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8、唐末农民起义4(第2/2页)
是滋味。
黄巢的使者不能理解,因为他从来不是大唐的军人,他生活的乱世,太宗皇帝也早已成为了一个缥缈的传说。但祖祖辈辈生活在凤翔的老百姓记得!
他们听说这件事后,也是恸哭成一片,然后在族老的带领下,纷纷赶到节度使司门前,表示愿意同凤翔军共进退,与巢贼抗争到底!
郑畋当下大喜,直言:人心尚未厌唐,巢贼坚持不了多久的!
也不顾脸上破了相不能见人,立刻派儿子给逃跑的皇帝送了血书。然后出面整理凤翔的防务,并联络周围的节度使,集结兵力,准备反攻。
太宗皇帝,在崩逝两百多年后,以这样的方式,又一次保护了他的大唐。]
李世民没想到故事的发展竟是这样。
他双眼含泪,哽咽道:“朕……朕何德何能,得百姓如此厚爱……”
自玄武门兵变后,他总是担心后世会骂他弑兄迫父,不配为人子,总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白白抢了这个皇位。
可现在…现在却听到后世这样怀念他,以至于因为他,还愿意继续守护李唐的江山。
可想到“晚唐”时逃跑的皇帝,碌蠹的大臣,使得百姓流离失所,遭受战火,他眼眶又红了起来。
咸阳宫。
秦始皇的沉默,震耳欲聋。
自地图出现,他就站在门口没动过,大臣也不敢出声劝谏。
这就是君主的“德行”么?
他记得儒家喜欢强调这一套,走到哪里都变着花样的讲故事,劝君主修道德,行仁义。
但在当时的他看来,大争之世玩这一套属实是扯淡。
现在,他是一个大统一国家的皇帝了,他才刚刚转变过来这个思想,天幕就给他砸下来这么大一个例子。
若是他在坚持法治的同时,也行一些仁义的政策,让百姓过得更好,那他百年之后,大秦是不是就不会那么脆弱,一推就倒?
这就是那大唐能有将近三百年国祚的原因么?
秦始皇心里微微泛酸,不对,是很酸。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