院子十二年左右的租子,差不多。
回村的路上自然也是围绕着这租铺子的事儿在讨论着。
江云苓道:“相公,我瞧着刚才看的第二间铺子合适一些。”
虽说位置稍稍差一些,但对他们家现如今的情况来说确是正合适的。
霍青也笑着点了点头:“我也看中第二间了,不过咱们也先别这么快应下,别让那牙人觉得咱们家上赶着似的,过两天我再去找那牙人谈谈价,看能不能把价钱再压下来一些。”
实在不行,十三两二钱的价格在他们这儿也能接受,他们手里现在攒下来的银子,能一次性租两年呢,起码两年之内是不用再担忧呢。
要是没什么意外的话,这事儿基本上就这么定下来的。
想到他们家马上就真的能有自己的铺子,江云苓便止不住的高兴,想到什么,又问了句:“相公,你方才我听你问价,是想把这院子买下来吗?”
闻言,霍青笑了下,摇头道:“没有,只是问问。”
就是他真有这个想法,如今手里的银钱也不够,不过可以先问一句,以后的事儿也说不准,要是将来肉铺的生意能做大,能买下来也不错。
毕竟肉铺开起来以后,自然是长期稳定在一处更好,熟客们都能找来,再说了,租的院子到底不如自家的院子那么方便。
不过现如今,小两口还没想的那么远,只想着能把铺子给租下来就很好了。
回到家以后,两人把铺子基本看好了的事儿跟霍文那么一说,霍文听了也很是高兴。第二天,霍青还专程赶着骡车带着霍文到城里去瞧了一回。
又过了两日,牙人坐不住,主动来跟霍青问信了,于是霍青便顺势和牙人谈起了这事儿,说看中了第二家铺子,就是觉着价钱还有些贵。
这中间双方自然也拉扯了一番,又同牙人磨了半天的嘴皮子,最终,霍青以院子老旧,还要自行修缮,还有一次租两年为由,将价钱压下来了一些。
最终定下来的租金比之前牙人报给他们的一个月能再便宜六十文,一年就是十二两半钱不到,等两年期满,要是霍青到时还想接着租,那价钱便重新谈过,能比现在更低一些。
霍青对这个价钱总体来说算是十分满意的,虽说一年下来只便宜了七钱多的银子,然而两年加起来就是一两四钱,这一两多的银子,正好够他们用来整修房屋。
能省下一些是一些嘛。
而价钱谈好以后,接下来的事儿便快得很了。
挑了个日子,牙人将主家人和霍青都约到了牙行来,买卖双方定契,按手印,由牙行和牙人做见证,等手印一按,银钱一交,这事儿便成了。
最后定契那天江云苓没跟着去,是霍青一个人去的。
江云苓从午后开始就在家等着,直到霍青回到家便忙不迭的迎了上去。
霍青知道他心里着急,于是话都没多说,把签好的契子交到了江云苓的手上,江云苓连忙接了过来,又仔仔细细从头到尾的瞧了一遍,见上头白纸黑字写得分明,还签字按了手印。
“相公!”江云苓看完以后有些激动,忍不住主动扑到了霍青的怀里,眉开眼笑的:“我们终于也有自己的铺子了。”
他此刻的心情实在有些难以言表。
一年多了,从他刚来平遥的时候至今,看着家里从一开始什么都没有,霍青每日冒着风霜雨雪,纯靠着自己一双腿拉着上百斤的猪在村里城里奔波,到如今,家里骡子有了,而今铺子也来了。
日后再也不用怕烈日风霜,即便雨雪天气也能有个瓦片遮头了。
这攒钱的速度说快也快,说慢,好似这一年多里也是经历了许多事的。
霍青一手接住夫郎扑过来的温软的身子,脸上同样笑开了。
他心里自然也十分高兴,从正式在城里做屠户开始,他心里便一直想着这一天,辛苦两年多,如今这一天终于来了。
“相公,我很高兴。”江云苓趴在汉子宽厚结实的胸膛上蹭了蹭,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