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81、第 81 章【VIP】(第1/3页)
第81章 第 81 章 拜师
直到从县学里离开的时候, 霍文整个人仍有些恍惚。
谁能想到自己在县学门口随手扶起过,还交谈过几句的老者竟然会是他们白柳县县学的上一任老教谕,而陈先生竟还想要收下他做学生。
这样天大的好事儿如何就砸到他的头上了呢。
霍文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铺子里的, 周遭的一切像是隔了层纱似的。
等他回到铺子的时候,早市最忙的那会儿已经过去了。
江云苓正好得了些空闲,见霍文回来了,脸色却有些不对劲, 止不住有些奇怪。
今日不是只是去县学里领个通考证明么?难不成出什么事儿了?
于是江云苓便叫了他一声:“小文?”
霍文没应声,整个人看起来仍有些呆滞, 于是江云苓又喊了他几声:“小文?小文?”
霍青也朝霍文看来。
霍文这才回过神来,一抬眼, 对上自家大哥和哥么投来的关切的目光。
江云苓皱了皱眉, 走上前来, 以为他不舒服, 摸了他的额头。
还好, 温度如常, 于是又问了一句:“小文, 你怎么了?怎么心不在焉的?可是方才去通考证明的时候遇到什么事儿了?”
像是一双脚终于才从云端踩回了地上。
霍文咧了咧唇,脸上露出了一个傻笑, 道:“苓哥哥,陈先生说,想收我做他的学生。”
闻言,江云苓和霍青对视了一眼, 都有些不解。
霍青问道:“陈先生是谁?”
霍文定了定神, 这才将自己方才在县学领通考证明,又同孟教谕和陈先生说了一通话的事儿跟霍青和江云苓说了。
原来他前些日子在县学几度碰上的那老者竟然是县学的上一任老教谕陈敬慈先生,如今想来, 第二次他同陈先生在布榜那日见着的时候,陈先生问他的那几个问题,分明是存了考校之心的。
等霍文讲完,霍青和江云苓也听的一愣一愣的,反应过来以后眼睛却也都亮了,心中既觉得惊喜又觉得惊诧。
从前常听人说,科考科考,秀才只是第一步,上头还有举人,进士、状元等等。然而这些都离他们太远了,于村里而言,十里八乡能出一位秀才已是十分不得了,见面都得客客气气的尊称一声秀才公,而举人更是称为一句老爷。
在他们小小的白柳县,举人已是他们这些乡野人家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学识最高的人,自然令人心生敬畏。
而那位老先生可是县学的上一任老教谕,地位如何自然不必多说。
不想自家弟弟竟能碰上这样的大机遇,这如何不是意外之喜呢?
怪不得霍文回来时脸上是那样的表情了,连霍青和江云苓听了也是久久不能回神。
然而一家子高兴之余,霍青又连忙问了一句:“那你可是应下了?”
闻言,霍文却摇了摇头:“没有。”
当刚刚得知陈先生的身份,又听陈先生问他可愿意做他的学生,霍文惊喜之余,到底还记得稳重几分,拱手行了个礼,恭敬的说自己而今已跟着一位夫子在学习,是隔壁村的一位老秀才,多谢陈先生看中,然而改换夫子是大事儿,总得回家问过兄嫂的意见才是。
若是旁人见此,只怕还要骂一声霍文不识抬举,一个乡村老秀才如何能同县学里的退任老教谕比,机遇砸到眼前了,竟还不知抓住。
然而陈敬慈听后却觉得挺高兴的,抚着胡须连连点头:“好好好,也是应当的,此事说到底也是件大事儿。若是当真应下了,往后你少不得连吃住也得搬到我那儿去,我手上还带了几个学生,办了个小小的学舍,学生们平日都住那里,也省的路上天天跑来跑去的,省下些时间读书。”
陈敬慈就喜欢霍文这样懂礼,也知道感恩的性子,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眯眯道:“此事不急,你回家好好同你兄长和哥么商量一下,等商定好了,再到城里来寻我便是。”
一番话尽,他又留下了自家的住址。
霍文自然一一应下,将住址仔细的记在心里,又回了几句话,这才离开的。
其实方才一路回来的时候,霍文心里也有些忐忑,难得能遇上良师,自己这样说,会不会惹得陈先生不高兴。
霍青和江云苓听后却笑了,霍青上前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笑道:“没事儿的,先生若是心里当真在意这些的话,后头也不会同你说那些了。”
霍文点了点头,这才安心了些。
霍青又问道:“不过小文,这事儿你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可想要去陈先生那儿读书?”
难得陈先生看上自家弟弟,霍青心里自然很为他高兴,然而读书科考到底是霍文自己的事,霍青和江云苓平日里虽为他操心,却很少干预他,该怎么做,还是得霍文自己决定。
且如陈先生所说,若是将来小文当真要去那儿读书,那便同县学里的学子一般,往后吃住想来都在陈先生那里,一月只能回来个一两趟,霍文的身子到底还是比别人弱一些,年纪也还比较小,霍青自然也免不了要担心几分。
闻言,霍文咬了咬唇,抬眸看向霍青,眼里多了几分郑重,认真道:“大哥,这事儿其实我回来时已经想了一路了,我想去。”
老实说,今天的事儿对霍文来说着实意外,然而他心里却也十分清楚,摆在他面前的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自他七岁蒙学开始,中间虽说学业断断续续的,至今也有六年了,从一开始读书只是为了以后能给自己寻一条出路,到如今,他却是真真正正的喜欢上了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明礼,也能让他见识到许多,以他如今的境况所宥,见识不到的东西。
再说了,科考路漫漫,良师犹如一盏明灯,方能指引前路的方向。
如今的周夫子虽说也并非不好,但到底是一位老秀才了,多年未曾下场,所知所教授的,自然不能同陈先生相比。
就那日陈先生所赠他的那两本书便能看出,陈先生随手在书中写下的注解,比周夫子平日里给他们面对面上课所教的还要精辟许多,两位夫子的学识如何,高下立现。
是以,如今有了这个机会,他自然是想跟着陈先生念书,只是这不是件小事儿,他自然的回家问过大哥和苓哥哥的意见。
虽说是想好了,但见霍文的脸上到底带着几分青涩和羞赧,见状,霍青和江云苓对视一眼,也纷纷笑开了。
江云苓走上前,笑着捏了捏霍文的肩膀,道:“想去就去吧,只要你想好了,我和你大哥都会支持你的。”
其实去岁时他和霍青本就商量过将来若是有机会,想给霍文换一个夫子的事儿,两人想的也同霍文一样,不是觉得周夫子不好,不过要是有更好的机会,自然会更好一些。
只是读书的事不比其他,若是旁的事儿,或许还能找找门路,然而读书的事儿,读书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受人尊敬的,旁人看着天然便有敬畏,他和霍青又都是门外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