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 110-120(第15/17页)

还好吗?”

    崔霖笑:“还行。”

    看着这一张,与故友有几分相似的面庞,崔霖问:“那你呢?你还好吗?”

    阿弃盯着他,挪开了眼,很厌烦般蹙着眉。

    一次两次的,谈起他那位早逝的兄长,阿弃就当做笑话听了,可就算是再有趣的笑话,也经不起一次又一次地提起。

    他愈发厌烦崔霖。

    一个世家公子,非要多情。

    不知道辛之聿,为何非得留下他一命。

    “你到底想做什么?”阿弃好奇地问。

    细细算来,崔霖来到牛首山的三个月,除了同辛之聿说过一些闲话,就未再做成什么事了。

    听说,他是要佯装投降,再诱导玄裳军主动攻打长陵郡,以彻底剿灭这支队伍,同时配合长安城内的行动的。

    眼下,他们确实要攻打长陵郡了。

    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事件已然发生,却注定,导向不一样的结果。

    阿弃想,如果换作他是崔霖,绝对在最初时,就采取行动。

    要挑拨离间,要挑唆那群人去送死,其实很简单,要么杀人,要么救人。

    可崔霖什么都没做,还叫自己,注定成为千古的罪人。

    阿弃想要怜悯他,可惜,他少了一点良心,于是说出口的话,天然带了三分刻薄:“你是为了谁做这些事?总不可能,是为了自己。”

    崔霖不答。

    有些事,不那么容易找到答案的,尤其是心里事。

    阿弃耸了耸肩,也不再问,侧过身,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孙玮上前。

    阿弃:“你来吧,我同他,说不到一块去,还是直接动手吧。”

    此时此刻的孙玮,脱下了盔甲,未戴佩剑,只穿寻常布衣,叫崔霖恍惚以为,二人还是在长安城中,而此次相遇,也是闲暇时的邀约。

    崔霖很快就收拾好了情绪,站起身,注视着他,红颜易老,人心善变,他绝不会把今日的孙玮,再当做过去的他。

    孙玮打开了铁门,不快不慢地向他走来。

    崔霖一边往后退,一边勉强笑着问:“你要做什么?”

    隐隐约约的忌惮。

    孙玮不答,只静静地扫视他。

    崔霖目光躲闪:“许久不见了呢。”

    他在牛首山上的近四个月中,孙玮从未来见过他,若不是早就清楚,如今的他在玄裳军中也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将领,或许他就要误会。

    误会孙玮是同他一般,被严加看守起来的可怜儿。

    孙玮:“嗯。”

    崔霖:“你还不知吧,自你叛逃的消息,传到长安城后,令妻不堪其辱,上吊自杀了。”

    那位妻子,是殷氏女,经历了娘家被抄,长辈惨死后,早就心存死意,而丈夫的叛变,成了压垮她瘦弱身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孙玮又“嗯”了一声,只这声,尾调被拖得更长,声也更低了。

    崔霖冷笑:“为什么叛逃?孙玮,当初的你是受了姜姮的命令,前来剿灭玄裳军的吧。”

    孙玮还是沉默。

    崔霖:“你同我,已无话可说了?”

    孙玮看他一眼,沉声:“崔霖,我与你,是不同的。"

    崔霖听着这话,想笑,也笑出声来了,同之前所有客套的笑容,都不一样的嘲笑。

    这天下千千万万的人,有谁,能同谁,完全一样?

    不过是借口。

    外头的阿弃有几分不耐烦,嚷嚷道:“有找到什么物件吗?若寻不到物件,就砍下什么东西,给那老头子送去呢?”

    一顿,“反正,那老头说了,只要确定他活着就行。”

    崔霖目光一冽:“什么意思?”

    孙玮看着他,提到了另一个人:“朱北也在长陵郡。”

    “他说服了崔太守同我们合作。”

    “只要确定了你的安危,崔太守便会大开城门,放玄裳军入内。”

    “对的,朱北投诚了。”

    第120章 事变“毕竟,意气用事的人,是他……

    长陵郡的消息传来时,长安城的天空刚好飘起了洋洋洒洒的雪花。

    落在报信人额间,不知是雪水,还是汗水。

    连珠将帕子递出去,轻声道:“擦擦吧。”

    报信人满脸惊恐,接过帕子的手在发颤:“连珠姐姐……长陵郡……”

    不止是手在颤,全身上下,由内至外,声、唇、眸光,都在发颤。

    是还未发生什么事,就已经被吓破了胆子。

    连珠微不可闻地叹息。

    “长陵……”他还想说什么。

    连珠温柔又坚定地截住了他的话:“一路快马加鞭赶来,你也劳累了,先回去好好歇息,殿下另有赏赐会送到你府上。”

    随后,就有宫人上前,半请半迫的,将报信人送了出去。

    连珠在石阶上立了半晌,转身回到长生殿中。

    初雪的时节,长生殿内早已架起了暖炉,而炉子旁则对应着,放了梅兰竹菊四式的盆景。

    不单单是为了装饰,而是借着景,引一点水流在殿中,既映了“水润万物”的理,又免得人被暖气熏得心慌。

    可眼下,许是哪个小宫女偷了懒,没有及时看着,叫这流水只剩细细一条,四君子热的萎靡不振,失了一点颜色。

    叫人看着,忍不住心慌。

    连珠探出手,示意小宫女们将暖炉中的竹炭夹出去一些。

    随后,接过点心,穿过长长的回廊,入了偏殿。

    姜姮正与信阳公主对弈,指尖夹着一枚暖玉白子,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棋盘。

    连珠将红漆托盘同那两碗酒酿、三碟糕点,放在了一旁的高脚桌上。

    信阳轻轻瞥过一眼,又收回了视线,继续若无其事思考着棋局。

    “殿下。”连珠低声唤了一声。

    姜姮落下棋子。

    连珠走到她身侧,弯下腰,凑到她耳边,说着话。

    声音不算大,可信阳隔得太近了,难免听到只言片语。

    她手中的棋子,“啪嗒”一声,掉在了棋盘上。

    “抱歉……”她慌忙伸出手,想将那枚黑子捡回来,却忘记了手腕上还挂着指甲盖宽的金镶玉镯子。

    一阵细碎声响,棋局彻底被打乱。

    姜姮抬眼望着她,神色如常,声也淡淡:“姑姑很怕吗?”

    若是说怕,就是说,长安城朝不保夕了。

    只能答不怕。

    信阳很是勉强地笑着,正想要用些俏皮话,将方才的惊慌和失措都简单地一笔带过。

    却听姜姮又出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