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75-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75-80(第6/15页)

言依旧是势在必得的事儿。

    村里家家户户吃年饭的时间不大一样,再霍青他们还在吃饭的时候,村里已经有些人家传来了些鞭炮声和大人小孩儿的笑声。

    一家子高高兴兴的吃完了饭,酒足饭饱了,也到门口放烟花去了。

    去年没放成烟花鞭炮是个遗憾,是以今年,霍青早早就备下了。鞭炮怕太响了对霍文身体不好,所以依旧没怎么买,烟花却买了不少,地老鼠、花筒,连太平花都买了两三个。

    一家人一人点了一个,连霍文都点了个花筒玩。

    霍青还把去年中秋时候买的走马灯也找了出来挂在院子的树上,金色的焰火和各色彩灯交织着,在夜色中最亮眼的景色,满堂华彩,艳丽非凡,笑声在雪地里传的很远。

    等放完了烟火踩完了岁,一家子又回到堂屋里去守岁,金点儿抱着他的大骨头卧在火炕下头津津有味的啃着。

    不知道小狸今晚会不会来,不过江云苓还是从吃剩的草鱼的身上拨了些鱼肉下来,找了个不用的木碗装着,放在了墙根底下。

    难得过年,也算是回馈小狸给他叼来的那根彩羽的善意了。

    到了子时的时候,霍青和江云苓一块儿到门口放了串鞭炮,新的一年就在这热热闹闹的鞭炮的响声种来了。

    ————

    整个年节期间也没什么正事儿,除了初一那天到大伯家拜年,初四那天,栓子也带着孩子的媳妇儿到家里吃了顿饭,其余的时间,霍青和江云苓哪里都没去。

    操劳了一整年,除了过年这几日,旁的时候几乎都不得闲,自然要趁着过年这几日好好的休息。

    左右上头也没个长辈拘束着,自己过日子,自在得很,天又冷,是以,小两口难免在炕上多磨蹭一会儿,尤其是霍青。

    每日不用杀猪,家里也没什么事儿做,连江云苓也闲着,霍青一身精力无处可用,便都用在了江云苓的身上,夜里在炕上摁着人各种各样的折腾,吃了个尽兴,而江云苓有时虽然也觉得受不住,但总想着汉子平日里辛苦,难得歇几天,霍青再一说软话,他更是舍不得拒绝。

    好在正月里没什么事儿要忙的,饭菜也大多是提前做好了的,就是偶尔腿脚酸胀起不来也无妨。

    一个年就这样过去了,一直到出了正月十五,一个年就算过完了,日子也开始慢慢回到了正轨。

    眼下家里最要紧的就是霍文的童生试。

    今年的县试安排在二月初二举行,如今满打满算还剩下半个月的时间,不仅霍文在抓紧时间读书,连霍青和江云苓都跟着紧张了起来,平日里在家时尽量都放轻了手脚,连讲话的声音都压低了,怕扰着他读书。

    县试还好,是在县城里考的,考五场,每天考一场,连着考五天,他们家有骡车,城里的铺子也能住人,到时他们就提前搬进城里的铺子住几天,每天早上霍青赶着骡车把霍文拉到县城考场,考完再回铺子住,方便得很。

    这还是他们家离县城离得近的,若是家里住得远的,从别的镇子或是村里赶过来,还得花钱在镇上的客栈上住几天,一应食宿都得另外花钱。

    要怎么说农家学子读书不容易呢,这还只是县试,将来还有府试、院试,那就得去府城,或者别的府城考试,有的人一年到头为了考试,大半年的时间都耗费在路上。

    都是地里刨食的,一年到头挣点钱不容易,要供养一个读书人就更难了,这也导致了农家学子很难有能出头的。

    除了霍文的童生试,霍青在城里的铺子歇了过年那几天后,到了初五也重新开铺了。

    还在年节里,城里割肉的人依旧不少,尤其年集封了几日,家里的肉菜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正等着城里各摊子铺子开门以后采买回家待客的,是以霍青肉铺的生意依旧很不错。

    与此同时,两人也在为三月初一开始,要往福兴酒楼供肉的事儿做准备。

    这头一件就是寻找肉源的事儿。

    孙掌柜的同他们家定了契子,让一日往酒楼里供两头猪,那是孙掌柜看得起他们,但同样,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变相考验。

    霍青以往都是在个村里走村去收毛猪来卖,平日里一般是一到两日一头,而年节下是一日两头,然而就这样,每日要收到大小合适的猪,有时也得费一番力气,有时是实在收不到的,一日少卖一头或者少开一天铺子也是无妨的。

    然而如今同酒楼定了契子,那么这事儿就不一样了,答应人家的事儿变得做到,霍青和江云苓还指着这一回契子到期以后,福兴酒楼还能跟他们再定下更长时间的契子呢。

    因而这下每日必须得收到两头猪,且猪肉的品相也不能太差,再加上霍青还想多杀一头,放在铺子散卖的,这下每天便至少得杀三头猪,这要是还按照之前那样走村靠着吆喝去收,恐怕是不行了。

    这事儿,看来还的去找城里的牙行才行。

    城里开牙行的,一般生意都做的很杂,什么都接,又有在中间给双方牵线买卖房屋的,有替人相看奴仆的,连买卖牛、羊、猪的都有,只要有需求,牙行大多都能帮着相看。

    霍青要寻一个稳定的肉源,眼下看来,只有去寻牙行是最稳当的,然而坏处是牙行帮着寻猪肉源得在中间抽利,抽的利还不少,一般一单买卖能成,牙行则每百取五。

    之前霍青是生意做的还比较小,便觉得没必要让牙行在中间赚这钱,然而如今看来,是避免不了了。

    第二点则是人手问题。

    要杀猪,平日里抓猪,抬猪,光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如今他杀猪,要么是直接在主家人的家里直接杀好了,把肉运回来,要么便是活猪运回来,早上的时候到大伯家去,喊上大伯和霍启哥来帮忙。

    可以后日日都要杀那么多头猪,每日都去麻烦大伯家显然是不行的,人家家里也有活儿要干呢。

    夫夫夜里商量起这个事儿,江云苓见霍青眉头始终皱着,忍不住伸手去揉霍青的眉心,笑着安慰道:“没必要愁成这样,事情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大不了”说到这儿,江云苓止不住被自己逗笑了,开玩笑道:“大不了,也像你之前那样,霍老板去收两个学徒回来好了。”

    闻言,霍青先是愣了一下,而后也被江云苓逗笑了。

    这事儿,江云苓不提,他倒还真没想起来。说起来也不是不行,在城里,干屠户这行当的,一般铺子里还真都会收上一两个学徒,从十岁开始教,学个四五年出师,这期间,徒弟的一应食宿都由师父家出,而徒弟则在师父家里,既要学杀猪,还的把家里的杂活儿都给包圆了,等于家里多了个小伙计。

    霍青也不是没想过这事儿,只不过他觉得如今自己还年轻呢,城里收学徒的,一般至少都在二十五岁往后,他师父收他的时候都有三十五岁上了。说起来,他真正干起这屠户的活儿也就才两年多,怎么就要带徒弟了?

    江云苓这话自然只是开个玩笑,霍青也没当真。

    两人商量着,到时候实在不行,就花点钱,在村里每日请两个人回来帮着杀猪算了,一个月给几十文的工钱,想来也有不少人愿意干的。

    却没想到,霍青忧虑的这些事儿,那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